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在中國經濟體系中,國有企業承擔著重要責任與使命任務。為達成這一目標,國有企業務必樹立科學的人才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才管理工作質量。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桂林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運營公司)始終將人才擺在第一資源的位置,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堅持黨建引領、把牢人才建設方向, 堅持多措并舉、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堅持改革創新、激發人才隊伍動能,建強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堅持黨建引領,把牢人才建設方向
健全體制機制。堅持黨管人才,首先要健全體制機制,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職責,確保黨牢牢掌握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權。桂林運營公司不斷強化黨委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作用,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黨委書記擔任組長,負責指導和統籌協調企業人才工作。每年定期召開人才專題研究工作會議,聽取分公司黨支部人才工作情況匯報,分析解決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將人事任免及調動、機構定員及人員招聘等工作納入黨委會(黨支部)前置研究事項序列。加強分公司黨支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嚴格落實黨支部書記“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將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項目推動、選人用人質量提升等作為黨建工作述職、領導干部評議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強化思想引領。發揮黨建工作在思想教育上的突出作用,做到“有用有趣有效”。桂林運營公司著力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組織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做好人才隊伍的“修枝剪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預警和及時干預,筑牢思想防線,確保人才健康成長。二是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樹牢堅定信仰。依托轄區湘江戰役所在地等革命遺址,開展“春風化雨”式教育活動,為新入職員工上好思想政治“第一課”,開展“聽”一次紅色宣講、“看”一次情景互動表演、“干”一次農活勞動的系列活動。豐富紅色文化學習體驗感,打造《長征傳薪火、樹湘感人心》《血染湘江鑄忠誠》精品情景黨課,將企業價值觀、職業道德等內容納入培訓課程之中,不斷豐富發展企業先進文化。建立互動體驗教學點兩個,舉辦情境與體驗式教學活動二十多場次,數千人參加,使之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打卡“熱地”,認真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革命精神,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強化典型引領。典型引領是提升組織整體效能、激發個體積極性和創新力的重要策略。通過培育具有代表性、能夠體現企業價值觀的典型人物,可增強員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提升企業凝聚力向心力,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桂林運營公司始終堅持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扎實推進人才成長“管理+技能”職業“雙通道”建設,通過挖掘、選樹各層級“工匠”,大力培育先進典型,舉辦工匠論壇、開展技能比武,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營造擔當進取、創新創優的干事氛圍,激勵全員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2023年以來,公司評選工匠11名,進一步拓寬員工“崗位晉升”和“薪酬晉升”渠道,工匠聘期薪酬最高達同崗位人員2倍,藉此激勵全員各盡其能、各展其長、盡顯其才。
堅持多措并舉,搭建人才培養平臺
依托人才基地,抓實專業人才培養。專業人才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企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桂林運營公司依托周邊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區域優勢,從企業實際出發,與項目建設單位開展人才基地共建,培養“建管養一體化”全面型養護人才,制定實施方案及全年工作計劃,定期組織培訓,打造精品課程,開展“養護講堂”,通過“每周一課”講學等形式,提升員工能力素質,推動養護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打造以“最美中國路姐”為標桿的“路姐工作室”,針對性開展收費人才培養,制定工作室年度實施方案,每季度開展技能提升、微笑服務等“路姐學習講堂”和“工匠論壇”活動,建立收費業務內訓師隊伍,開展公司范圍內業務實訓。
立足導師帶徒,實施人才梯隊建設。“導師帶徒”是一種被廣泛采用且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具備豐富經驗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員工指導幫助,可促進新員工的快速成長,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桂林運營公司出臺《企業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實施高級職稱人員與分公司新員工“一帶三”導師帶徒人才培養模式;各分公司均制定《導師帶徒實施方案》,落實“十字培養法”,即“傳、幫、帶、壓、激、推、周、月、季、年”,通過師傅傳思想、傳技術、傳作風,幫助徒弟樹立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以“周月季年”為培養節點,實行一周一指導、一月一交流、一季一培訓、一年一總結,強化人才培養過程管控。尊重員工的差異化,因材施教,制定針對性培訓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內容、時間和方式等,確保培養工作有序推進;建立評價體系及激勵機制,評選優秀導師和徒弟,定期獎勵,激發其積極性和參與度。
聚焦中心工作,提升人才培養質效。健全培訓機制,提高培訓實效。桂林運營公司以培養高素質員工隊伍為目標,緊扣企業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設計培訓內容,通過自主辦班、邀請專家授課,“走出去”培訓學習、實地考察等,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員工自我成長與企業發展的同頻共振。做好培訓效果反饋調查,調研了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分析總結、及時改進,做到精準培訓。以研促培,賦能人才質量提升。發揮“人才+專班”“人才+項目”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所需,積極申報創新課題,加強與高新技術型企業合作,參與創新項目研究開發,并依托創新項目,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人才隊伍動能
推進校企合作。桂林運營公司積極構建產學研一體的“校企合作”平臺,通過雙方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實現產業、學習培養與創新研發一體化,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培養高適應性人才。調動人才及信息資源,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各類新技術和培養創新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積極與屬地高校開展校企共建系列活動,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實習就業基地。
強化人才招聘。圍繞引進可塑性強的高素質人才,聚焦人才隊伍結構優化,制定符合崗位實際需求的招聘條件,優化人員配置,充實后備人才庫,激發人才隊伍活力。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將人才招聘前置化,積極吸納高校優秀學生開展假期實習,發現并培養潛在優秀員工,提高人才招聘的精準度。
實施公開競聘。桂林運營公司圍繞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要求,不斷深化市場化用工制度改革,落實管理人員公開競聘上崗,形成以公開競聘上崗為主的管理人員選拔任用機制,推動人才有序合理流動,營造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環境。2023年以來,23名新入職員工成為部門業務骨干,12名管理人員獲得崗位晉升,4名員工晉升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人才梯隊活力源源不斷。
突出績效考核。加強對各層級的績效考核管理,實現差異化考核、差異化薪酬,強化績效考核結果對薪酬水平的影響,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公司內生動力;持續落實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環境,激發人才活力,強化薪酬分配引導。以效益和業績為導向,不斷完善職工薪酬管理,引導工資增量適當向關鍵崗位、突出人才、艱苦一線傾斜,推動薪酬分配制度更加科學合理。
(責任編輯: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