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規劃、監管要求以及企業經營發展需要等多重背景下,商業銀行紛紛開啟財務數字化轉型進程。基于此,以商業銀行智慧財務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智慧財務項目發展路徑及特征,并通過深入研究A銀行智慧財務項目實施過程,總結實施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以期為其他商業銀行財務領域數字化轉型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智慧財務;數字化轉型;商業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16-0074-03
一、研究背景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不論是國家發展規劃、監管要求,還是銀行經營發展需要,均對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國家發展規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
(二)監管要求
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和原中國銀保監會先后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對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出了目標指引、路徑選擇和實施要求。同年2月,國資委出臺《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中央企業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要求和信息技術變革大勢,加快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水平,更好支撐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經營發展需要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占到經濟總量的1/3,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新機遇。而財務部門作為企業數據、指標算法和效益驗證的管理者,將從后臺走向前臺,引領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陳虎,2020)。與此同時,伴隨著商業銀行服務的公司、零售客戶數量不斷增長,以及新設分支機構布局不斷延伸,管理層對于日常經營管理的需求量和管理難度都在持續增加。為統一機構內各層級經營決策層的管理口徑,完善公司、零售客戶業績管理與提升,提高管理效能,商業銀行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
二、智慧財務應用價值
(一)管理精細化
智慧財務依托新技術,將企業業務從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打通,實現企業全業務流程下海量的交易級、客戶級的數據與財務結果進行關聯,幫助財務人員進行數據整合、加工、分析、預測,為管理層經營決策、業務部門產品布局、財務部門經營分析提供海量數據。
(二)決策數據化
智慧財務實施后,將加快業務與財務數據融合,財務人員對于日常經營管理的決策支持將不再局限于經營結果的分析,而是進一步拓展到業務全過程數據的分析與預測,從而提升整體管理層決策基礎數據與分析的豐富性與完整度。
(三)反應敏捷化
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智慧財務通過完整的系統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反應效率。基于系統及時提供的信息,可幫助財務人員快速匯總、處理和分析業績表現,以服務于管理層更快對經營管理決策,同時服務于業務部門及時對業務經營思路進行調整,使得企業整體經營反應效率更高,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四)業財融合化
智慧財務為業務過程管理提供了更直觀的輔助決策工具。通過新技術手段,將前端業務系統與后端財務管理系統全面打通,將業務過程數據與經營結果數據串聯,形成更加完整的業績驅動經營成果數據鏈條,為后續進行業務全過程分析管理提供數據依據,并以此為契機,轉變原有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為全過程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管理能力。
三、商業銀行智慧財務應用特征
通過大量走訪調研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歸納總結了以上三類銀行在智慧財務應用中的表現特征。
(一)國有商業銀行
智慧財務項目起步早、建設周期長、整體投入大。國有商業銀行因其龐大的客戶體量、經營機構眾多且管理層級復雜等特征,率先開啟財務領域數字化轉型,主要采取自建系統的方式實現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融合,并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預算、考核、經營分析、費用報賬等全財務領域數字化應用,同時因其主要采取自主開發的建設方式,其建設周期長、整體投入大,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轉型經驗。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
智慧財務項目建設周期短、投入大、應用快。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于前期發展速度快,服務客戶數及經營網點數快速增長,原有經營體系難以滿足管理層決策需要,財務領域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在總結國有商業銀行項目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通過自主開發建設方式實現智能經營分析、智能報銷、智能財報等功能,項目建設周期較短、投入較大,快速支持其進行全流程、定制化應用場景落地。
(三)城市商業銀行
智慧財務項目建設周期短、投入較小。城市商業銀行受同業異業競爭加劇影響,同樣選擇財務數字化轉型作為經營管理突破口。其轉型起步晚,受規模體量及盈利能力制約,主要采用分步式建設,按重要性排序,優先實現數據標準化治理、重點業務領域分析、風險預警事項識別等經營管理最迫切的項目。
四、A銀行智慧財務項目的案例分析
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對銀行的展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數字化轉型是每家銀行必須面對的課題。財務領域需要轉變工作方式與思維方式,擁抱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本文以A銀行智慧財務項目為分析案例,研究其建設路徑與應用價值。
(一)建設背景
A銀行在智慧財務項目建設之初,開展了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與系統建設情況的“現狀診斷”。歸納總結A銀行在項目建設之初,需要解決以下財務管理領域的難點與重點問題。
一是輔助業務經營決策能力不足。伴隨著金融科技公司的爆發式增長,傳統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難以及時提供精準有效的業務動態預測,無法對管理層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業務洞見。
二是系統間交互不足。不同業務品種對應不同的業務系統,并且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等中臺系統的信息交互不足。財務系統僅掌握最終的盈利結果表現,缺少重要的業務驅動因素,無法串聯形成有效的數據分析鏈路,從而影響對后續業務變動原因的深入挖掘分析。
三是業績分析時效性不足。由于系統交互不足、未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業務系統數量多、更新迭代快等情況,現有財務管理系統運行效率低,難以滿足管理層、業務條線分析業績達成的時效性要求。
(二)建設路徑
基于上述財務管理領域現狀評估情況,在汲取股份制同業成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A銀行探索構建符合自身經營特色的智慧財務管理體系。
1.總體框架
結合A銀行當前財務管理工作實際情況,設計適應自身發展的智慧財務框架,構建“1+4+3+1”財務管理體系,即1個愿景、4大能力、3項支撐、1塊基石。A銀行智慧財務的愿景目標是構建國內一流的財務管理體系。為實現該目標,A銀行需培養4大能力,分別是戰略支持能力、業務洞察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智能服務能力;同時,完善財務“基礎設施”建設即3項支撐,分別為財務核算支撐、內控合規支撐以及系統與數據支撐。與此同時,要完善財務條線人才隊伍建設,筑牢財務管理體系基礎。
2.智慧財務發展規劃
根據智慧財務建設總體框架,結合財務系統建設情況與各業務流程流轉現狀,A銀行制定智慧財務“十四五”期間發展規劃。2022年,全面梳理現有系統及流程斷點,實現財務流程的全面線上化布局,主要工作集中在補齊系統功能短板,消除手工操作上。2023年,在全流程線上化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經營管理領域的智能評價分析模型的搭建,提升財務管理的分析效率與精度。2024—2025年,在初步構建智能分析模型的基礎上,擴大應用范圍,搭建更加貼近業務場景的經營分析模型與動態預測模型,賦能管理層與業務部門數字化經營決策。
3.智慧財務系統全景視圖
A銀行梳理財務系統建設情況,結合智慧財務發展規劃,繪制智慧財務系統全景藍圖。智慧財務系統建設以構建國內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為目標,著眼于服務戰略部署、經營決策和財務管理,重新布局現有系統與流程交互方式,整合流程與提升效率。具體來看,一是建設智能分析平臺,以經營業績分析為主線,構建智能分析模型,向經營管理層推送更具指導性和前瞻性的業績評價與預測,提前抓住市場機遇。二是完善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經營分析的三方數據動態交互,形成管理閉環,賦能全行數字化經營決策。三是打通財務系統全流程線上化鏈路,實現包括會計核算、風險監督、財務報賬、采購管理、稅務管理、金融統計等為一體的全財務流程共享平臺,提升業務流轉效率、業務精準化管理水平與風險監督能力,同時減輕一線人員工作負擔。
(三)應用場景
在重構財務管理流程并打造一體化智慧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A銀行智慧財務著眼于服務業務一線,賦能業務高質量發展。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能化經營決策分析
A銀行財務領域2023年建設了智能經營分析平臺,旨在整合海量業務與財務數據,搭建業財一體化智能分析模型,貫穿財務結果到業務驅動因素全鏈路分析體系,協助各級業務經營機構從事后經營業績評價、到事中業務重要驅動因素識別、再到業務發展趨勢預測的全流程業務管理,賦能業務一線基于經營管理數據進行經營決策。
2.產品設計與定價
A銀行智慧財務歸集、整合了業務的全成本數據,并將其推送至前端業務定價系統,而且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嵌套了完整的業務全成本數據,為后續產品定價提供分析與決策依據,保證產品在投放市場之前便進行了充分的投入產出評估,提升了資金配置效率。
3.財務資源配置
A銀行智慧財務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流程,結合行內戰略業務布局,將財務資源優先滿足重點業務發展,同時完善投入產出分析模型,系統化實現重點營銷項目產出業績識別,與財務資源投入情況進行匹配分析,得到項目投入產出分析報告,服務于項目后評價,為后續提升財務資源使用效率提供重要數據參考。
五、商業銀行智慧財務實施經驗總結
(一)管理層推動是關鍵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須從全行經營戰略角度出發,自上而下地推動數字化轉型實施。管理層要達成共識,高度重視智慧財務項目的推動,并且通過設置金融科技部、數據資產管理部等專職機構方式,進一步加強科技與業務融合,從組織架構層面理清數字化轉型職責分工,保證各相關部門與機構積極配合,為數字化轉型成功落地提供組織保障。
(二)數據質量是基礎
由于智慧財務項目建設依托于大量的線上數據作為分析載體,數據質量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連貫性將直接影響智慧財務運轉結果。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首要步驟就是數據治理,因此,數據質量是基礎。為提升數據質量,銀行應設立數據治理主管部門,設計并統一全行數據標準,完善數據全周期管理,梳理全行各類數據應用情況,并及時優化。
(三)整體規劃是前提
智慧財務是一個體系化的財務應用架構,涉及的系統多、流程復雜、數據交互量大,且系統建設周期長,無法隨時改動。由于數字化轉型過程復雜,需要多個部門參與,且前期需制訂完備的整體規劃方案,因此,智慧財務體系建設需要研發中心提前介入,會同業務部門一同梳理系統交互節點,完成系統交互設計,做好系統可拓展性的預設計,滿足未來業務發展需要。
(四)管理思維轉變是核心
智慧財務建設改變的不僅是人與系統的交互方式,更是改變了財務管理模式與管理層決策模式。具體來說,一是建立數字化決策思維。智慧財務將深刻改變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決策方式,管理層可根據業務預測模型進行更加精準的數字化決策。二是建立平臺化運營思維。智慧財務打造的是業財融合的數據平臺,數據集成了從前端業務經營過程數據到后端財務成果數據,平臺化數據為業務部門決策與財務部門業績分析均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數據分析鏈路。三是建立成本節約化思維。智慧財務為各大商業銀行提供了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工具,能夠精準追蹤每項成本的投入產出情況,在外部環境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資源精準投放將是提升商業銀行經營質效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陳虎,郭奕.財務數字基建 賦能企業轉型[J].財會月刊,2020(13).
[2] 杜鑫星,王瑋怡,邢廖菲.我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現狀及國際經驗借鑒[J].金融發展,2022(10).
[3] 高峰.財務管理轉型背景下商業銀行業財融合路徑探究[J].金融縱橫,2019(10).
[4] 李文,楊紅,王慶增,等.踐行價值驅動型管理會計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J].金融會計,2020(7).
[5] 李聞一,李栗,曹菁,等.論智慧財務的概念框架和未來應用場景[J].財會月刊,2018(5).
[6] 劉榮榮.基于人工智能視角的企業智慧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8).
[7] 張慶龍.下一代財務:數字化與智能化[J].財務月刊,2020(10).
[責任編輯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