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中產階層增加和老齡化加速,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中國食品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食品加工行業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食品機械與設備是食品工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提高食品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證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直接反映著食品工業的發展水平。
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是絕大多數高等院校食品相關專業的必修課,主要涉及各類食品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組成分類、性能參數計算、特點及應用等方面。該課程以食品工藝學、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為前期基礎,具有種類多、結構復雜、信息量大、知識點多、內容枯燥和學習難度大等特點,對于講授該課程的教師要求較高。
在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和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近年來高校青年教師的數量不斷增長,成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大多數青年教師是剛畢業的博士,缺乏教學經驗,幫助青年教師順利開展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筆者畢業于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但因工作需要,剛入職就從事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教學工作。本文結合筆者有限的教學體會,分析青年教師剛從教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如何開展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工作。
1.青年教師教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存在的問題
1.1 理論基礎薄弱
青年教師在博士期間針對某一研究方向開展科研工作,對特定領域有深入的了解,知識結構具有片面性,同時研究課題不涉及或僅涉及個別食品機械與設備,對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本科階段。此外,食品學科是一個高度交叉的學科,青年教師的教育背景多樣,很多畢業于化學、生物、農學、醫學等相關專業,之前都沒有接觸過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因此,青年教師普通缺乏講授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所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
1.2 實踐經驗缺乏
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涉及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工程實用性強、與企業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博士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一直處在高校的學習環境中,缺乏去企業鍛煉的機會。參加工作后,面對職業生涯初期巨大的工作壓力,短期內不會去企業掛職。因此,青年教師往往沒有實踐工作經驗,對生產一線的食品機械與設備沒有深層次的認識,只能照本宣科。
1.3 教學能力不強
絕大多數青年教師雖然專業知識扎實,科研能力強,卻沒有受過專業的師范教育,缺乏系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因此,青年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的欠缺是普遍現象。此外,教學能力的提升需要時間的積累,青年教師科研任務重,投入教學的精力有限,部分教師思想上對教學工作不夠重視,導致教學能力提升緩慢。
2.如何有效開展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工作
2.1 夯實理論知識
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材的編排方式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按單元操作編排;第二類按不同典型食品生產線編排。按單元操作授課邏輯性更強,更利于學生接受,該編排方式的教材是主流,有很多相關優秀教材,如浙江大學劉東紅教授和中國農業大學崔建云教授主編的《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東北農業大學李良教授主編的《食品機械與設備》等。以上教材內容有很多共同點,選擇一本精讀即可。各個單元操作為點,典型食品生產線為線,以點串線才能使知識成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全局觀念。可配套一本按典型食品生產線編排的教材輔助參考,如江南大學張裕中教授主編的《食品制造成套設備》。
現代食品技術不斷發展,食品機械與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授課需要與時俱進,適當補充介紹一些食品加工新技術和新型食品機械與設備,可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孔慶軍教授和任雪艷副教授主編的《現代食品高新技術與裝備》。
精讀教材時,在吃透每個設備的知識點后,要注重前后內容的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如,輸送章節的氣流輸送在干燥章節的噴霧干燥和氣流干燥中會涉及;分級分選章節中的振動篩與粉碎章節中的振動磨結構相似。
聽課對于青年教師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聆聽骨干教師授課,有問題及時請教交流,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認真貫徹執行學校青年導師制的要求,在獨立上課之前,全程觀摩骨干教師的課程教學,不僅可以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明確課程內容的難(重)點,而且能學習到教資教態、PPT制作、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向退休或臨近退休的資深教師學習。資深教師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如果能夠從資深教師身上汲取經驗,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是寶貴的財富。筆者入職揚州大學時,曾經主編《食品機械與設備》的顧林教授已經退休。通過數次登門拜訪,就一些問題請教,吸取了豐富的經驗。例如,詢問如何獲得食品機械與設備的最新資訊時,顧林老師介紹說,每年6月在上海和廣州有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去參觀學習,不僅能獲得最新資訊,還可以向廠家索要一些產品視頻作為課程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開放課程迅速崛起。青年教師通過觀看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視頻內容,可以集眾家之所長,迅速增加自己的基礎理論知識。目前,可供參考的網絡課程資源主要有愛課程平臺的江蘇大學馬海樂教授團隊開設的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河南農業大學張劍教授團隊開設的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和學銀在線平臺的華南農業大學宋賢良教授團隊開設的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等。
2.2 積累實踐經驗
認識實習是高等院校普遍開設的實踐類課程之一,在學習學科主要專業課之前,通過短期參觀等活動進行。青年教師即使不是認識實習課程負責人,也可主動參與認識實習,從而獲得大量去食品企業實地參觀并與企業人員交流的機會。筆者近些年借助認識實習的機會,有幸參觀了益海(泰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蒙牛乳業宿遷有限公司、揚州冶春食品生產配送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食品企業,見識了各類食品機械與設備,強化了對食品機械與設備認識的廣度。
對于食品類專業來說,生產實習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相比于認識實習的“走馬觀花”,生產實習時間較長,有上手的機會,可以更好地積累實踐經驗。青年教師剛開始工作,工作任務重、考核壓力大,在企業進行長期的掛職工作不現實,但通過主動申請帶隊去企業生產實習,可獲得短期駐廠的工作機會,從而在不影響其它工作的同時,深入接觸食品機械與設備。例如,筆者每年帶隊去粵海永順泰(寶應)麥芽有限公司進行為期1-3周的生產實習,直接接觸了刮板運輸機、斗式提升機、風機、振動篩、換熱器等大量設備。
除了校外生產實習外,很多高校還建設有校內實踐教學平臺。揚州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實踐教學中心建設有肉制品、乳制品和黃酒等中試車間。比如,在肉制品生產實習時,青年教師參與其中,通過操作絞肉機和斬拌機等設備,有利于加深對肉類切割設備的理解。青年教師通過生產實習,可以強化對食品機械與設備認識的深度。
科研反哺教學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特征。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為工科,科研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食品工業。青年教師通過嘗試找尋科研與食品機械設備的結合點,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筆者現階段從事特種麥芽與精釀啤酒方向的研究,涉及到干燥、粉碎、混合、發酵和殺菌等單元操作,課題組有相關的小型設備,在指導研究生做科研的同時,積累了很多實踐經驗。
2.3 提升教學能力
保持良好心態。青年教師剛剛走上講臺,難免有焦慮緊張心理,主要體現是不自信。因此,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后,要樹立堅定的信心,認識到教學是我的基本工作,我有能力把它做好。不要怕出現失誤,失誤后第一時間改正即可。教學經驗是需要慢慢積累的,通過總結反思以后一定會慢慢變好。
課前認真準備。講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課程大綱和教學日歷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并編寫教案。在編寫教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講稿撰寫和試講工作。筆者通過比對講稿和時間,了解了自己的語速,一節課45分鐘,講述約4000字的內容。在第一次試講的時候,可以錄音、錄像,留下的音像資料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巧用多媒體手段。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整體內容比較抽象,尤其是其工作原理和具體結構較難掌握。青年教師利用自身搜集網絡信息快速的優勢,可收集一些實用教學素材,包括視頻、圖片等,將抽象的機械設備形象化,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一般可注重搜集三類視頻資源:設備原理與結構示意視頻、設備實際操作視頻和課外擴展視頻。考慮到下載視頻的版權問題,可以提前搜集記錄視頻網址,在課堂中在線播放。
課中認真對待。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雖然有了教案設計和提前試講,但是課堂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當實時關注學生的狀態,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語速,讓學生跟著自己的節奏走。講授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難免會遇到內容枯燥的問題,可通過在授課過程中穿插一些案例、歷史故事、新聞和個人經歷等多種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緒論時,介紹以前學生入職食品機械企業的經歷,如上海本優機械有限公司、揚州牧羊集團等。在傳統食品加工企業薪資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食品機械與設備企業待遇相對較好,是就業的一個可選方向,激發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在講授均質機、離心機和CIP清洗系統時,介紹這些機械設備在揚大網紅酸奶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在講授氣力輸送時,介紹氣力輸送的發展歷史。在結課對未來展望時,介紹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寫入預制菜,現在預制菜相關機械設備發展迅猛。
課后總結反思。總結反思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自我反思方面,每堂課程結束后及時回顧教學各個環節出現的疏漏之處,及時調整。根據反饋反思。揚州大學設有匿名評教系統,學生在學期結束后可以進行評教。根據每年的統計結果,評教結果都是好評,主要原因是學生應付評教流程。今后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評教工作。較好獲得學生反饋的方法,包括布置作業;在批改作業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整體掌握情況;找學生談話,通過師生雙方交流互動,吸取學生的意見。
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食品工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強。通過總結任教初期的工作體會,筆者深知做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工作的不易,需要青年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希望本文觀點對青年教師開展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工作能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簡介
楊正飛(1991-),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啤酒釀造。
*通訊作者
方維明(1965-),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啤酒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