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管理中心護理管理中實施層級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32例護理人員進行分析,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6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進行層級管理,比較兩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職業認同感和護理質量。結果 兩組干預前,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前,職業認同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職業認同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前,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層級管理可有效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護理管理效果和護士其職業認同感,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健康管理;護理管理;層級管理模式;職業認同感;護理質量
健康管理中心是醫療體系中專注于預防醫學和健康促進的機構,旨在通過全面的健康評估、個性化健康計劃及持續的健康監測,提升公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1~2]。該中心集成了醫學、心理學和營養學等跨學科專業知識,協助個體和群體在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及健康維護方面做出決策[3~4]。本研究旨在探討層級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32例護理人員進行分析,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為本院統一招聘正式工作人員;研究期間,工作人員未發生變動。
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的護理人員。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
護士依據主管護師的指令執行護理任務,嚴格遵循已有的護理流程,維持現行的護理操作標準,保證服務的規范性。護理管理部門對此進行監督,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護理重點在于保持護理服務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確保護理質量的穩定性。
1.2.2 觀察組進行層級管理
(1)合理分配崗位:細致評估護士的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將護士分為高級、中級、初級和基礎四個級別。每個級別的護士賦予與其技能相匹配的職責,從而確保護理工作的高效和專業性。在人員配置方面,遵循團隊互補原則,將具有不同專長的護士組合在一起,以形成互補的團隊。
(2)明確各崗位職責和執行醫院規章制度:特別加強對前臺服務、采血室和導醫服務崗位的職責劃分,確保關鍵崗位的護士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例如,前臺服務不僅要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詢,還需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采血室的護士需精通各項采血技術,并能在高壓環境下保持準確性;導醫服務則需具備較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3)完善培訓和考核體系:制定一套全面且差異化的培訓計劃。對于基礎護士,提供系統的專業培訓,包括基礎的醫療知識、護理技能和病患溝通等,幫助其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初級護士培訓重點是提升其專業知識水平和護理交流技巧,使其能夠獨立應對日常護理工作;針對中級護士,強化其應急處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確保其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有效應對;針對高級護士,提供高級健康管理知識和理念培訓,使其能夠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
(4)實施彈性排班制度:靈活調整護士工作時間和崗位,確保在任何時刻都有足夠的護理人員來應對不同的工作需求,同時也考慮到護士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減少職業倦怠。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能力越強。(2)比較兩組職業認同感:采用職業認同感量表[5]進行評定,主要有5個維度,即職業價值觀、職業態度、職業自我概念、職業目標和職業認同,每個維度均為20分,職業認同感越高得分越高。(3)比較兩組護理質量: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估量表進行評定,主要有5個維度,即思維邏輯、制定方案、提出問題、團隊協作和應急處理,每個維度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者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職業認同感比較
兩組干預前職業認同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職業認同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護士為健康管理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其職業韌性對于應對困難危機、獲取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當實際工作與期望值存在差距時,可導致護士的自我效能感不強。
層級管理模式為一種創新型管理策略,其核心在于構建一個多層次的管理架構,使每位護士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層級中發揮最大潛能[6~7]。通過這種方式,護士不僅能獲得職業成長的機會,還能通過日常的實踐活動和互動學習,增強護士的責任感、歸屬感和認同感,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此外,層級管理還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高效且有質量的護理服務,從而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提升醫療機構的整體運營效率。高年資護士通過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幫助和指導,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這種互助和共享的工作環境有助于提升醫護人員的歸屬感,更加認同自己的工作和所在的團隊。此外,層級管理對護理人員實施彈性排班制度,靈活調整護士工作時間和崗位,確保任何時刻都有足夠的護理人員應對不同的工作需求,這不僅保證護理服務的連續性和高效性,也可減輕護士的職業倦怠,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通過實施彈性排班,護士能夠在最適宜的時間發揮自己的最佳狀態,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干預后職業認同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層級管理可有效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護理管理效果和護士其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周燕,陳江蕓,黎芳君,等.公立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多維度績效管理模式探索[J].中國醫院,2023,27(10):前插1,1-4.
[2]程璐,岳麗,李鳳云,等.健康管理中心護士工作壓力源和心理資本對職業生涯狀況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3,45(3):455-457,461.
[3]申燕,林鵬輝.層級管理下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對輸尿管結石手術患者護理質量及圍術期身心應激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1-6.
[4]張芹.層級管理模式對體檢中心護理管理質量、服務質量及體檢效率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7):1160-1163.
[5]趙柳紅,黃倩怡,馮錦屏,等.“互聯網+護理服務”護士職業認同感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學雜志,2023,38(7):15-18.
[6]袁曉燕,黃寶紅.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對提升門急診護理質量作用的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3):392-395.
[7]諶朝輝,姚雪英,何欣.風險層級管理模式在PICU中長導管靜脈輸液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