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填報高考志愿需要對自己的一生做出決策,此時進行生涯規劃就顯得滯后。初中階段是最佳時機。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極大影響著農村留守學生的個人職業規劃。社會分工的精細化,新產業新技術的換代升級,傳統職業或升級轉型,或被淘汰。農村留守學生由于父母認知水平有限,缺乏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引導,學生生活圈子狹窄,很多孩子對未來的職業選擇茫然無措。在人生規劃上,或被家庭親朋左右,或被短期利益左右,如盲人摸象,極度缺乏科學和理性的切合實際的判斷,急需社會、學校有效的針對性擇業指導。
一、農村家長和留守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有以下幾種類型:
1.放任不管型: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對孩子基本沒有生涯職業規劃,任孩子野蠻生長,只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對學生的學習和道德品質基本不關心,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拿到初中畢業證就行,或者隨便上個職業類學校,學習一點技術就可以。家長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讀書無用論”的言行,導致學生不學無術、不思進取,孩子的未來基本上就是延續父母打工的命運。
2.模糊定位型:由于自身文化素質低,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子女的方法,偶爾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和道德品質形成,但是對社會發展和各種職業的需求沒有準確的了解,對孩子的興趣、特長及職業規劃定位模糊,盲目跟風或隨波逐流,選擇所謂的“熱門、吃香”和“好就業、待遇高”的專業,卻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特長。
3.好高騖遠型:每個家長都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外出務工的家長,他們自己工作艱辛,收入低,把改變家族命運的重任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他們更希望自己孩子的未來能當大官,掙大錢。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
4.科學務實型:能夠全方位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精神成長,因人施教,引導孩子科學認識自己,從自身人格特點、能力、價值觀諸方面確充分深刻認識自我,明確將來的職業方向;同時結合各種信息渠道精準了解孩子感興趣的職業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制定相應的學習和社會實踐計劃,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二、對策
1.通過組織留守學生到鄉鎮現代企業和鄉村綠色生態農業基地考察觀光及勞動實踐,引導每個孩子強烈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巨大變化,真切觸摸到高新科技在社會生產中的巨大力量,激發出孩子愛國愛家鄉的真摯感情,引導學生把個人成長、職業生涯的確立和家鄉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樹立了明確正確的職業目標。
伴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城市發展越來越快,農村優秀人才外流,農村面臨著邊緣化、空心化的趨勢?;诖耍覀冊趶V泛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向鎮政府及有關部門獻言獻策,配合鎮政府,組建留守兒童課外實踐小組,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組織實踐小組進入社區,在社區現代企業和綠色生態產業區進行考察觀光和勞動實踐活動,為留守孩子提供勞動實踐鍛煉和體驗的機會。留守學生課外勞動實踐是行知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勞動技能和學習能力的過程,也是孩子們自我教育、提升自己思想感情素養、確立正確職業生涯的過程。留守孩子經過勞動實踐他們的厭學心理得以有效控制;持逆反心理的學生人數較以前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學生孤僻、閉鎖等心理障礙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有學習基礎的孩子,干勁也更大了。孩子們階段性學習目標明確了,人生規劃具體了,就一定能步步為營,超越自己,在未來實現自己的職業愿景。
2.開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生涯規劃課堂,幫助留守孩子建立良好的職業啟蒙,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激發他們對不同職業的興趣和好奇心,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
學校組織班主任參加職業規劃項目培訓,不斷豐富班主任職業生涯培訓知識,掌握職業培訓規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高教師職業培訓能力。班主任以生動形象的生涯規劃課堂為載體,開設職業規劃主題班會,幫助農村留守學生進行職業角色扮演,了解不同職業崗位對人不同素質的要求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道德規范。學生在職業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找到自己適合或勝任的職業,從而做到知被自己,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立于潮頭。
第一步,分組模擬角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挑選自己打算扮演的角色,比如教師、農民、工人、醫生、程序員、工程師。在選擇角色之前,引導學生量體裁衣。我在那些方面能力突出?有那些特長?對哪些職業感興趣,這些職業哪些方面引起了我的興趣?我適合這個職業嗎?對這個職業,我有哪些優勢?我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我們對農村留守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不是非要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定下自己的職業,一成不變。而是旨在幫助學生明確規劃自己未來職業,并通過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過程,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混沌中有方向。
第二步,表演職業情景劇。小組合作,根據本組的職業角色特點編寫劇本,設計情景劇的內容,布置舞臺,確定臺詞,準備演出。然后設身處地的體驗不同的職業對從業人員不同素質的要求,使角色更加鮮活。演出時,要求學生要充分展現出要職業的特點,要能提現該職業的素質要求、綜合能力和道德素質。
第三步,專家和小組點評。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要打破傳統的補齊短板思維,把更多精力放在揚其長板上,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使之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使社會需求和學生個體需要達到有機契合。這有利于學生揚長避短,凸顯自身優勢。
“人生是海,職業是船。在實現愿望、滿足需求、主宰命運的人生之海中,職業生涯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在實踐中,我們要求教師要樹立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準則,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每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正確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參考文獻
1.《代理家長制:政府為留守兒童找“家長”》 梅健 林健 《中小學管理》2017年第4期
2.《親情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三水灣中學課題組 《中國教育報》2022年1月17日第6版
3.《加強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探析》章志圖 《出國與就業》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