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等作出戰略部署。在陜西省婦聯和渭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渭南市婦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重要論述,在婦女發展、家庭工作、維權關愛、婦聯改革上開新局、譜新篇,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貢獻巾幗力量。
實施巾幗思想領航行動
跟黨奮進新時代新征程
《決定》指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渭南市婦聯始終堅持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巾幗信仰之基,用心用情用力做細做實婦女工作,推動婦女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一是思想引領強根基。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重要論述以及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引導廣大婦女堅定不移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凝聚起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巾幗力量,引領廣大婦女更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二是融媒引領聚人心。在《人民日報》《中國婦女》《中國婦女報》《法治日報》《人民論壇》《陜西日報》等主流媒體積極投稿刊登渭南婦聯工作信息。協同《渭南日報》創辦“新時代新女性”月刊。結合婦女工作需求常態化推出科技QL1LUjMVRL8Dv1+Tri4rWg==助農、微課堂、普法等專欄。啟動《“她”眼·瞰渭南》融媒作品征集活動,用鏡頭講好巾幗故事,全力為黨的事業凝聚婦女人心。三是突出示范引領。舉辦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4周年活動,發布“最美巾幗奮斗者”60人、巾幗建功標兵50人、巾幗文明崗20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30個,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進一步引領帶動全市廣大婦女崗位建新功。
實施巾幗創業啟航行動
引領廣大婦女建功新征程
《決定》指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笔袐D聯深化科技創新巾幗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巾幗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充分利用各類資源著力在婦女創業就業等方面給予更多扶持和幫助。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圍繞“助力領頭雁筑起愛心巢”巾幗十大行動,全力推進巾幗家政進社區工作,打造“渭姐家政”服務品牌,在49個社區建立服務網點,開展巾幗志愿服務129場,受益人數5830人,組織家政技能培訓186場,培訓婦女8697人,實現了4169名婦女就業,以創新為產業賦能,創造巾幗家政服務品牌延伸價值。二是扶持產業發展。鞏固傳統產業發展優勢,聚焦優質項目,投入省市項目資金552.9萬元實施鄉村振興、婦女創業就業、基層組織建設、家庭文明創建等5大類20個子項目。以匠心守護非遺,扶持建立“巧娘草編”“華州皮影”“富平木蘭搖”等巾幗手工產業示范基地20多家,輻射帶動25萬婦女增收致富。立足縣情鄉情,培樹“臨渭葡萄”“富平柿餅”“白水蘋果”等巾幗農業種植基地23家。持續開展“蘇陜協作”“巾幗電商助農”等推介培訓活動,促進渭南“婦”字號農特產品銷售推廣。三是科技服務助農。成立渭南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路演活動。開展巾幗科技助農服務活動96場次,受益群眾近萬人。開展“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為婦女群眾提供科普服務36次,推進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持續開展“巾幗宣講大課堂”“秦東美麗女子學堂”“鄉村女子學堂”,開展各類培訓服務400余場次,受益婦女群眾4萬余人次。創新開展“萬名婦女培訓云課堂”24場次,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實現課堂培訓內容多元化、受眾最大化、成果實效化。四是搭建就業平臺。組織召開銀企懇談對接會2場,現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女企業家解決220萬元資金缺口。發揮“聯”字優勢,聯系協調相關部門為女企業家解決企業發展難題5件。市縣聯動開展“春風送崗”、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58場,提供就業崗位25291個,簽訂就業協議(意向)5224人,讓女大學生、女青年回鄉返鄉創業留得住。
實施巾幗關愛護航行動
維護權益促進社會和諧
《決定》提出,要“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渭南市婦聯做實巾幗維權暖心行動,健全走訪聯系常態化、發現報告制度化、協調聯動機制化、維權關愛精細化的各項制度。一是普法宣傳入腦入心。發布“渭小妹”普法微視頻和法律知識解讀150期,發放宣傳資料6萬余份,為5000余人提供法律答疑。打造“護童計劃”工作品牌,開展“愛護我們的身體”兒童防性侵授課350場次,發放兒童防性侵手冊學生版3萬余本,“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公益課堂被市依法治市辦評為法治建設典型案例。利用“三八維權周”、法制宣傳月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和“民法典宣傳月”“全民禁毒宣傳月”宣傳教育活動,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讀本1萬余份。二是維權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充分發揮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四級信訪網絡作用,受理婦女群眾訴求980余件。慰問困境婦女兒童390人,發放救助金及慰問品共計62.93萬元。建立“關愛困境未成年人基金”,摸排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庫,人大代表、愛心企業發起捐款84.4萬元,已定向救助587人。持續做好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工作,為93名低收入“兩癌”婦女送去關懷和溫暖。三是關愛幫扶惠民生。開展“暖陽行動”“寒暑假關愛兒童”等系列活動165場次,發放物資價值75萬元,受益兒童1.1萬人。啟動“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工作,共結對困境兒童1353人,開展關愛活動115場次,開展“秦東母親健康行動”暨婦女健康服務走基層活動近20場次,走訪慰問、救助102名困境婦女兒童,發放救助金20.8萬元。實施“秦女子關愛婦女兒童”公益項目,共募集關愛資金66.9萬元。開展兒童控制肥胖和預防近視健康教育10場,參與兒童3000余人,切實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解難事。
實施巾幗幸福續航行動
營造氛圍弘揚時代新風
《決定》要求“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渭南市婦聯有效發揮婦聯組織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中的重要意義,推動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一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成立了渭南市牽手橋協會,在渭南廣播電視臺《909為愛向前沖》欄目宣傳新時代婚姻家庭觀,常態化開展交友活動。開展軍地婚戀服務工作,舉辦相親會2場,為262名單身青年男女牽線搭橋。開展“渭好家”家風家教“五進”宣講活動75場次,受益群眾5500余人。開展“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家風家訓征集活動,共征集家風家訓10篇。二是創新鄉村有效治理。聯合市委政法委聘請131名優秀婦女代表擔任“巾幗民情員”,提供“家門口”的家庭矛盾糾紛化解服務,并深入各縣(市、區)開展“巾幗民情員”培訓12場。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工作任務,通過“文藝+普法”形式,開展“巾幗普法鄉村行”活動19場,參與群眾2.3萬余人,將法治宣傳和維權服務送到基層群眾身邊。開展大排查大走訪,協調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門解決了臨渭區陽郭鎮9歲女童高某某多年未落戶問題。三是引領帶動樹立標桿。持續開展“五美庭院”創建活動,累計創建省級“五美庭院”示范村3個、示范戶50戶,市級示范村93個、示范戶1116戶,縣級示范村447個、示范戶20124戶,將創建量化為積分指標,在積分超市設立兌換專區,幫助銷售“婦”字號農產品,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實施巾幗強基助航行動
堅持黨建引領砥礪前行
《決定》提出,要“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要激發婦聯組織新活力,健全“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全覆蓋工作機制,持續推動婦聯組織延伸至婦女群眾生產生活最小單元。一是黨建引領聚合力。堅持黨建帶婦建,不斷鞏固婦聯組織改革成果。組織開展調研摸底工作,建立“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臺賬,聯合市委社工部等6部門共同印發工作方案,召開全市“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現場推進會,組建婦聯組織211家,有效延伸婦聯工作手臂。聯合市委組織部舉辦渭南市縣處級女干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開展萬名執委走基層“進萬家門、訪萬家情、暖萬家心”活動,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婦聯執委活動。二是建立陣地拓服務。指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立渭南市女性社會組織樞紐平臺,不斷提升女性社會組織工作水平。聚焦在女性占比大的產業園區、商圈、電商直播平臺、家政物業、行業協會等新領域,通過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形式成立婦聯組織18個,在“三新”領域優秀女性帶頭人、婦聯執委中建立“三八紅旗手(執委工作室)”工作室126個,不斷夯實婦女群眾工作基礎。三是巾幗議事話振興。健全完善基層婦女議事會制度,全市1489個村(社區)實現婦女議事會有形覆蓋和常態化議事。舉辦“巾幗話振興”小板凳現場議事會5場,把基層婦女群眾的聲音傳遞給黨和政府,切實解決婦女群眾急難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