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教師的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育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在我們教育教學過程中,激勵性評價究竟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激勵性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勵性評價運用得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作業本上,學生書寫整齊,且正確無誤,教師給予簡短的激勵性評語,或是“優”字印上,或是畫上漂亮的紅旗,當學生打開作業本時,一定會驚喜萬分;通過一次次的獎勵和激勵,我看到了同學們臉上的笑容。它可以強化學生身上積極的行為,也無形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勵性評價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好孩子是夸不來的”這是一條真理。但是有時候教師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學生面前發一通脾氣,宣泄心中的怒火。人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當學生犯錯后,最怕的就是見老師,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犯下的錯誤感到恐懼,這樣的結果怎么去挽救呢?他們將面對兩種不同的懲罰,一種就是老師和藹可親地給學生講道理,幫助學生分析犯錯原因,循循誘導,在一種溫和的氛圍中使學生知錯就改,端正自己的品質;另一種就是給學生一頓嚴父般的批評,甚至會通知學生家長,要求家長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他們的心理入手,找找他們做事的動機,再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在肯定中加以引導,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引導學生改正錯誤,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三、激勵性評價可以改變學生的人文性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人都有各自的長處。我們學校很多學生從小都是在爺爺、奶奶的身邊長大,老人隔輩親,難免會溺愛孩子,這個現象可以理解,但這就對學生的個性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嬌慣讓他們變得唯我獨尊,很自我,難相處。面對這類學生,我們要從學生的根本出發,尋找學生逆反、倔強的根源。看到學生的進步及時加以表揚、鼓勵,讓學生慢慢改變自己的觀點,從而塑造良好的人文性格。
四、激勵性評價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養成好習慣的結果。好習慣是健康人格的基礎,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徑。小學生年齡雖小,但是養成某種好的習慣卻不難,比如上課養成的小口令, “身坐正,腳踏地,小小手,疊疊放,”學生做完題,及時提醒孩子“鉛筆歸位,我就歸位”回答問題時“小小手,背背后”“我匯報,我傾聽”一句句整齊的小口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只要我們加強監督,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激勵性評價對小學生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只要我們運用得當,會給我們的工作效率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