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打造良好營商環境,離不開政務服務的針對性優化提升。文章介紹了當前營商環境發展情況,認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有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和民生領域的和諧穩定,同時也是建設法治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文章以A市為例,介紹了該市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舉措和成效,并提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議A市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機制、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幫助企業進一步關注和認真對待政務服務評價,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關鍵詞:政務服務;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
自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堅持以市場為主導,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積極進行優化改革,不斷推動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營商環境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外部環境,不僅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影響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追求,也是市場優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政務服務水平的優化已成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值得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
一、營商環境發展情況
營商環境指的是包括企業在內的市場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是政府和市場共同提供的具有制度性特征的公共產品,涵蓋了地理環境、區域政策、組織結構、人力資源和硬件設施等諸多內容,能直接影響企業經營和行業的發展。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生產經營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對世界范圍內的國家近些年來的營商環境相關數據進行了收集整理,并對營商環境質量進行了評估和排名。數據顯示,我國營商環境質量排名逐年上升,近五年來更是躋身于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大經濟體之列。由此可見,我國對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投入了諸多精力。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建立新型親清政商關系;2020年,國家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其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通過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來切實降低營商成本,進一步激發經濟市場的活力;2021年,在國家發布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進一步強調將構建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通過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來幫助企業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實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齊頭并進、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除了國家政策的指導和支持,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之下,政府部門依托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逐步實現了“數智化”變革,這也更好地助力政務服務的優化,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提升營商環境質量作出了諸多貢獻。
二、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意義
營商環境包含了社會、經濟、政治和法律等諸多因素。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對于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國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助力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為主要的構成要素。企業自成立起,從日常運行、市場拓展、成長發展乃至破產注銷,全周期都離不開外部市場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經營情況不僅依賴于企業自身的努力,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有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營商環境中包含了影響企業發展的諸多要素,如政府的政策支持、投融資渠道、社會大眾的態度等。通過優化營商環境,能幫助企業在政策紅利的指引下,將更多的成本投入技術研發、產品優化、服務創新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舉措中;幫助企業在良好的投融資環境中優化資產配置,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經營收益,實現規模擴張;幫助企業在社會大眾的口碑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實現高質量發展,甚至帶動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共贏發展。
(二)保障民生領域的和諧穩定
助力于企業在健康發展的基礎上,打造良好營商環境還能夠對保障民生領域的和諧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讓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都有更多的選擇。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民生領域的平穩發展。營商環境倘若不好,各行各業的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會選擇到其他市場環境中發展,企業紛紛撤離就會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不便;如若營商環境好,企業也會紛紛入駐,當地老百姓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良好營商環境給生活所帶來的切實便利,能夠讓生活品質得以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良好的營商環境還能積極幫助民生領域解決棘手的就業問題。就業直接影響到民生領域的和諧穩定。如若某區域內的營商環境較差,那么該區域企業的數量也會減少,直接導致就業崗位的數量也會減少,那么當地的居民在就業問題上就很可能存在“僧多粥少”的現象;如果區域內的營商環境較好,就會吸引企業紛紛入駐,同時會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
(三)建設法治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是建設法治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建設法治化國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求經濟市場環境在法治的框架下實現有序、平穩、健康的發展,而良好的營商環境則能夠直接反映市場經濟環境是否在法治框架的規范下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為了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國家出臺了諸多管理政策和條例。比如,2020年國家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一次明確了中國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诖?,在隨后的幾年里,各地也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基礎,結合本地的省情、市情,制定出符合區域發展要求的地方性優化營商環境的規章制度。這就逐步實現了營商環境的法治化管理,達到了以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為抓手的法治化國家建設要求。
三、A市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舉措和成效
“放管服”改革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指導,以優化政務服務為抓手,希望達到幫助市場主體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實現辦事便捷和高效的目的?!胺殴芊闭咦钤缭谏虾J性圏c,一年后獲得了較大的成效,無論是在提升政務服務工作效率和質量方面,還是在提高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由此,“放管服”改革從試點向全國鋪開,成為各級政府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政策和依據。所謂“放管服”政策,指的是降低企業的辦事門檻,加強市場、政府和個人層面的監督管理,提升服務意識,從惠商、便商、親商等方面來打造良好營商環境。A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輻射城市,近年來抓住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生態非?;钴S。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所以A市基于“放管服”政策,通過建立一體化政務服務網、打造線上政務服務平臺、構建政務服務評價體系等方式,提升政務服務能力,以此來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具體來說,A市近幾年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優化和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數據+”一體化政務服務網
在政務服務網上,集中了企業服務相關的諸多內容,包括企業注冊、信貸審批、抵押融資、稅費繳納和減免等企業運營管理和政府扶持相關的諸多內容。企業利用該網站能夠迅速查詢和獲取其所需辦理業務的準備資料和辦理流程,從而為辦事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筆者實地走訪了A市的政務服務中心,對前來辦理企業相關業務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隨機采訪。大部分受訪者對于一體化政務服務網的作用給予了肯定。有受訪者表示,在該服務網推出之前,咨詢業務辦理流程等相關的內容,只能夠通過撥打服務熱線來獲取信息。這種方式不僅存在等候時間長的問題,而且由于接聽工作人員對相關業務的熟悉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工作人員自己也不能夠準確地闡述業務辦理所需提供的材料和辦理流程,導致需要反復前往政務服務中心予以辦理。有了一體化政務服務網后,常規性的業務都有明確的辦理要求和辦理流程,辦事人員可以根據展示的內容提前準備相關材料,有效減少了“一件事,反復辦”問題發生的概率。
(二)線上政務服務平臺
通過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有效利用線上政務服務平臺,結合“放管服”政策來為企業處理營業執照的辦理、年審、變更和注銷等業務簡化流程,提供便利服務,從而助力于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在線上政務服務平臺上,A市通過不斷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實現了政務服務的提質增效。比如說,在政務服務平臺上,A市將證照管理系統、不動產管理系統、公積金管理系統等數據信息進行了對接和共享,運用數字化賦能來不斷提升數據融通能力,使政務服務平臺的一網通辦能力得以提升。據該市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顯示,截至2022年底,該市線上政務服務平臺能實現網上通辦的事項近2000項,極大提升了企業營商的便利性。
(三)“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評價體系
A市在線上、線下的政務服務平臺上都將政務服務評價二維碼展示在顯眼位置,尤其是要求提供線下服務的工作人員在服務完成后提醒辦事人員掃描二維碼,對本次服務工作進行評價,旨在了解辦事人員對于政務服務工作的滿意度情況。該舉措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旨在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自2020年以來,A市會定期對評價結果予以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政務服務部門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針對性解決,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辦事人員對于政務服務工作評價的積極性。
在以上三項舉措的具體實施下,A市的政務服務水平得以進一步優化,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結合A市定期公布的政務服務評價結果,可以發現近三年來,企業對于該市政務服務滿意度呈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
如表1所示,近三年來,無論是小微企業、中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對于政務服務的整體滿意度均超過90%,由此可見,A市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所采取的優化政務服務舉措頗有成效,對于提升企業滿意度、優化營商環境有著積極作用。
四、A市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中存在的不足
(一)政務服務機制須進一步健全
目前來看,A市打造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的時間相對較短,各審批、管理相關的服務部門在協同管理上還處于探索階段,缺少從頂層設計出發的指導和規范。這就導致不同的機構在性質上不夠明確,名稱上也不統一。比如說,在線下綜合服務部門中,有些機構叫作政務服務中心,有些機構又叫作市民之家,有些機構又被稱為便民服務中心。不統一的名稱容易給辦事企業造成誤導,對于各政務服務機構的工作范圍、職責等容易造成誤解。另外,入駐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中心的機構中,有些屬于政府部門,有些屬于政府派出部門,有些屬于事業單位,有些又屬于政府直屬機構,在工作性質上各有不同,存在機構性質不清晰,從而導致管理體制和機制混亂的現象。
(二)政務服務審批流程有待優化
從目前的服務情況來看,A市雖然打造了線上政務服務平臺,但是由于各相關審批單位之間未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導致審批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流程復雜、辦理周期長和關系未理順等問題。比如,如若要開辦企業,雖然企業工作人員只需在線上政務服務平臺上登記相關事項,但是該項審批工作實際上需要由系統將數據推送給工商、稅務、民政、社保、公積金和銀行等諸多部門。服務流程被分割成諸多部分,需要層層審批后才能夠真正完成開辦企業事項。由于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性相對較差,導致審批時間往往較長。另外,在線上政務服務平臺的工作實踐過程中,諸多數據庫和端口并未實現共享,導致各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差和信息閉塞的現象。企業工作人員在平臺上可能需要重復錄入相同的信息,這對于政務服務的便捷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
(三)須進一步關注政務服務評價
雖然目前提供政務服務的各部門在線上和線下渠道都在積極宣傳,希望接受服務的企業和個人對政務服務工作給予真實的評價和留言。但是經走訪調研發現,大部分企業和個人對于服務評價工作都缺少關注,即使作出評價,也是象征性地給予好評,很少有人會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很多企業并不會主動對享受的政務服務工作提出評價,與提供政務服務的工作人員也缺少交流,這就導致政務服務評價應有的效用未得到有效發揮。如果享受政務服務的企業缺少反饋評價的動力,其自身就沒有積極地參與政務服務模式的優化過程中,也難以幫助相關部門從“以政府為中心”轉變到“以企業為中心”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新模式中。所以作為政務服務的對象,企業也應該提升對于政務服務評價體系的關注度,通過積極參與評價工作,有效利用溝通與交流的平臺來幫助政府部門更好地開展政務服務工作。
五、A市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優化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機制
想要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A市要以系統管理理念為指導,以此為基礎創新治理模式,從頂層設計的角度進一步加強統籌和協調能力,健全政務服務機制,努力推動政府各部門間的分工協作能力、團結互助能力,并在職責范圍內形成部門間的合力,從“各自負責各自的一攤工作”向“協同管理一次通辦”方向進行轉型。具體來說,在政務服務機制的整合健全方面,要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對于各部門、各層級所負責的具體工作內容和碎片化的工作要求進行科學高效的整合,打破由政府部門職責的專業分工所造成的各自為政現象,讓政務服務工作能夠打破數據信息所造成的壁壘,通過優化協同、強化聯動、簡化流程,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融合發展來健全政務服務機制,從“政府供給服務”向“滿足企業需求服務”進行轉變,從“線下分頭跑”向“線上協同辦”模式進行轉變。除此之外,還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理順管理機制,通過構建統一的工作機構和辦事標準,共享龐大的管理系統和數據資源,積極探索和明確提供政務服務的機構名稱、性質和定位,并予以統一明確,從而更好地推進政務服務工作的優化管理。在協同管理之前,各部門基本上都已出臺各自的工作要求和相關規章制度。因此,建議在協同管理的基礎上,對這些規章制度予以進一步統一規范和優化完善,通過強化一體化建設來為政務服務的“一網通辦”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和機制保障。
(二)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
想要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A市還應以企業的需求為核心,依托線上政務服務平臺來更好地整合服務流程,通過提升各審批相關部門的工作聯動機制來提升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在具體優化過程中,政府需要以“服務企業”的宗旨來構建整體性的政務服務流程,對于需要跨部門甚至跨區域辦理的工作事項,要梳理好各相關部門所需負責的服務內容,對重復的信息收集進行共享,對于無關痛癢的工作環節予以簡化,對于分散的審批環節從流程上予以深度融合,盡可能減少企業反復登記、多次往返和等待的時間。比如,企業在網絡平臺上登記需要辦理的業務時,系統可以對其提交的材料采用存儲功能,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倘若涉及多個部門需要相同的材料,可以直接從網絡平臺上進行資料的提取和導入,這樣就能讓企業的工作人員在辦理不同業務時無須重復提交材料,有效簡化材料的提交步驟。再如,政府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通過在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上選擇所需辦理的業務,再由系統自動將申辦信息同時推送給各相關部門,待所有部門審批結束后,直接向企業反饋辦理業務的情況,傳統窗口辦理模式下需要企業在不同部門之間來回跑,難以一次性辦理完成一項業務的現象進行有效避免。值得注意的是,平臺應設置材料預審功能,通過系統設置的方式對材料的審批要求進行預先錄入,在業務辦理人員上傳資料后直接通過人工智能進行預審,減少“材料審批在路上”的時間,有助于壓縮審批時限,減少審批周期,提升企業辦事的便捷程度。
(三)關注和認真對待政務服務評價
要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A市還應更好地發動企業和群眾,更加關注和認真對待政務服務評價工作。政務服務的目標之一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終目的也是希望企業能夠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得以更好地發展,希望群眾能夠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不僅實現高質量就業,而且享受良好營商環境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性和便捷性。由此可見,政務服務的滿意度與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成功與否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政府部門應采取積極舉措,充分發揮企業和個人的評價主動性,通過針對服務評價反饋的數據和意見來不斷完善政務服務內容,優化政務服務水平。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來幫助企業和個人關注和認真對待政務服務評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融合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在線上將政務服務平臺、微信、支付寶等常用的App進行整合,實現常用App的評價聯動功能。在線下,也可以進一步地完善評價硬件設備,將自助終端、二維碼等評價渠道進一步擴充,形成更加完備的線上、線下評價數據采集系統。同時,還應運用文字、圖片、影音資料和人工等多渠道宣傳方式,向企業和個人宣傳政務服務評價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好地引導和指導企業和個人參與政務服務評價中來。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評價機制,確保所有的中評和差評都能夠做到“事事有整改,件件有回應”,這樣才能夠讓企業和個人充分認識到評價的重要作用,同時激發企業和個人參與到政務服務評價工作中來的積極性。因此,政務服務評價體系應形成完備的閉環管理模式。首先,要對評價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對需要整改和落實的工作進行提取。然后,對提取的工作進行責任分工和落實,由政務服務中心進行牽頭分配和督查,督促各相關部門進行責任落實和整改匯報。最后,還要加大督查力度,既要督查相關部門對企業和個人評價的反饋,也要督查各部門的問題解決情況,采用正向和負向激勵相結合的方式來做好管理,切實提升政務服務評價的實際效用。
六、結語
在“放管服”政策的指引下,政府要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可以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方式來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水平,以此為抓手,不斷提升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讓政府的相關政策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本文以A市作為研究案例,分析了A市在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中的舉措和成效,同時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建議,希望能幫助A市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機制,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形成政務服務評價的閉環管理,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線上平臺實現業務一次性辦理和在線協同辦理,減少企業的負擔,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范合君,吳婷,何思錦.“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如何優化城市營商環境?——基于互動治理的視角[J].管理世界,2022,38(10):126-153.
[2]周偉.數據賦能:數字營商環境建設的理論邏輯與優化路徑[J].求實,2022(04):30-42+110.
[3]王法碩,張桓朋.“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地方營商環境了嗎?——基于我國地級市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電子政務,2022(01):88-97.
[4]廖福崇.數字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機制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22,24(04):3-15.
[5]廖福崇,張純.“放管服”改革何以優化營商環境?——基于政企互動理論的比較分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2(04):91-100.
*本文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S202310145140)資助。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