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成了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創設更深層次、多領域的教學內容,最終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框架.本文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引,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分析培育路徑.
【關鍵詞】邏輯思維;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和推理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發掘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將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進行轉化,以此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還要注重教學理念的轉化,為學生創設更加豐富的教學情境,以此促進學生數學學素養的提升.
1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1 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推理的優秀學習品質,以此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思維,通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看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夠積極發掘解決辦法,使學生能夠逐漸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學習方法處理各種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此外,教師還要豐富教學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設素養化的教學課程,促進學生知識的感知,以此提升學生的課堂活躍度,使學生在相互交流和互動中提升數學素養.
1.2 提升數學教師教學質量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幫助教師調整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課堂的準性、統籌性和目標性,逐漸提升教學課堂的教學基礎和品質,通過更加完善、合理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地位.此外,在課堂實施邏輯思維能力教學還能夠讓教師以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優秀教育教學方法豐富自身素養,逐漸拓寬教育視野、豐富教學手段,從而逐漸提升綜合教學能力.由此可見,基于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數學教學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在相互交流和探究中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實現共同發展,真正實現數學教育的價值性和實效性.
1.3 實現初中數學教育穩步改革
教師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能夠深化新課改政策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實施策略,幫助教師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能夠融合多種教學觀念和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教育,讓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培養學生優秀學習能力和學習政策的有效措施,逐漸推進優秀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規范性、教育性、價值,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創設更加高效、優質的教學環境.因此,基于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能夠有效推進課程改革,實現初中教學教育穩步改革.
2 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指導要素
2.1 提升基礎知識運用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需要一定基礎知識的積累的,為教學和實施的每一步提供充足的教學依據.在初中數學教授關于幾何圖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并由此提問學生具體的幾何圖形的特點和內容,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和自身生活經驗逐漸深化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連接,從而深化知識理解,為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2.2 提升創造想象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較強的開發性和創造性,創造想象力的提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培養良好的思辨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能夠借助基礎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框架,從而逐漸掌握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強化創造想象力的發展,為學生今后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2.3 提升作圖識圖能力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大部分是圍繞著幾何和立體圖形而展開的,也是初中階段教師教學的重點內容.幾何圖形的學習是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能夠通過挖掘大量的未知條件和推理內容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對幾何圖形的感知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識圖作圖方法逐漸增強思維能力,逐漸完善思維方法,從而逐漸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3 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實施路徑
3.1 創設生活情境,培養應用感知
初中階段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形成和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還處于直觀形象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選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1].學生通過主動思考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和事物,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感知能力的發展.
例如 以青島版七年級上冊“我們身邊的圖形世界”為例,本節課程是讓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體、平面、曲面的過程,初步體會幾何研究的對象、方法,并感悟抽象的數學思想.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的景物和場景入手,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出示城市中著名的景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出景點中相關的圖形,形成初步的圖形思維.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回顧和觀察生活中表面是平的或曲的實物的例子,讓學生通過自身感知加深對實際物體抽象出幾何圖形的內容的理解[2].而后,教師依據學生的探究和想象結論,引申到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出示幾何圖形,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想象,并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深化知識內容,形成完整的框架.最后,教師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立體事物,如冰箱、電視、魔方、水瓶等,讓學生進行區分,使學生能夠在本門課程的學習中明確區分物體的曲直,掌握知識間的相互聯系,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形成有效的知識內容,為學生今后幾何圖形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夠感知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3.2 組織實踐教學,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初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僅依靠教師的語言引導和信息技術的輔助,還要為學生積極組織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實踐和操作逐漸提升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認知能力,以此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可以將所要傳授的教學內容系統化,通過統籌的眼光看待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操作和教師的引導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從而不斷深化自身學習素養,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逐漸深化知識內涵,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邏輯思維模式的提升.
例如 以青島版八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為例,本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能夠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對稱圖形,認識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夠識別具體的對稱圖形,會設計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還能夠通過觀察、猜想、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的過程,掌握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認識、制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樹葉、蝴蝶、臉譜等圖片,讓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說出從圖片中發展、感知到哪些數學現象.其次,在學生說出是對稱圖形后,教師選擇一位學生進行上臺演示,讓此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證明是軸對稱圖形,并引導學生通過多種角度感知數學知識[3].如一位學生選擇了蝴蝶圖片,通過操作證實了其是軸對稱圖形后,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性提問:“三幅圖中是否還有軸對稱圖形?如果有,請你通過動手操作證實你的猜想.”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對知識698810c0c5f384b0d437a4fb32fd008c的掌握能力.而后,教師為學生傳授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和方法,傳授學生辨別基礎的軸對稱圖形,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美感,從而逐漸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最后,教師進行引導性操作:“請結合本節課程內容和自身的理解,設計出對稱圖形,要求符合本節課程的學習要點.”通過組織學生依照自己的想法和內容進行實踐,從而不斷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模式.
3.3 尊重個體差異,充分體現因材施教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一手抓”的教學策略,只根據學習的學習進度和教學標準為學生設置教學內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知識間的個體差異,導致半機械式易出現斷層,從而降低學習質量.對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個體差異,通過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應有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4].
例如 以青島版八年級下冊“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為例,本門課程是初中數學學科的重點內容,對學生今后的幾何和二次函數的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班級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并不均衡,對此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分解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習得完整的知識內容.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鞏固一次函數的性質和一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內容,深化學生理解,由易到難逐步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程的理解,為學生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主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程的多種解題技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以此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提升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出示多種教學例題,并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逐漸提升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以此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創造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以此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飛.基于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24):123-125.
[2]陳丹丹.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中小學班主任,2023(16):74-75.
[3]葉海榮.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19):35-37.
[4]江惠.基于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