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提高云南省威信縣農業產業競爭力,助力經濟發展,進而達到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目的,選取威信縣具有代表性的竹筍片、獼猴桃、生豬產業進行研究。選用2010年、2015年、2020年的數據,采用了區位商、集中系數、優勢指數等指標分析各產業集群的集中度與競爭力。結果表明,竹筍片產業的綜合相對優勢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獼猴桃產業綜合相對優勢呈現增長趨勢,生豬產業綜合相對優勢呈現不穩定性變動趨勢。
關鍵詞 產業集群;集中程度;競爭力;云南省威信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5.047
農業產業集群指農戶、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要求,發揮農業生產比較優勢,在地域與空間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1]。農業產業集群不僅可以提升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2]。云南省威信縣地形氣候條件多樣,區域特征明顯,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的先天優勢,然而部分地區卻并未將其轉化成相應的經濟優勢。基于此,筆者分析了威信縣三大農業產業集群,探討各產業的發展優勢和不足,并針對性地提出發展建議。
1 "集群集中化評估
1.1 "區位商指數
區位商反映了某地區某產業的專業化程度,計算公式為
[Q=EijEiEjEj] " " (1)
式中:[Eij]為j地區i產業的產值或者產量,[Ei]為上一級區域i產業的產值或產量,[Ej]為j地區的產值,[Ej]為上一級區域的產值。Q>1,表示該地區的i產業同上一級區域相比,產業專業化程度更高[3]。Q1、Q2、Q3分別為竹筍片、獼猴桃、生豬3個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的區位商,上一級區域為昭通市。
如表1、表2、表3所示,不同時期的竹筍片產業集群的區位商指數Q1均大于1,表明威信縣竹筍片產業同昭通市竹筍片產業相比,產業專業化程度更高。2020年,威信縣竹筍片產業集群的區位商指數Q1減小,是因為大關縣竹筍片產量增加,其增幅大于威信縣的增幅。獼猴桃產業集群的區位商指數Q2呈增加趨勢,說明威信縣獼猴桃產業專業化程度正在迅速上升,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不同時期生豬產業集群的區位商指數Q3均大于1,表明威信縣生豬產業在昭通市具有比較優勢。
1.2 "集中系數
集中系數是一個行業在地域上的集聚水平,是衡量該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4]
[C=EijEiPjPj] " " (2)
式中:[Eij]為j地區i行業的產值或產量,[Ei]為上一級區域i行業的產值或產量,[Pj]為j區內的居民數量,[Pj]為上一級區域內居民數量。若C>1,則表示地區產業同上一級區域相比,其地位更重要。C1、C2、C3分別為竹筍片、獼猴桃、生豬三大特色農業產業群的集中系數,上一級區域為昭通市。
如表4、表5、表6所示,不同時期竹筍片產業集群集中系數C1均大于1,但系數先增后減,主要原因是大關縣竹筍片產業增幅大于威信縣增幅;猴桃產業集群的集中系數C2呈增長趨勢,說明獼猴桃產業集中化程度正迅速提高,主要原因是縣政府出臺《威信縣做大做優做強獼猴桃產業助推脫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政策引導,為獼猴桃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生豬產業集群的集中系數C3均小于1,系數先減后增,科技人才及政策的缺乏,導致威信縣生豬產業集群的區位商指數及集中系數減小。
威信縣的竹筍片和獼猴桃產業專業化水平和集中化水平都很高,具備發展優勢,分布比較合理,并且已有或即將成為產業集群,但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竹筍片產業已經步入成熟階段,上升空間有限;獼猴桃產業在大幅度擴張播種面積情況下,不可避免地出現區位商和集中系數減小趨勢。
2 "市場競爭能力評估
可依據效率優勢指數、規模占優指數、綜合相對優勢指數進行產業競爭能力評估[5]。
2.1 "效率優勢指數
效率優勢指標用來度量一個地區內某個產業的相對優勢,計算公式為[6]
[IEA=AijAjAiA] " " (3)
式中:[Aij]為j地區i產業的單位面積產量,[Aj]為j地區的平均單位面積產量,[Ai]為上一級區域i產業的單位面積產量;[A]為上一級區域單位面積產量。若IEA>1,則表示相對于上一級區域,此地區的這一產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優勢。IEA1、IEA2、IEA3為竹筍片、獼猴桃、生豬3種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的效率優勢指數,上一級區域為昭通市。
如表7、表8、表9所示,竹筍片產業集群效率優勢指數IEA1均大于1,但呈逐年下降趨勢,說明竹筍片產業雖然具有一定的效率比較優勢,但是其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從區位商和集中系數的變化趨勢來看,威信縣竹筍片產業鏈較短,以制造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無法很好地滿足市場的需要。獼猴桃產業集群效率優勢指數IEA2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并且始終處于高位。威信縣獼猴桃產業鏈較為完善,并且在政策的支持下,編制了獼猴桃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獼猴桃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生豬產業集群的效率優勢指數均在1.10左右,產業集中度較低,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和規模化養殖技術支撐。
2.2 "規模優勢指數
規模優勢指數綜合了工業化水平及市場等方面的影響,反映了一個地區與上一級區域的相對競爭優勢,計算公式為[7]
[ISA=SijSjSiS] " " (4)
式中:[Sij]為j區i產業的規模度,[Sj]為j區內同類產業的規模度,[Si]為上一級區域內i產業的規模度,[S]為上一層級區域內同類型產業的規模度。當ISA>1時,說明這一區域內的i產業與上一層級區域的i產業相比,存在著一定的規模比較優勢。
如表10、表11、表12所示,竹筍片產業集群的規模優勢指數ISA1均小于1,綜合集中系數與效率優勢指數來看,威信縣竹筍片產業規模小,限制了竹筍片產業的發展。2010年和2015年獼猴桃產業集群規模優勢指數ISA2均小于1,但規模優勢指數從2015年的0.89增加到2020年的9.80,結合集中系數與效率優勢指數,說明獼猴桃產業正迅速形成規模化產業集群,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2015年,生豬產業的規模優勢指數ISA3大于1,具有規模優勢,結合該產業的區位商、集中系數及效率優勢指數分析可知,該產業正在形成產業集群,但發展不穩定。
2.3 "綜合相對優勢指標
綜合相對優勢指標能全面體現特定行業相對優勢,其計算公式為
[R=IEA×ISA] " " (5)
R>1時,表明該地區的產業相對上一層級區域的產業具有綜合比較優勢[8]。
如表13所示,2020年,獼猴桃和生豬產業集群的綜合相對優勢指標都大于1,表明威信縣具備發展獼猴桃和生豬產業集群的綜合比較優勢。然而,由于經濟總量的減少、2020年昭通市竹筍片產量增長,威信縣竹筍片產業集群的綜合比較優勢指標呈現出了先增后減的趨勢。威信縣獼猴桃產業的效益優勢和規模有了很大的提高,綜合相對優勢已有明顯變化;生豬產業集群效率優勢指數呈現出先降低后上升和規模優勢先上升后降低的趨勢,從而造成了綜合相對優勢變動的不穩定性。總體而言,獼猴桃產業具備全面的比較優勢。
3 "威信縣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的建議
當前威信縣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品質高,然而其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并不顯著,原因如下:規模或者效率優勢不明顯,造成產業集中度或專業化水平偏低;威信縣科技支撐體系和市場機制等方面存在不足[9]。為解決以上問題,微觀層次上,農戶、企業等主體應當在保持其產品品質優勢的基礎上,加強與研究機構合作,拓寬營銷途徑,主動延長產業鏈,增加市場占有率;在宏觀上,政府應加大對相關產業的扶持與指導力度,以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10]。
參考文獻:
[1] 李耀東.農產品區域品牌助推鄉村振興的作用機理和實施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21(9):97-103.
[2] 楊陽,李二玲.綠色農業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的理論框架及實證分析: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群為例[J].資源科學,2021,43(1):69-81.
[3] 韓振興,劉宗志,常向陽.山西省特色農業產業集群集中度和競爭力分析:以運城蘋果、朔州羊肉、晉城大豆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11):94-104.
[4] 寇光濤,盧鳳君.“互聯網+農業產業鏈”的實踐總結與創新路徑[J].農村經濟,2016(8):30-34.
[5] 張義博.農業現代化視野的產業融合互動及其路徑找尋[J].改革,2015(2):98-107.
[6] 史焱文,李二玲,李小建.農業產業集群創新效率及影響因素:基于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群的實證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4,33(7):1000-1008.
[7] 李二玲,史焱文,李小建.基于農業產業集群的農業創新體系結構分析:以河南省鄢陵縣花木產業集群為例[J].經濟地理,2012,32(11):113-119.
[8] 徐滿意,唐小付,任昊奎,等.廣西蔬菜產業的區域比較及競爭力分析[J].中國蔬菜,2023(8):6-13.
[9] 王澤鑫,張銳.資本結構、產業集中度與企業經營績效:以農業上市企業為例[J].時代經貿,2023,20(7):104-107.
[10] 喬志霞,張艷榮,金連平.基于縣域尺度的甘肅省畜牧業產業集中度測算與優勢區域識別[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5,36(5):811-817.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4-07-05
基金項目:云南省農業重大科技專項(202202AE090027)。
作者簡介:駱忻瑤(2002—),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農業管理。
*為通信作者,E-mail:4665698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