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強則事業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寧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思想引領、作風引領、模范引領、業務引領、文化引領、組織引領、紅色引領“七個引領”,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互促共融,為寧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深化思想引領,強化理論武裝根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寧都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第一議題”“每月學習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開展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巡聽指導,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縱深推進新時代基層干部“凝心·強基·賦能”主題大培訓,精心組織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先后組織中青班學員、新任科級領導干部到先進發達地區考察學習,多次邀請中央黨校及省市各級專家學者到我縣各類培訓班授課開講,推動各級基層黨組織黨員輪訓全覆蓋,引導全縣黨員干部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化組織引領,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寧都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以黨建質量過硬行動為抓手,分領域細化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明確牽頭部門、責任單位、具體任務、完成時限,壓緊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不斷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對經營活動取得收入占比低于30%的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進行整改,落實經營性收入增長與村干部收入增長掛鉤機制。截至6月25日,全縣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687萬元,村均19.02萬元。深入實施村級后備干部選育“1313”工程,選優配強村(社區)干部隊伍。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優化網格化管理。調整設置“片區—網格—網格員”三個層級網格,實現“多網合一”,全縣共劃分片區1170個、網格3286個,選聘網格員12168名,推動網格事項“發現問題—上報處置—跟蹤督辦—考核評價”全流程閉環運行,實現小事一格解決、大事鄉村聯辦。積極探索推行黨建體制機制改革,分領域組建38個基層黨建網格區,構建互動交流學習平臺。全面推行黨務干部備案制,建立黨務干部信息庫,明確黨務干部調整更換機制,穩定黨務干部隊伍。分領域對全縣831個基層黨組織進行分類定級并實行差異化管理,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深化文化引領,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寧都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積極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挖掘蘇區廉政文化、客家祠堂文化和紅色文化,從牌匾楹聯、客家族譜、古祠古建、紅色舊址中收集整理廉潔家風、紅色故事,扎實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道德觀念,積極引導廣大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化紅色引領,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紅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傳承,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寧都依托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扎實推進紅色名村建設,先后打造14個紅色名村,其中2個中組部名村、2個省級名村、1個市級名村、9個縣級名村。結合紅色名村建設,積極打造紅色研學體系,建成紅色研學基地3個,編制紅色研學路線21條,開發課程20堂,鼓勵引導各級黨組織通過開展主題黨日、現場教學等方式,持續強化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不斷汲取奮進力量。
深化業務引領,提升黨建工作效能。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積極引領各基層黨組織找準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促進的契合點,全面梳理黨建資源、項目資源、人才資源,強化對接服務,助企紓困解難。持續開展辦事流程“大體驗”活動,通過“走流程”“坐窗口”等方式,找問題、優流程、提效率,打響“都快辦”營商環境品牌。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結合各村實際,根據不同單位職能、人才、資源優勢,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深化模范引領,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寧都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正向激勵和示范引領作用。選樹一批鄉村振興典型,制定印發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創評實施方案,細化創評體系,2021年以來共創建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93個,其中省級15個、市級8個。扎實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和“四強”黨支部創建,打造3個市級模范機關、15個縣級模范機關、24個“四強”黨支部,進一步營造爭當先進、爭創模范的濃厚氛圍。深入開展“新時代贛鄱先鋒”選樹學活動,2021年以來選樹了22名全省“新時代贛鄱先鋒”。扎實開展“兩優一先”評選活動,不斷健全完善黨員先鋒崗、責任區、志愿服務等機制,組建基層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向所在社區黨組織報到,讓黨員干部在文明創建、植樹護綠、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等活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黨員干部風采。
深化作風引領,涵養良好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寧都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自查自糾活動,持續鞏固拓展“三嚴五整”攻堅行動成果。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整治敷衍塞責、違規吃喝、酒駕醉駕、涉賭參賭、違反生活紀律等問題。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做好干部“八小時外”監督工作。扎實推進“支部建在項目上、干部派在火線上”,選派干部到工業園區、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一線歷練,錘煉實干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