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慶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應用與實踐

2024-09-22 00:00:00羅云米何葉周娜鄭陽曾志紅
南方農業·上旬 2024年8期

摘 要 為了實現高山蔬菜茬口由一茬變多茬、耕制由連作變輪作、菜類由單一變多樣、產品由粗放變精細、效益由波動變穩定的根本轉變,實現蔬菜產品均衡供應,有效緩解連作障礙,使高山蔬菜增效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在實地調研和試驗示范基礎上凝練提出了6套重慶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并從種植茬口安排、主要菜類管理要點、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應用實踐;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5.016

高山蔬菜作為蔬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海拔800 m以上的山區宜耕地進行規模化、商品化生產,并主要于7—10月供應市場的錯季蔬菜產品。發展高山蔬菜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保障夏季蔬菜產品質量和數量安全的戰略舉措。

重慶高山蔬菜產業始發于20世紀90年代初,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重慶高山蔬菜主要分布于武陵山區和秦巴山區的武隆、酉陽、巫溪、奉節、黔江、石柱、彭水、萬州、開州、豐都、巫山、城口等區縣海拔800~2 200 m的山地區域。2022年重慶市高山蔬菜基地面積2.92萬hm2,播種面積7.3萬hm2,產量203.7萬t,產值36.4億元。但迅猛發展的高山蔬菜已逐漸暴露出一系列生產和生態的技術問題,如種植菜類相對單一、產品上市相對集中、產業效益下降明顯、連作障礙漸趨嚴重等系列問題,制約著高山蔬菜產業進一步增效和健康發展[1-2]。為此,在實地調研和試驗示范基礎上,比較不同茬口的栽培效果,凝練提出高效茬口模式并進行推廣應用,對于高山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和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2013—2020年,在國家科技部、重慶市科技局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等上級主管部門資助下,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和試驗示范提出了6套重慶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現將介紹如下,供類似生態地區參考。

1 "不同海拔不同蔬菜種類適宜種植安排

根據邱正明等研究結果,結合不同類別蔬菜對溫度的要求,總結提出不同海拔不同蔬菜種類適宜種植季節[3],詳見表1。

2 "高山蔬菜高效生產茬口推薦

在實地調研和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通過比較不同茬口的栽培效果,凝練提出6套適于重慶高山氣候特點的蔬菜高效生產茬口安排方案,具體詳見表2。

2.1 "茬口安排Ⅰ:越冬大白菜→油麥菜→黃瓜→大白菜

越冬大白菜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收獲;油麥菜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黃瓜6月上中旬播種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7月中下旬收獲;大白菜7月上旬播種育苗,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獲。

2.2 "茬口安排Ⅱ:結球甘藍→瓢兒白/散葉白菜/油麥菜→瓢兒白/散葉白菜/油麥菜

結球甘藍11月至翌年2月下旬播種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獲;第1茬瓢兒白或油麥菜6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上旬定植,8月上中旬收獲;第1茬散葉白菜6月中旬直播,8月上中旬收獲;第2茬瓢兒白或油麥菜7月中下旬播種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第2茬散葉白菜7月中下旬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

2.3 "茬口安排Ⅲ:結球甘藍→瓢兒白→越冬大白菜

結球甘藍11月至翌年2月下旬播種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獲;瓢兒白7月中下旬育苗或8月上中旬直播,9—10月收獲;越冬大白菜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收獲。

2.4 "茬口安排Ⅳ:春大白菜→夏菜豆→越冬大白菜

春大白菜4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中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獲;夏菜豆6月中旬播種,7月上旬定植,8月中旬至9月收獲;越冬大白菜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收獲。

2.5 "茬口安排Ⅴ:西葫蘆→瓢兒白/散葉白菜/油麥菜

西葫蘆5月上中旬播種育苗,6月下旬定植,7月上旬至8中旬收獲;瓢兒白(或油麥菜)7月中旬播種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9月中下旬收獲;散葉白菜7月中旬直播,9月中下旬收獲。

2.6 "茬口安排Ⅵ:越冬大白菜→油麥菜→番茄/辣椒/茄子

越冬大白菜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收獲;油麥菜3月下旬播種育苗,4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收獲;番茄(或辣椒或茄子)4月下旬播種育苗,5月下旬定植,8—10月收獲。

3 "主要菜類管理要點

3.1 "大白菜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大白菜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52—2023)相關要求進行[4-5]。

3.1.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結合栽培季節,選用黔白5號、黔白9號、抗根1號、尚品、天白15等品種。

3.1.2 "育苗準備

育苗場地應選地勢開闊、背風向陽、干燥無積水地塊,采用漂浮水培或基質穴盤方式育苗。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1.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或苗床。未包衣種子,先用55 ℃熱水燙種10~15 min,包衣種子直接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1.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4 000 kg、過磷酸鈣15~20 kg、氯化鉀10~15 kg、復合肥25 kg,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開廂,溝寬0.2 m,溝深0.15~20 cm,畦面呈梯形,覆膜待用。按株行距0.5 m×0.5 m規格定植,每667 m2種植2 5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1.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輕追肥1次,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蓮座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25~30 kg,或尿素10 kg、草木灰50~100 kg,結球期尿素10 kg、草木灰50~100 kg,磷鉀肥各10 kg。

3.1.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葉球形成后及時采收。每667 m2產量為4 500~5 000 kg,產值5 000元以上。

3.2 "油麥菜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油麥菜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11—2022)相關要求進行[6-7]。

3.2.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精品無斑油麥菜品種。

3.2.2 "育苗準備

育苗場應選地勢開闊、背風向陽、干燥無積水地塊,采用漂浮水培或基質穴盤方式育苗。

3.2.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或苗床;用55 ℃熱水燙種10~15 min,常溫浸種5~6 h后再低溫催芽,7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2.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每667 m2撒施農家肥2 000 kg或商品有機肥500 kg、復合肥料50 kg、硼肥1 kg,耙細整平后按1.33 m包溝作廂,溝寬0.15~0.2 m,溝深0.15~0.2 m,廂面呈梯形,廂面覆膜。按行株距0.45 m×0.30 m規格定植,每667 m2種植5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2.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定植成活15 d左右,輕追肥1次,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

3.2.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和植株長勢及時采收,每667 m2產量為2 000~2 500 kg,產值4 000元以上。

3.3 "黃瓜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黃瓜避雨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51—2023)相關要求進行[8-9]。

3.3.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燕白、津優1號、翠優101等優質、抗病黃瓜品種。

3.3.2 "育苗準備

育苗設施應選建于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田塊,做成寬1.2 m的平整廂面,四周挖好排水溝,以50孔或72孔塑料穴盤或5 cm×5 cm塑料營養缽作為育苗容器。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3.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播后覆蓋0.8~1.0 cm厚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3.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按1.33 m包溝開廂,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復合肥100 kg作基肥;按照株行距0.33 m×0.67 m,每667 m2種植3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3.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每667 m2追施尿素6~8 kg;當第1批花坐果后,每667 m2再追施尿素8~10 kg、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各12~15 kg;進入開花結果盛期后,依據植株長勢適當追肥;蔓長40 cm左右,于晴天上午吊蔓。

3.3.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謝花后10~15 d及時采收,每667 m2產量為3 500~4 000 kg,產值5 000元以上。

3.4 "結球甘藍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甘藍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9—2023)相關要求進行[10-11]。

3.4.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京豐1號、春曉等優質高產、耐抽薹結球甘藍品種。

3.4.2 "育苗準備

育苗場地應選地勢開闊、背風向陽、干燥無積水地塊,做成寬1.2 m的平整廂面,四周挖好排水溝,以50孔或72孔塑料穴盤或5 cm×5 cm塑料營養缽作為育苗容器。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4.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播后覆蓋0.5~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薄膜和小拱棚,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4.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按1.33 m包溝開廂,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西洋或史丹利或撒可富等品牌三元復合肥100 kg作基肥;苗齡40 d左右,苗高10 cm、6~8片真葉時,按株行距0.50 m×0.67 m,每667 m2種植2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4.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每667 m2施尿素3~5 kg,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蓮座期每667 m2追施氯化鉀1~3 kg、尿素2~4 kg,結球期每667 m2追施尿素2~4 kg、氯化鉀1~3 kg。

3.4.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葉球停止膨大且緊實時采收,每667 m2產量為4 000~4 500 kg,產值4 000元以上。

3.5 "瓢兒白

栽培管理參照《西南地區綠色食品露地小白菜規程生產操作規程》(LB/T 215—2022)相關要求進行[11]。

3.5.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華冠、躍華青梗菜等優質高產瓢兒白品種。

3.5.2 "育苗準備

床土育苗應選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前茬為非十字花科蔬菜田塊,做成寬1.2 m的平整廂面,四周挖好排水溝,以72孔或128孔塑料穴盤或4 cm×4 cm塑料營養缽作為育苗容器。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5.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或苗床,播后覆蓋0.8~1.0 cm厚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5.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按1.33 m包溝開廂,每667 m2施優質商品有機肥300~500 kg或腐熟有機肥2 500~3 000 kg,葉菜專用復合肥20~25 kg,適當補充Ca、Fe等中微量元素;株行距0.2 m×0.2 m,每667 m2種植15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5.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采收前7~10 d適當控水。

3.5.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植株12~15片葉、單株重0.20~0.25 kg時采收,每667 m2產量可達2 500~3 000 kg,產值5 000元以上。

3.6 "散葉白菜

3.6.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德高快菜、速騰5號等優質高產散葉白菜品種。

3.6.2 "整地施肥

田園清潔后,每667 m2施優質商品有機肥300~500 kg或腐熟有機肥2 500~3 000 kg,葉菜專用復合肥20~25 kg,適當補充Ca、Fe等中微量元素,翻耕耙細備用。

3.6.3 "播種覆蓋

每667 m2按0.50~0.75 kg用種量均勻撒播后,覆蓋0.8~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加蓋遮陽網后噴透水,視苗情長勢及時揭蓋遮陽網并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6.4 "田間管理

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及時澆水,保證苗齊苗壯;間苗、定苗、定植或補苗后及時澆水,促進緩苗;采收前7~10 d適當控水。

3.6.5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植株12~15片葉、單株重0.20~0.25 kg時采收,每667 m2產量達2 000~2 500 kg,產值3 000元以上。

3.7 "四季豆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6—2023)相關要求進行[12-13]。

3.7.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結合栽培季節,高山四季豆栽培宜選用武隆花豆1號、武隆花豆9號等地方特色品種。

3.7.2 "整地施肥

播種前10~15 d,每667 m2撒施農家肥2 500 kg、45%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金龜子緑僵菌顆粒劑2 kg,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作廂,溝寬0.3~0.4 cm,溝深0.15~0.20 m,覆膜待用。

3.7.3 "適時播種

按照行距0.66 m、穴距0.33 m規格打孔直播,每穴播種3~4粒,播后覆土2 cm,每穴定苗3株,每667 m2定苗9 000株。

3.7.4 "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藤蔓未相互纏繞前,搭2.8~3.0 m高“人”字架或單行架,按順時針方向引蔓上架;植株上架時第1次追肥,每667 m2于2穴之間穴施復合肥15 kg后蓋土;開花結莢后第2次追肥,每667 m2穴施復合肥20 kg。

3.7.5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豆莢謝花后12~15 d采收上市,一般2~3 d采收1次,盛收期每天采收1次,每667 m2產量達1 500~2 000 kg,產值4 000元以上。

3.8 "西葫蘆

3.8.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市場接受度高、高產優質的長青王西葫蘆品種。

3.8.2 "育苗準備

育苗設施應選建于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田塊,苗床寬1.2 m,平整廂面,四周挖好排水溝,以50孔或72孔塑料穴盤或5 cm×5 cm塑料營養缽作為育苗容器。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8.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或苗床,未包衣種子,應先用55 ℃的熱水燙種10~15 min消毒;包衣種子直接進行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薄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8.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按1.33 m包溝開廂,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或商品有機肥200 kg,三元復合肥料100 kg撒施,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作畦,溝寬0.2 m,溝深0.15~0.20 m,畦面呈梯形,覆膜待用;按照株行距0.67 m×0.50 m進行定植,每667 m2種植2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8.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輕追肥1次,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

3.8.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瓜長0.2 m、單瓜重200~300 g即可采收上市,每667 m2產量達3 500~4 000 kg,產值4 000元以上。

3.9 "番茄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番茄栽培技術規程》(DB42/T 387—2014)相關要求進行[14-15]。

3.9.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渝番718、喜力、金紅16、甜柿、LBR19233、農哥204、釜山88等無限生長、優質高產番茄品種。

3.9.2 "育苗準備

苗設施應選建于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田塊,苗床寬1.2 m,平整廂面,四周挖好排水溝,以50孔或72孔塑料穴盤或5 cm×5 cm塑料營養缽作為育苗容器。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9.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營養土或苗床,未包衣種子,應先用55 ℃熱水燙種10~15 min消毒;包衣種子直接進行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薄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9.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過磷酸鈣40 kg、硫酸鉀20~25 kg,或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料70 kg,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作畦,溝寬0.2 m,溝深0.15~0.20 m,畦面呈梯形,覆膜待用;按照株行距0.67 m×0.50 m進行定植,每667 m2種植2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9.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輕追肥1次,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株高30 cm以上時插“人”字架扶蔓綁蔓,采取單桿方式進行整枝,低溫季節注意保花保果,主蔓5~6穗果時,在果穗上部留2~3片葉摘心,大果番茄按每穗2~4個果及時疏果,結果中后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按照“兩頭小中間大”的原則進行追肥,整個生育期追肥4~5次。

3.9.6 "適時采收

根據品種特性、商品果用途、運輸距離和包裝材料的不同要求進行采收,每667 m2產量達4 500~5 000 kg,產值7 000元以上。

3.10 "辣椒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辣椒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8—2023)相關要求進行[16-17]。

3.10.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選用美螺1號、如意綠隴、尊虎1號、渝椒11號、興辣109、艷椒425、艷椒465等優質高產辣椒品種。

3.10.2 "育苗準備

育苗場地應選地勢開闊、背風向陽、干燥無積水的地塊。選擇漂浮或穴盤基質育苗。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10.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育苗容器,未包衣種子,應先用55 ℃的熱水燙種30 min;包衣種子直接進行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10.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4 000 kg,45%不含氯復合肥料50 kg撒施,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作畦,溝寬0.2 m,溝深0.15~0.20 m,畦面呈梯形,覆膜待用;按照株行距0.67 m×(0.40~0.50) m規格定植,每667 m2種植2 000~2 5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10.5 "田間管理

定植后5~7 d查苗補缺,確保苗齊苗全,15 d左右輕追肥1次,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緩苗后至初花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0 kg;盛花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5 kg、鉀肥3~4 kg;及時摘除第1臺果以下全部側枝;掛果初期及時插桿、綁枝扶苗。

3.10.6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和果實膨大狀況及時采收,每4~5 d采收1次,每667 m2產量為2 000~2 500 kg,產值5 000元以上。

3.11 "茄子

栽培管理參照《綠色食品 高山茄子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5—2023)[18]相關要求進行。

3.11.1 "選用良種

針對目標市場,結合栽培季節,選用渝茄5號、黑先鋒等早中熟、紫黑色茄子品種。

3.11.2 "育苗準備

育苗場地應選地勢開闊、背風向陽、干燥無積水的地塊。選擇穴盤基質或營養缽育苗。育苗基質可選用草炭、珍珠巖、蛭石的配比為2∶1∶1,或用6份園土混合4份腐熟有機肥或5份園土與2份河塘泥混合3份腐熟有機肥配制成營養土。

3.11.3 "播種育苗

播種前,先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消毒基質或育苗容器,未包衣種子,應先用55 ℃的熱水燙種30 min,再采取30 ℃/8 h和20 ℃/16 h變溫催芽;包衣種子直接進行播種。播后覆蓋0.8~1.0 cm厚的營養土或石谷子,噴灑300~500倍苗菌敵液,覆蓋地膜+小拱棚或遮陽網,視苗情長勢酌情追施肥水,及時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及蛞蝓等病蟲。

3.11.4 "整地施肥及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4 000 kg或商品有機肥300~500 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混勻耙細。按1.33 m包溝作畦,溝寬0.2 m,溝深0.15~0.20 m,畦面呈梯形,覆膜待用;按照株行距0.67 m×(0.50~0.55) m進行定植,每667 m2種植1 800~2 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3.11.5 "田間管理

定植后1~3 d,應根據天氣情況及土壤干濕情況及時澆水,促進幼苗成活。緩苗后,追施1次提苗肥;在“瞪眼期”(第1臺果長到直徑為2 cm以上時)和門茄膨大期,各重施追肥1次,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與人畜糞水混施;“四門”茄生長期,噴施0.2%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四門”茄收后,每667 m2施復合肥15~20 kg,防止早衰,提高后期產量。植株長至30 cm高時,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搭架并雙桿整枝,將門茄以下所有側枝全部摘除,保留2個主枝,并摘除主枝全部側芽、附花及老、黃、病葉。

3.11.6 "適時采收

開花授粉后20~25 d、果實與萼片連接處呈白綠色即可采收上市,每667 m2產量達4 500~5 000 kg,產值5 000元以上。

4 "病蟲害防治

4.1 "防治原則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從整個菜地生態系統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綜合運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蔬菜產品的目的。

4.2 "農業防治

宜實行輪作,采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秧苗,做好田園清潔,合理灌溉和測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施化肥,提高植株抵抗能力。

4.3 "物理防治

4.3.1 "銀灰膜驅避

采用銀灰膜覆蓋栽培驅避蚜蟲。

4.3.2 "色板誘殺

距植株頂端15~20 cm,每667 m2間隔懸掛50~60塊黃板(柱)和藍板,誘殺蚜蟲、斑潛蠅和薊馬。

4.3.3 "燈光誘殺

按單燈控害1 hm2的標準,距地面1.3~1.5 m,集中連片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或黑光燈,于19:00至次日6:00開燈,誘殺小菜蛾、甜菜夜蛾、菜螟等害蟲成蟲,減少蟲口基數。

4.3.4 "性引誘

利用專用性誘劑、性迷向劑,誘殺小菜蛾、甜菜夜蛾、菜螟等鞘翅目、鱗翅目等害蟲成蟲。

4.4 "生物防治

4.4.1 "釋放天敵

田間釋放瓢蟲防治蚜蟲:蚜蟲發生初期,按1∶100的瓢蚜比釋放瓢蟲低齡幼蟲或成蟲,隔10 d再釋放1 次。田間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斑潛蠅:將麗蚜小蜂養殖瓶放置在斑潛蠅發生的蔬菜植株下部,開啟瓶口,放置3 d,放蜂量0.5頭·m-2,每7 d釋放3~4次;每5~7 d每667 m2放1次赤眼蜂防治菜青蟲,每次釋放1萬頭,連續釋放3~4次;初見蚜蟲時,每4 d按12 頭·m-2的標準,釋放1次煙蚜寄生僵蚜,共放7次。

4.4.2 "生物農藥使用

推薦使用藜蘆素、苦參堿、魚藤酮、大黃素、小蘗堿、蘇云金桿菌、白僵菌、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等植物源、生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詳見表3。

4.5 "化學防治

4.5.1 "藥劑使用原則

針對高山蔬菜主要病蟲害種類,堅持科學用藥,推薦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和致畸、致突變農藥。交替使用農藥并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4.5.2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注意交替使用農藥,并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高山蔬菜病害化學防治方法詳見表4。

4.5.3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注意交替使用農藥,并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高山蔬菜蟲害化學防治方法詳見表5。

5 "綜合效益

以上6套重慶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在重慶武隆、酉陽、巫溪、奉節、黔江、石柱、彭水、萬州、開州、豐都、巫山、城口等區縣,以及四川、貴州、湖北等地累計推廣應用10.44萬hm2,新增經濟效益8.13億元。這6套重慶高山蔬菜高效生產技術方案實現了高山蔬菜茬口由一茬變多茬、耕制由連作變輪作、菜類由單一變多樣、產品由粗放變精細、效益由波動變穩定的根本轉變,實現了蔬菜產品均衡供應,有效緩解了連作障礙,使高山蔬菜增效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 " 柳文錄,邱正明,肖立.高山蔬菜品種與茬口多樣化技術[J].上海蔬菜,2014(5):36-37.

[2] " 唐麗,李躍建,張澤錦,等.四川省高山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蔬菜,2017(1):14-17.

[3] " 邱正明.高山蔬菜產業技術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4] " 周娜,陸景偉,鄭陽,等.重慶高山地區越冬大白菜栽培技術要點[J].植物醫生,2017,30(4):24.

[5] "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大白菜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52—2023[S].

[6] " 周娜,陸景偉,鄭陽,等.油麥菜豐產栽培技術[J].植物醫生,2017,30(4):28-29.

[7] "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油麥菜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11—2022[S].

[8] "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黃瓜避雨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51—2023[S].

[9] 周娜,陶偉林,陸景偉,等.甘藍新品種‘渝園春印’[J].園藝學報,2022,49(S1):65-66.

[10]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甘藍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9—2023[S].

[11]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西南地區綠色食品露地小白菜規程生產操作規程:LB/T 215—2022[S].

[12] 周娜,陶偉林,陸景偉,等.高山花豆優良品種及豐產栽培技術[J].植物醫生,2016,29(12):28-29.

[13]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6—2023[S].

[14]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業局.綠色食品 高山番茄栽培技術規程:DB42/T 387—2014[S].

[15] 周娜,陶偉林,陸景偉,等.重慶地區高山番茄標準化避雨栽培技術[J].植物醫生,2017,30(3):29-30.

[16] 周娜,陶偉林,黃啟中,等.重慶地區高山辣椒標準化栽培技術[J].辣椒雜志,2017,15(2):12-15.

[17]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辣椒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8—2022[S].

[18]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綠色食品 高山茄子栽培技術規程:DB50/T 1345—2023[S].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4-06-29

基金項目:重慶市科技支撐示范工程項目(cstc2014fazktjcsf80017);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魯渝協作-聯合攻關項目(cstc2019jscx-lyggX0002);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面上項目)(cstc2020jscx-msxmX0038)。

作者簡介:羅云米(1969—),本科,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品種選育、栽培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E-mail:893986754@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zzhnky@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99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婷婷六月综合网| 亚洲欧美h|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丝袜91| 国产二级毛片| 正在播放久久|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国产爽妇精品| 日韩午夜伦|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黄网站欧美内射| 午夜日b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小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黄色爱视频|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理论片一区|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欧美色视频网站| 国产18页|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婷婷六月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欧美一级片在线| 久久美女精品|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香蕉网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女人一级毛片|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日韩视频福利|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青青草91视频|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