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廣東省生態環境系統“苦干實干、爭先創優”2024年第一季度典型案例發布,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創新實施干部量化考核,激發爭先創優新動能》入選,成為“苦干實干、爭先創優”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唯一入選的組織人事管理類創新案例,為激勵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提供“珠海經驗”。
打破“輪流坐莊”傳統局面
實現考核有規可依
每到年終歲末開展公務員年度考核工作,就是珠海市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最頭疼的時候。單位共有干部將近20名,優秀等次指標只有4個。“大家都辛辛苦苦工作1年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組織的認可、肯定,而且雖然在同一部門,不同的工作崗位有不同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和工作難度,確實也很難進行同類比較。”東部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
“在年度考核中,‘平時不算賬、年終憑印象’是很多部門和下屬單位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部門甚至為了平衡照顧到每名干部,對考核優秀等次進行‘輪流坐莊’。”珠海市生態環境局人事部門負責人表示,長此以往,將導致年終考核流于形式,難以發揮獎優罰劣的應有作用,也使干部職工逐漸選擇“躺平”,提高工作實績的動力和干勁不足。
為改變年終考核無規可依的被動局面,探索建立科學精準、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機制,激勵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干部擔當作為、實干爭先,2022年下半年,在局黨組的統一部署下,局人事部門牽頭開展公務員量化考核方案起草工作。
實施制度創新完全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由于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和全市各行政部門中都沒有可參照模板,在剛開始制度設計時根本無從下手。”局人事部門負責人表示。為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珠海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了由分管領導、協管領導和人事干部組成的4人黨員攻堅團隊,全面梳理各部門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評估情況、上級部門履職考核公示情況,分析干部隊伍結構及近年考核結果,結合原有考核方式的存在問題,初步明確了考核指標大方向和量化考核的實施流程。
“好不容易起草的初稿,在各部門征求意見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不少阻力。”局人事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量化考核方式改變了長期以來的“常規打法”,有些部門起初不理解、不支持,還有個別干部出現抵觸情緒,加上考核指標眾多,具體實施工作量大,局內部出現了各種不同聲音。
為詳細宣講制度設計的初衷和思路,充分聽取意見、解惑答疑,人事部門在局機關和派出分局開展了4場集中交流座談,先后3次通過OA系統廣泛征求意見,并在修改完善后3次主動上門向珠海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請示匯報。歷時將近半年,2023年3月,《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局管公務員年度量化考核方案(試行)》正式印發,干部量化考核標準實現“從無到有”的重大轉變。
建立“量體裁衣”指標體系
全面還原干部表現
量化考核體系共由6類48項考核指標構成,總分為110分。其中基礎分50分,主要評價個人按照職責分工完成年度本職工作任務情況;綜合評價35分,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考核對象在政治規矩、工作任務、工作作風、工作實效、廉潔自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由所在單位全體在編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加扣分項各25分,主要評價考核對象是否存在獲表彰表揚、工作創新或履職不到位等情況。“針對我局公務員編制類別的多樣性以及崗位職責的差異性,我們在19項共性指標的基礎上,還定制了8項個性化指標,將綜合管理類與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的履職重點相區分,實現‘不同賽道、同場競技’。”局人事部門負責人表示。
在量化考核方案實施過程中,局人事部門牽頭成立由多個業務部門共同參與的考核工作小組,對評分過程進行專業把關,確保獲評分數與客觀實際相吻合。考核過程公開透明,各項評分均要求有充分依據和事例支撐,每季度在全局公示考核結果,全年動態更新、持續累計,確保考核結果有理有據,組織能參考、干部能服氣、群眾能認可。2023年全年,共生成加分項86條、扣分項8條,輸出干部加、扣分表現數據253條,全系統干部隊伍工作量與工作成績一目了然,有效提升干部日常管理精確性,為選拔任用、職級晉升、交流輪崗、評優評先等工作提供了科學決策參考。
拒絕“佛系躺平”工作作風
激勵隊伍干事創業
有了考核“指揮棒”的推動后,全系統干部以高度熱情參與工作實績晾曬,結合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苦干實干、爭先創優”活動,平均每季度報送爭先創優工作亮點超過40條,2023年各季度珠海市環境保護重要指標測評均以滿分成績位列全省第一,各單位涌現大量爭先創優典型案例和先進個人。
2023年9月,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苦干實干、爭先創優”現場交流會在廣州召開,珠海市“府檢聯動”構建長效防范打擊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工作機制獲評第一批典型案例并在會議上作經驗推廣。
“‘府檢聯動’工作機制的建立,是我局圍繞污染防治攻堅中心工作主動履責、擔當作為的重要成果。”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核(輻射)安全管理科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珠海市外源輸入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案件多發,如何推動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協同履職、形成監管合力一直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積極履行生態環境統一監督管理職責,固體廢物與核(輻射)安全管理科牽頭與珠海市檢察機關緊密協作,全面厘清各級各部門監管職責,理順固體廢物監管、案件查辦和后續處置流程,有效提升固體廢物全流程全鏈條監管水平。由于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中實績突出,該科室負責人和經辦人獲得工作創新加分,在季度考核中均被評為“好”等次。
2023年6月,“廣東省最美基層環保人”名單揭曉,珠海市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測試分析室負責人龔倩瑩入選。龔倩瑩一直扎根環境監測一線,在工作中恪盡職守、勇挑重擔,多次參加省、市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大比武獲得優異成績。為盡快推進中心監測能力擴項,她帶領攻堅團隊晚上加班加點、放棄節假日休息,連續奮戰數月毫無怨言。由于各方面表現出色,她在平時考核中多次被評為“好”等次,2024年被提拔任用為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
“量化考核制度實施以來,中心干部隊伍整體‘精氣神’都有了明顯提升。”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有了具體評價指標和打分制度,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完全不一樣了,平時考核結果與年度量化得分排名共同決定了年度考核結果,年終評優再也不是一筆‘糊涂賬’,干部提拔任用也‘有績可循’。”
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下,2023年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成效顯著。4個類別65項申請檢測參數全部通過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擴項評審,授權簽字人由5人增至9人,環境監測能力大幅提升。編制的廣東省首個無人艇采樣地方標準《無人水面艇近岸水質采樣作業規范》順利頒布實施。中心黨支部獲評珠海市市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測試分析室獲評珠海市“巾幗文明崗”稱號。
下一步,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優化完善干部量化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強化重品德、重業績、重實干的用人導向,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珠海生態環保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