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顯著復蘇仍略顯乏力,河北省也是如此。新基建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對目前河北省經濟增長的恢復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裝備制造業是河北省主要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也迫切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而作為數字經濟“底座”的新基建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重要影響。新基建有效賦能河北省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主要包括依據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發展的需求適度控制新基建速度、有效提升新基建的微觀投資效率、提高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水平等。
關鍵詞:新基建;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受世界經濟環境、經濟周期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顯著復蘇仍略顯乏力。在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上述的“三重壓力”仍然較大。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沒有明確強調上述的“三重壓力”,但認為目前我國經濟的回升向好仍需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而這些困難和挑戰中就包含了與上述的“三重壓力”類似的現象。這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重壓力”雖然有所減弱,但依舊存在。與國內其他省份一樣,河北省近年的經濟發展也面臨著這“三重壓力”或類似問題的困擾。
一、新基建、數字化轉型與“三重壓力”
我國目前的需求收縮壓力主要表現為消費需求恢復較乏力,投資需求仍顯不振,出口需求面臨走弱趨勢等。供給沖擊則主要表現為指生產要素價格等因素的變動影響到了供給總量或供給結構。一些研究者分析了其具體體現。而預期轉弱壓力主要表現為民眾普遍對經濟發展形勢、就業、收入增長等的信心不足,而這也會加劇目前和未來的需求收縮壓力。
從需求的角度看,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基礎設施投資通常被包括我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作為重要的應對手段之一。基礎設施投資不僅是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可以通過促進其他產業的投資(如制造業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投資)間接拉動總投資及通過改善消費環境來促進消費。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作為應對“三重壓力”的一個重要舉措。基礎設施可以分為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目前我國一些傳統基礎設施投資已趨近飽和,而數字經濟正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所以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適度超前”開展的基礎設施投資應該包括部分傳統基礎設施投資和作為數字經濟基礎的新型基礎設施投資。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新型基礎設施列為政府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從供給的角度看,供給沖擊本身其實可看作是一個中性詞。供給沖擊可以是對經濟增長有利的沖擊,也可以是對經濟增長不利的沖擊,只不過多數情況下人們討論的供給沖擊都是對經濟增長不利的沖擊,上述兩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是如此。而對經濟增長有利的供給沖擊(可稱為正向的供給沖擊)可以比較有效地應對上述那些對經濟增長不利的供給沖擊(可稱為負向的供給沖擊)。一般來說,正向的供給沖擊主要表現為可以降低供給成本或提高供給效率的因素(如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等)的影響,而企業數字化轉型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正是目前可以產生正向供給沖擊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財科院“企業成本”調研“問卷設計與分析”專題組以“企業成本”問卷調查為基礎全面剖析了“三重壓力”下我國企業的經營狀況與成本變動,提出的應對策略中就包括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等。
從預期的角度看,作為很有發展潛力的新經濟形式,數字經濟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民眾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而新基建和企業數字化轉型都屬于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可以對提振民眾的預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指出:在當前民間投資預期較弱的情況下政府投資應發揮好引導作用,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
總體來看,以新基建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經濟對“三重壓力”下我國經濟增長的恢復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2023年8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一份相關報告就認為,數字經濟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在我國國民經濟的下行承壓期,數字經濟產業具有明顯的“逆周期性”,可以引領經濟的恢復發展。徐政等(2022)提出的應對“三重壓力”的對策中也包括釋放數字經濟新動能等。
二、河北省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與新基建現狀
(一)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數字化轉型和新基建都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為我國及河北省數字經濟的發展狀況。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一份相關研究報告可看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高達41.5%,這一比重之高已相當于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河北省數字經濟的規模也已達1.5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5.6%;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日益成為河北省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盡管可能存在統計口徑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但從這里也可以大致看出,盡管發展潛力較大,但河北省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目前仍可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另一項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但認為河北省在數字經濟方面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更小。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2023年7月發布《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AI(2022)》研究報告。該報告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三個方面為分析視角構建了“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igital Economy Advancement Index,DEAI)指標體系,對我國整體及31個省份(含自治區、直轄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分析評價。從該報告可看出,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排名第12位,得分131.4,略低于132.3的全國均值,與頭部梯隊的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和江蘇等省市的差距仍比較明顯。
(二)河北省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狀
近些年來,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河北省主要支柱產業之一,且發展勢頭較好。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的營業收入突破萬億,成為繼鋼鐵產業后第2個萬億級產業;2018年至2022年間,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的增加值年均增長5.2%;2022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的營業收入也達到了11424.1億元。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8.6%,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了1.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河北省裝備制造業近年來也開始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而且相關部門已經作出了一些比較具體的部署和規劃。例如,河北省有關部門印發的一份關于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權威文件中就提到:到2025年,河北省爭取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力爭全省兩化融合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高到63%,圍繞工業互聯網內外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信息安全、新模式新業態等方向,以鋼鐵、裝備、石化和醫藥等產業為重點推進信息化水平提檔升級。這些相關部署和規劃必將有力地推動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主要指標。2021年河北省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為54.7,位列全國第12位,已經處于全國第二梯隊的前列;關鍵環節指數也明顯有所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高到了58.2%,已經位居全國的第3位。2022年河北省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繼續提升,達到了57.2,仍位居全國第二梯隊的前列。就河北省的裝備制造業而言,2021年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為5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同屬河北省重點行業的冶金、電子信息、石化、食品、建材等行業,但其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普及率已達到了86.2%,這一指標的水平顯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省的其他重點行業。
總體來說,包括裝備制造業在內的河北省制造業的數字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河北省人民政府2020年發布的《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中對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該規劃指出:河北省制造業的數字化水平依然偏低,而且各具體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也差別較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動力也不足。
(三)河北省新基建現狀
新基建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的權威定義被國家發改委于2020年4月20日首次明確。從該定義可看出,新型基礎設施是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產生的,以信息網絡為基礎,依靠技術創新驅動,為高質量發展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具體包括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三部分);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從發改委的上述界定可看出,新型基礎設施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為數字轉型服務。
河北省2022年在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取得不少新成績。以新基建的主要代表5G為例,到2022年底河北省5G基站總數已達到9.4萬個,居全國第七位。《2022年度河北省信息通信行業發展報告》也顯示,目前河北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水平已居全國前列。同時,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也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到2022年底,河北省電話用戶總數和IPTV用戶總數都已居全國第7位;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全國排名第8位。從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基建競爭力指數報告(2022)》中也可看出,河北省的新基建競爭力指數(ICI)在全國排名第13位(與天津并列),居于第二梯隊。具體來看,河北省信息基礎設施指數全國排名第8位,融合基礎設施指數全國排名第13位,創新基礎設施指數全國排名第14位。可見河北省的信息基礎設施發展得相對較好,位于全國前列,但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的發展還有待加強。不過,在這三項指標中,信息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也是與企業數字化轉型關系更為密切的一類新型基礎設施,所以總體來看,河北省新基建的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位于全國前列。
三、新基建與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系
新基建和產業數字化轉型都是數字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河北省也是如此。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通常被看作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而包括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在內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則是數字經濟的主體部分。國際上數字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中產業數字化也都是數字經濟的主要部分。所以新基建和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之間主要是新基建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系。
但基礎設施投資對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及整體經濟增長的作用是比較復雜的。前文提到過,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基礎設施投資經常被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作為一種重要的逆周期應對手段來使用,但這一手段也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基礎設施投資的投資量比較大,而且容易被政府所主導,所以在短期內有時可以比較明顯地拉動投資需求,從而有效促進經濟增長;但另一方面,一些領域的基礎設施投資可能已經過量,而且政府主導下的一些基礎設施投資效率被認為可能偏低,這些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下降,進而抑制經濟增長(特別是長期的經濟增長)。同樣,從理論上看,新基建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也可能會有兩種結果,即新基建可能會通過“擠入效應”等促進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也可能會通過“擠出效應”等阻礙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四、新基建有效賦能河北省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2023年初,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兩化融合指數要爭取進入全國第一梯隊,鋼鐵、石化、裝備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要取得明顯成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爭取達到2500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爭取提高到40%。同時該行動方案也提到了要“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該行動方案重點任務的第一項就是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第三項則是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新基建要有效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或促進長期的經濟增長,需要滿足控量提質的標準及提升技術和人才等相關影響因素的水平。
(一)依據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發展的需求適度控制新基建速度
雖然近年來國家提出要“適度超前發展基礎設施”,但如上所述,目前河北省新基建的核心部分(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已相對領先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水平,所以需要依據市場需求適度控制河北省新基建的投資速度。
新基建雖然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直接、重要的影響,但卻不是影響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唯一重要因素。裝備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技術人才、數據市場發育狀況、數字化轉型風險、數字化轉型資金、市場競爭狀況和具體子產業的性質等也是影響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新基建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效果,如果裝備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水平偏低,或信息技術人才較缺乏,或數據市場發育不足,或數字化轉型風險較高,或數字化轉型資金不足,或市場競爭壓力較小,或具體子產業的性質不是很適合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等都會使新基建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效果打折扣。這里僅以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這兩項主要因素為例。河北省人民政府2020年發布的《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指出:河北省在信息技術領域尚缺少影響力較強的研發機構和知名學校,精通信息化與生產制造的復合型人才也不足。上奇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分析報告》也顯示,截至2023年2月,河北省數字經濟授權發明專利的數量在全國僅排名第17位。在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新基建需要與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其他影響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因素協調推進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而目前河北省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還稍顯落后,所以新基建不宜過分超前發展。
過度超前發展的新基建不僅會導致新型基礎設施的部分閑置(如同前些年西部某些區域高速公路的部分閑置一樣),從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下降,還有可能會導致新基建供給成本的提高。如河北移動總經理秦紅軍指出,河北省5G等新基建項目陸續部署后,基礎電信企業的運營成本也隨之快速攀升。
當然,隨著河北省數字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在新基建方面持續增加投資,但需要根據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控制好投資的規模和速度,以使得新基建投資在促進河北省相關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實現投資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最大限度地促進相關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二)有效提高新基建的微觀投資效率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新基建也是如此。基礎設施投資對其他產業的投資和居民消費既可能產生“擠入效應”,也可能產生“擠出效應”。在投資量既定的前提下,微觀投資效率(企業投資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強“擠入效應”或減弱“擠出效應”。在目前的發展階段,我國的新基建還主要以國有資本為主,而國有投資的投資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所以河北省新基建的微觀投資效率的提高將“擠入”與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關的一些投資及部分居民消費,從而有利于裝備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三)提高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水平
如前所述,新基建賦能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新基建本身,還取決于信息技術等一系列其他影響因素。下文仍以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這兩項主要因素為例。如前所述,河北省的信息技術水平尚需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人才也需加大培養和引進力度。目前信息技術人才等相對于數字化轉型的短缺在國內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校培養的單一專業人才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需要,除資金和技術等因素外,既掌握一定的ICT專業技術,又具備相關業務模塊能力與知識儲備;既具備數字化戰略與考量,又擁有管理能力的綜合型數字人才的不足已嚴重阻礙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河北省有關部門也已經開始重視這些方面的問題,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信息技術和人才發展方面,河北省已有明確規劃。例如,在信息技術方面,河北省委網信委印發的《河北省“十四五”信息化規劃》中就要求:要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在一些重要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信息技術人才方面,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的《河北省數字經濟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育項目實施方案》中也提出了相關要求。
在取得的成效方面,2023年1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北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新聞發布會上發表的內容顯示,河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和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等重要指標近年都明顯提升。而且,一些相關資料顯示,河北省在R&D經費投入的增長速度方面要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就河北裝備制造業而言,技改投資近年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和較大的投資量。2022年1至7月,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的投資增速和技改投資增速分別達到了15.7%和37.5%;裝備制造業占全省技改投資的比重達到了31%;電子信息投資增速也較高,達到了26.2%。
盡管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且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河北省在未來一段時期還需要依據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提高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水平。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新基建與信息技術和信息人才等其他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重要作用的影響因素的配合效率進一步提高,從而更高效地促進裝備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參考文獻:
[1]徐政,姬晨陽,趙子衡,等.“三重壓力”下的經濟發展:表現、根源與路徑[J]. 華東經濟管理,2022,36(11):9-16.
[2]中國財科院“企業成本”調研“問卷設計與分析”專題組.三重壓力下我國企業的成本變動及面臨的挑戰——基于微觀調查數據的分析[J].財政科學,2023,89(05):11-23.
[3]習近平.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J].中國經濟評論,2023(01):10-12.
[4]蘇德悅.《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數字經濟具有明顯的“逆周期性”引領經濟恢復發展[EB/OL].[2023-08-16].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308/t20230816_496138.html.
[5]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3)[R].北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
[6]方素菊.加快建設數據驅動、智能融合的數字河北!河北數字經濟規模達1.51萬億元[EB/OL].[2023-08-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792176-
243257186&wfr=spider-&for=pc.
[7]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AI(2022)[EB/OL].(2023-07-25).[2023-07-31].https://www.cics-cert.org.cn/web_root/webpage/articlecontent_101006_1685959-
071393386497.html.
[8]林福盛,付兆颯.2022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1424.1億元[EB/OL].[2023-03-08].http://he.people.com.cn/n2/2023/0308/c192235-40328542.
html.
[9]大河財立方.河北省上半年GDP為20778.9億元 同比增長6.1%[EB/OL].[2023-07-18].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7182784113741.html.
[10]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EB/OL].[2023-05-18].http://gxt.hebei.gov.cn/hbgyhxxht/zfxxgk/fdzdgknr/gzdt68/tzgg9917/931656/inde-x.html.
[11]米彥澤.全國第12!2021年河北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54.7[EB/OL].[2022-06-09].https://hebei.hebnews.cn/2022-06/09/content_8810296.htm.
[12]郝東偉.河北2022年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57.2[EB/OL].[2023-09-06].https://hebei.he-bnews.cn/2023-09/06/content_9065002.htm.
[13]米彥澤.我省八大工業重點行業兩化融合水平穩步提升[N].河北日報,2022-06-15(02).
[14]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EB/OL].[2020-04-19].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62085/14471257/14471254/15009913/.
[15]國家發改委.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EB/OL].[2020-04-21].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2004/20200402957398.shtml.
[16]田薇,宋娜.5G基站總數達9.4萬個,居全國第七!河北“新基建”取得新成績[EB/OL].[2023-05-17].http://digi.hebnews.cn/2023-05/17/content_9002234.htm.
[17]康寧,張榮鵬.全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水平居全國前列[N].河北經濟日報,2023-05-18(03).
[18]李紅娟.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新型基礎設施競爭力指數(2022)”結果分析及發展建議[EB/OL].[2022-11-2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cyMjE0MA==&mid=224754572-
4&idx=1&sn=4dbc5bab7b443c93a0e7001-
a74e540fa&chksm=97e4494fa093c0593af4-
0fdb6b576a18f1da172d79176b7fdd64b99ea5172feb0505e3ef68d0&scene=27.
[19]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EB/OL].[2023-01-30].http://gxt.hebei.gov.cn/shouji/zcfg64/snzc67/921588/index.html.
[20]上奇研究院.數字經濟產業分析報告(省市版)[R].北京:北京上奇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023.
[21]彭文君,康紫祎.秦紅軍代表:加快推動新基建 為數字河北賦能[N].河北經濟日報,2023-01-16(03).
[22]吳禹霖.河北省綜合型數字人才嚴重短缺,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問題突出[EB/OL].[2021-07-16].https://www.pishu.cn/psgd/568930.shtml.
[23]史自強.河北加大力度培養數字經濟人才[EB/OL].[2023-04-2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4219034639-
778890&wfr=spider&for=pc.
[24]高珊.河北: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從0.92%提高到1.85%[EB/OL].[2023-01-0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162725835320808&wfr=spider&for=pc.
[25]米彥澤.1至7月河北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7.3% 排名全國第8位[EB/OL].[2022-09-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442539485564997&wfr=spider&for=pc.
*本文為2022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三重壓力’下河北新基建促進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項目編號:20220505033)結題成果。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