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各方責任,加強協調聯動,狠抓工作落實?!薄皢栴}已清晰,措施已明確,關鍵在落實。”
聽完地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同志的發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提出工作要求。
從過去的每季度到如今的每個月,頻率更高;從會商會到廳務會,規格更高;從質量通報到預測預警,要求更高……自去年4月起,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堅持在每月月初廳務會議,將月度環境質量狀況分析匯報作為一個重要議題,在線聯系地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全省“一盤棋”,聚焦環境質量改善,聚力污染防治攻堅。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廣東全省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6.8%,同比改善2.2個百分點;全省270個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93.3%,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
把脈問診——
監測分析+預測預警
7月3日上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4年第15次廳務會議,123頁的PPT,一張張圖表,讓與會人員對今年6月及1—6月全省空氣、水等環境質量現狀“一目了然”,對各市在全省、廣東在全國的排名以及本月較上月、今年較去年的變化做到“心中有數”。
“每次環境質量形勢分析匯報,不僅是環境質量狀況通報,更是環境問題預測預警。”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會對地市空氣質量以及地表水國考、省考重點斷面水質目標可達性進行研判,識別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工作建議?!?/p>
針對水華問題累積性、隱蔽性和爆發性等特點,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部分流域、水庫為重點,加大科技集成創新,加強“天空地”立體協同監測預警。根據監測數據,近日對湛江鶴地水庫水華防治工作提出有效指導。
7月,在臺風外圍下沉氣流等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下,粵北南部與珠三角中東部發生了一次臭氧污染過程。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6月廳務會上提出預警,并提前3天開始持續預報廣州、佛山、東莞、惠州與清遠等城市將出現臭氧超標情況。省廳與相關市局及時采取了臭氧前體物控制措施,最終使超標城次數大幅減少。
針對汛期水環境質量保障,近期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多次強調,要求做好雨季溢流污染風險防控以及重點斷面水質達標保障工作。
聚力攻堅——
紅臉出汗+指導幫扶
“我們也不想成為‘座上??汀W鞅響B發言?!眮碜曰洊|某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
根據廳大氣處、水處等業務處室“推薦”,部分地市生態環境局廳主要負責同志被“邀請”視頻在線參加廳務會,針對本市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省廳領導、業務處室負責同志也在會上集體“點評”,有的放矢指導改進。
“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要認真履行‘參謀’‘助手’職責,用好環委會工作機制,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各方責任?!?/p>
“廣州、佛山兩市要針對上半年跨界區域二氧化氮濃度較高問題,分析具體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中山、珠海兩市要加強前山河流域上下游聯防聯治,完善機制,形成工合力,提高治污成效,確保石角咀國考段面水質穩定達標?!?/p>
“陽江市、揭陽市要結合預算編制實施,抓好治污工程新項目申報入庫,抓緊已有項目施工建設,更好發揮工程治污效益?!?/p>
……
會上督導,會下幫扶。針對夏季臭氧污染高發等特征,7月起,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啟動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工作,選派10個幫扶組赴10個重點地市,緊盯涉氣重點行業企業,通過執法監測聯動、講政策送技術、科技力量賦能等舉措開展監督幫扶。
線上課堂——
交流借鑒+改革創新
“以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為統領,以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為契機,以協同防控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為重點,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精細化管理,加快廣州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找問題、列清單、建臺賬,組織有關科研單位攻關,強化汛期精準調控,加強農業面源管控,推進惠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梯次向二、三級支流延伸。”
……
環境質量狀況分析通報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平臺,一些成績好的地市也被邀請參會亮出“方法論”。深圳搭建“碼上換碳”線上自主填報管理系統,實現企業活性炭“碼上換”;東莞打造“3+6+3”包容審慎執法體系,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江門下好“三步棋”,破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辦案難”等等,這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也在其他地市復制推廣運用。
來自基層的一些有效做法和鮮活經驗,還被省生態環境廳“提煉”“固化”成制度,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在草擬廣東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辦法中,吸收借鑒深圳市創新建立區域環評制度激發市場活動、潮州市實施空間差異化引導打造特色產業新增長極等案例的經驗做法。在推進制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廣東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把地方打造大氣污染協同防控樣板、強化“無廢城市”建設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控等重點工作內容和要求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