




摘 要 為明確不同防治措施在雪茄煙鱗翅目害蟲上的應用效果,以“云雪1號”為供試品種,在昆明市祿勸縣研究了3種防治方法對雪茄煙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采用5%甲維鹽處理防治效果見效快,施藥7 d后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9.45%和87.36%,15 d后防治效果為75.56%和70.08%;采用捕食性蝽類的防治效果持久性較好,釋放叉角厲蝽7 d后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50.39%和39.90%,15 d后升至70.28%和56.72%;釋放蠋蝽7 d后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39.82%和36.28%,15 d時防治效果分別為59.27%和46.55%。叉角厲蝽和蠋蝽對斜紋夜蛾及煙青蟲的同期防治效果均顯著低于5%甲維鹽的防治效果,但從雪茄煙鮮煙葉的總產量來看,藥劑防治和天敵昆蟲防治對雪茄煙產量的影響差異不大。為確保雪茄煙葉的生產安全性及防治效果的持久性,在防治雪茄煙鱗翅目害蟲時,可優先選用叉角厲蝽或蠋蝽進行防治。
關鍵詞 雪茄煙;鱗翅目害蟲;天敵昆蟲;防治效果;昆明市祿勸縣
中圖分類號:S476.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5.012
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屬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間歇性發生的重要農業害蟲。其幼蟲食量大,食性雜,寄主植物廣泛,多達99科290多種,嚴重危害農作物的枝葉、花及果實[1-3]。斜紋夜蛾世代重疊嚴重,具有遷飛習性,極易暴發成災,給農作物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4]。煙草作為斜紋夜蛾喜食的植物之一,其幼蟲蠶食煙葉,致使煙葉殘缺,造成煙草品質下降,嚴重時甚至導致煙草減產或絕收[5-7]。煙青蟲(Helicoverpaassulta)同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以幼蟲危害團棵期、旺長期至現蕾期的煙株[8]。低齡幼蟲取食葉肉留下表皮或蛀食成小孔,3齡以后主要取食煙草心芽及頂部嫩葉,造成破損或無頭苗,受害嚴重時,僅留葉脈,嚴重影響煙葉的產量和品質[9-12]。近年來,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發生頻率在我國各大煙區明顯增高,且斜紋夜蛾和煙青蟲兩者經常在煙田中混合發生,危害逐年加重。為防治斜紋夜蛾和煙青蟲帶來的危害,生產上多以化學農藥防治為主,而長期使用化學農藥不僅使各種害蟲的抗藥性增強,還會導致煙葉農藥殘留從而影響煙葉品質。隨著對煙草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的日益深化,生物防治的作用和意義日益凸顯,生物防治取代化學農藥已然成為趨勢,而天敵昆蟲防治作為生物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叉角厲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和蠋蝽(Arma chinensis)同屬于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多省均有分布,是一種重要的捕食性天敵昆蟲[13-15]。其捕食范圍廣泛,若蟲和成蟲能捕食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半翅目等多種植食性害蟲的卵、幼蟲、蛹和成蟲,對害蟲種群數量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據有關報道,叉角厲蝽和蠋蝽均能夠捕食斜紋夜蛾(S.litura)、菜青蟲(Pieris rapae L.)、綠額翠尺蛾 (Thalassodes proquadraria Inouce)、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黃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等[16-22]鱗翅目害蟲,因此在農林害蟲生物防治中可作為鱗翅目害蟲的理想生物防治天敵。本試驗比較了3種不同的防治方法對雪茄煙上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田間防治效果,以期為雪茄煙上的鱗翅目害蟲防治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煙草品種:云雪1號茄衣品種。供試藥劑: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懸浮劑(山東省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供試天敵昆蟲:叉角厲蝽3~5齡若蟲和蠋蝽3~5齡若蟲,由云南綠葉生防科技有限公司天敵昆蟲規模化繁育基地提供。
1.2 試驗地點
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湯郎鄉,試驗地為壤土,土壤肥力較好,排灌設施完善。雪茄煙株行距0.5 m×1.1 m,移栽期為5月5日,不用地膜覆蓋,常規田間管理。
1.3 試驗設計
試驗選取4塊試驗田,每塊試驗田面積約0.2 hm2,設4個處理小區,每處理重復3次,各處理小區間隨機區組排列,每塊田間隔200 m 以上。處理A為施藥防治處理,5%甲維鹽施藥用量為45 g·hm-2,選擇晴好天氣施藥,用電動背負式噴霧器對煙株葉片正反葉面均勻噴霧。第1次施藥時間為5月30日,第2次施藥時間為6月25日;處理B為釋放叉角厲蝽防治處理,叉角厲蝽釋放量為20頭/667 m2,蟲態為3~5齡若蟲,釋放時間為5月30日;處理C為釋放蠋蝽防治處理,蠋蝽釋放量為20頭/667 m2,蟲態為3~5齡若蟲,釋放時間為5月30日;處理CK為空白對照,不施用任何防治斜紋夜蛾、煙青蟲的藥劑,不釋放叉角厲蝽和蠋蝽,栽培和水肥管理與處理組一致。
1.4 調查方法
試驗調查均采用5點取樣法,在試驗田的東南西北中調查5個點,每點調查10株(定點定株掛牌標記),即每小區調查50株煙。試驗前調查各小區的斜紋夜蛾、煙青蟲蟲口基數,保證每小區蟲口基數不少于15 頭,少于15頭的小區進行人工接蟲后再施藥。施藥和釋放前當日調查1次,施藥后3、7、11、15 d各調查1次,分別記錄每株煙上的存活幼蟲數量,計算存活率、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雪茄煙成熟后分小區掛牌采收,統計各小區的產量。
蟲口減退率=[(防治前活蟲數-防治后活蟲數)/防治前活蟲數]×100% "(1)
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 "(2)
1.5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16進行數據統計,計算各處理的蟲口減退率、防治效果;采用GraphPad Prism 8.1作圖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防治措施對雪茄煙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
由圖1可以看出,施用農藥處理的斜紋夜蛾蟲口減退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在施藥7 d時的蟲口減退率達到最高,為88.15%,之后開始緩慢下降;釋放叉角厲蝽防治的蟲口減退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在3 d時最低,僅為32.64%,在15 d時達到最高,為59.47%,均低于施用農藥的蟲口減退率;釋放蠋蝽防治的蟲口減退率也呈逐漸升高趨勢,3 d時最低,為20.56%,15 d時最高,為44.46%,均低于施用農藥的蟲口減退率。
由圖2可看出,3種防治措施中,噴施農藥對雪茄煙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利用叉角厲蝽防治,防治效果最差的是釋放蠋蝽。施用農藥的防治效果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在7 d時達到最高,為89.45%,之后開始下降,15 d時為75.56%;釋放叉角厲蝽的防治效果在3 d時為32.64%,之后逐漸升高,7 d時為50.39%,15 d時達70.28%;蠋蝽的防治效果在3 d時僅為20.56%,7 d時為39.82%,15 d時為59.27%。叉角厲蝽和蠋蝽低于5%甲維鹽對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防治措施對雪茄煙煙青蟲的防治效果
由圖3可以看出,施用農藥處理的煙青蟲蟲口減退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在施藥7 d時的蟲口減退率達到最高,為84.68%,之后開始緩慢下降,在15 d時下降到52.86%;釋放叉角厲蝽防治的蟲口減退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在3 d時最低,僅為21.18%,在15 d時達到最高,為31.81%,均低于施用農藥的蟲口減退率;釋放蠋蝽防治的蟲口減退率也呈逐漸升高趨勢,3 d時最低,為10.66%,15 d時最高,為15.78%,均低于施用農藥的蟲口減退率。
由圖4可看出,3種防治措施中,噴施農藥對雪茄煙煙青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利用叉角厲蝽防治,釋放蠋蝽的防治效果最差。施用農藥的防治效果7 d時為87.36%,15 d時為70.08%;釋放叉角厲蝽的防治效果在3 d時為21.18%,之后逐漸升高,7 d時為39.90%,在15 d時達56.72%;蠋蝽的防治效果最差,3 d時僅為10.66%,7 d時為36.28%,15 d時為46.55%。叉角厲蝽和蠋蝽低于5%甲維鹽對雪茄煙上煙青蟲的防治效果,但差距在防治后期逐漸縮小。
2.3 不同防治措施對雪茄煙產量的影響
雪茄煙成熟后分小區掛牌統一采收,3種防治措施雪茄煙鮮煙葉的產量見表1。可以看出,3種防治措施對雪茄煙總產量的影響差異不大。空白對照的產量最低,總產量為1 203.67 kg,施用5%甲維鹽防治的鮮煙葉總產量為1 223.57 kg,釋放叉角厲蝽防治的鮮煙葉總產量為1 218.73 kg,釋放蠋蝽防治的鮮煙葉總產量為1 213.13 kg。中部一級葉產量最高的是釋放叉角厲蝽防治組,為415.17 kg;其次是5%甲維鹽組,為408.17 kg;最低的是釋放蠋蝽防治組,為405.23 kg。藥劑防治和釋放叉角厲蝽防治之間差異顯著,但和釋放蠋蝽防治之間差異不顯著;采用天敵昆蟲防治的措施中釋放叉角厲蝽和釋放蠋蝽之間差異也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雪茄煙在云南煙區自2019年試點試種后,現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已經成為云南煙區煙草產業鏈中重要的一部分[23]。雪茄煙對葉片的完整度要求較高,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大面積爆發會破壞煙葉的完整度,對煙農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14]。本試驗結果表明,常規藥劑防治和天敵昆蟲防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雪茄煙上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種群的增長,其中采用藥劑防治的效果比采用天敵昆蟲防治的效果更好。在后期,藥劑防治的效果逐漸下降,而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初期效果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防治效果逐漸增強,最后趨于平穩,其中采用叉角厲蝽防治比采用蠋蝽防治效果更好。從雪茄煙采收后鮮葉的總產量來看,藥劑防治和天敵昆蟲防治對雪茄煙產量的影響差異不大,因此,對雪茄煙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從速效性來說,可以優先采用藥劑防治手段,但從持久性來看,可以采用叉角厲蝽進行防治。
化學防治雖簡便易行、快速高效,但因防治用藥頻繁,導致斜紋夜蛾對一些殺蟲劑的抗藥性不斷增強。有研究表明,斜紋夜蛾已經對有機磷、4.5%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阿維菌素等藥劑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24-28];辛海軍等的研究也顯示了煙青蟲對4種藥劑產生了抗性[29]。使用農藥防治的難度加大,且農藥的頻繁使用,使煙葉在葉片成熟期存在農藥殘留的隱患,從而使煙葉的安全性下降。天敵昆蟲防治初期效果不明顯,是因為天敵昆蟲在自然環境中搜尋獵物需要一定的時間,且釋放天敵昆蟲的密度、煙株的數量、害蟲的密度都直接影響到天敵昆蟲的搜索效率[30]。相比于化學農藥的速效性而言,天敵昆蟲的持續性更好且不存在農藥殘留的情況,因此,在大田雪茄煙主要蟲害的防治中,綜合使用藥劑和天敵昆蟲,不僅能夠保證防治效果的速效性,而且能使防治效果具有持久性。
采用5%甲維鹽處理防治效果見效快,施藥7 d后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9.45%和87.36%,15 d時的防治效果為75.56%和70.08%;采用捕食性蝽類的防治效果持久性較好,釋放叉角厲蝽7 d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50.39%和39.90%,15 d時升高到70.28%和56.72%;釋放蠋蝽7 d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39.82%和36.28%,15 d時的防治效果分別為59.27%和46.55%。雖然叉角厲蝽和蠋蝽對斜紋夜蛾及煙青蟲的同期防治效果均顯著低于5%甲維鹽,但從雪茄煙鮮煙葉的總產量來看,藥劑防治和天敵昆蟲防治對雪茄煙產量的影響差異不大。不同的蟲源、齡期,藥劑種類、濃度,天敵昆蟲的釋放密度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到防治效果,還需在下一步試驗中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為雪茄煙種植戶提供綜合有效的防治蟲害的理論依據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庭華,陳彩霞,蔣開杰,等. 斜紋夜蛾發生規律和預測預報新方法[J]. 昆蟲知識,2001,38(1):36-39.
[2] 龐云紅,薛明,張勇,等. 煙田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蟲對幾種藥劑的敏感性研究[J]. 中國煙草學報,2007,13(2):43-46.
[3] 官寶斌,陳乾錦,陳家驊,等. 斜紋夜蛾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J]. 華東昆蟲學報,1999,8(1):57-61.
[4] 武承旭,廖啟榮,楊茂發,等. 斜紋夜蛾危害煙草的經濟損失及防治指標[J]. 貴州農業科學,2013,41(7):95-97.
[5] 李曉婷,羅華元,陳月舞,等. 不同生物防治技術對煙草煙蚜和煙青蟲及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 [J]. 作物研究,2011,25(4):361-365.
[6] 孫光軍,陳堯,龍文,等. 5種藥劑對煙草斜紋夜蛾的防效試驗[J]. 煙草科技,2003,36(5):40-42.
[7] 惠豐立,褚學英. 煙草夜蛾的主要生物學特性及生物防治[J]. 湖北農業科學,2003,42(2):61-62.
[8] 謝立群,楊效文,張孝羲.煙青蟲主要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現狀[J].煙草科技,1997,30(2):46-47.
[9] 趙銳,程保山. 大田煙葉團棵期蟲害調查[J]. 西南農業學報,2006,19(1):63-65.
[10] 周煉川,陳庭慧,李大肥,等. 文山煙區煙青蟲發生規律及防治閾值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6(3):140-142.
[11] 蔣輝倩.鎮遠縣煙青蟲的發生規律[J].貴州農業科學,2018,46(3):59-61.
[12] 趙兵,田福海,許濤,等.煙青蟲發生規律及測報因子研究[J].中國煙草,1995(4):34-36.
[13] 林長春,王浩杰,任華東,等.叉角厲蝽生物學特性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1998,11(1):89-93.
[14] 朱滌芳.叉角厲蝽生物學特性研究[J].昆蟲天敵,1990,12(2):71-74.
[15] 任春燕,劉杰,羅明華,等. 天敵昆蟲—蠋蝽的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22,38(12):100-109.
[16] 謝欽銘,梁廣文,羅詩,等. 叉角厲蝽對綠額翠尺蛾幼蟲的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J]. 江西科學,2001,19(1):21-23.
[17] 陳然,梁廣文,張拯研,等. 叉角厲蝽對斜紋夜蛾的捕食功能反應[J]. 環境昆蟲學報,2015,37(2):401-406.
[18] 李文華,賈彩娟,陳惠平,等. 叉角厲蝽對黃野螟幼蟲的捕食功能反應[J]. 環境昆蟲學報,2015,37(4):843-848.
[19] 唐敏,鄺昭瑯,李子園,等. 叉角厲蝽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捕食功能反應[J]. 環境昆蟲學報,2019,41(5):979-985.
[20] 孫婧婧,王孟卿,張長華,等. 蠋蝽對亞洲玉米螟幼蟲的捕食作用[J]. 植物保護學報,2022,49(4):1187-1193.
[21] 楊燦. 蠋蝽對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捕食、選擇性及生命表研究[D]. 貴陽:貴州大學,2021.
[22] 舒芳靖,白建淞,余繼紅,等. 田間釋放蠋蝽防治斜紋夜蛾初勘[J]. 農家參謀,2020(21):59-60.
[23] 陳崗,雷楊,龐滇,等. 云南省楚雄州綠色生態煙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56-59.
[24] 杜星霖,楊萬龍,賀曉輝. 1.1萬畝!從“0”到“1”的蛻變—看云南煙區如何走好國產雪茄煙葉高質量發展之路[N]. 東方煙草報, 2022-05-26(04).
[25] 姚華平,袁華生,李章根,等. 不同殺蟲劑對斜紋夜蛾田間防治效果[J]. 江西農業,2017(18):25.
[26] 潘飛,秦雙,嚴春雨,等. 斜紋夜蛾對15種殺蟲劑的抗藥性監測[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4,36(5):1042-1047.
[27] 何海龍. 斜紋夜蛾抗藥性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吉林農業,2013(2):113.
[28] 陳亮,李兵,浦冠勤. 斜紋夜蛾抗藥性產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 中國蠶業,2009,30(2):16-19.
[29] 辛海軍,張勇,王開運,等. 我國中東部煙區煙青蟲抗藥性檢測[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6(2):205-208.
[30] 陳雪梅,谷星慧,冼繼東,等. 叉角厲蝽對煙草上斜紋夜蛾搜索效率影響因子的研究 [J]. 環境昆蟲學報,2021,43(1):224-232.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4-04-01
基金項目: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科技計劃項目(KMYC202310)。
作者簡介:張繼旭(1988—),碩士,農藝師,主要從事煙葉生產相關研究。E-mail:zhjx2088@163.com。
*為通信作者,E-mail:2708257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