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采取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中醫護理的效果,幫助高血壓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應用中醫護理方法。方法:收錄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分別納入50例樣本。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觀察組采用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中醫護理,比較兩組干預的效果。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總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血壓水平以及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耳穴壓豆;穴位貼敷;中醫護理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uring treatment
LI Rong
Kongto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ngliang City, Pingliang, Gansu 74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uring treatment,so as to help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from August 2022to August2023 wereenroll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50 sampl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sleep quality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as great potential and value.
【Key Words】Hypertension;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bean; Acupoint appl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被稱為高血壓癥或動脈性高血。高血壓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1]。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與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慢性腎臟病等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增加有關。中醫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血壓的治療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治療經驗。其獨特的辨證施治原則、中藥治療、飲食調理以及輔助療法等方法,為高血壓患者提供了更全面、個性化的護理和治療選擇,值得進一步探討和應用。在中醫護理中,采用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的方式,被認為可以對高血壓提供一定程度的輔助治療效 果[2]。本文主要介紹耳穴壓豆和穴位貼敷的原理、作用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旨在幫助高血壓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應用中醫護理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錄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分別納入50例樣本。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52~72歲之間,平均年齡(62.47±6.89)歲。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5~76歲之間,平均年齡(63.24±7.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叮囑患者按時服藥,詳細說明用藥的方法、用量、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叮囑患者飲食清淡,適當進行一些體育鍛煉。
觀察組采用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中醫護理:(1)耳穴壓豆:穴位:心、肝、腎、脾、交感、神門、降壓溝,選取3~5個穴位進行貼壓,兩側耳部的穴位一致。操作時,患者應保持舒適體位,一手按捏耳輪后側,另一手用耳穴探針探查疼痛的穴位,然后明確穴位并標記后進行常規消毒,接著貼敷耳穴貼。揉壓每個穴位大約20s,停留10s,重復按壓5次,直到患者感到酸、脹、痛為宜。耳穴貼一般每5d更換1次,每天在餐后和睡前揉壓穴位5次,連續治療8周。這種方法可以作為輔助治療,需要在治療期間堅持服用降壓藥,并注意皮膚清潔護理。(2)穴位貼敷:穴位:大椎、風池、太陽、足三里、三陰交和涌泉等。中藥方:吳茱萸、鉤藤、天麻、白芥子和川芎等草藥。首先,將中藥研磨成粉并加入白醋調至糊狀備用。然后,對穴位皮膚進行酒精清潔和消毒,將黃豆狀藥糊敷在選定的穴位上,并用紗布固定后按壓。每天睡前敷藥1次,每次留置20~30min,堅持治療2個療程(2個月)。在使用藥物期間,注意持續服用降壓藥,并注重皮膚清潔護理,嚴格按照療程和用法治療。這種方法也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的選擇。
1.3觀察指標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患者出院前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價。觀察、記錄血壓變化情況。采用SF-36健康簡易量表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越好。利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進行評估,共包含7大部分,分值0~7分,分數與睡眠質量呈反向關系。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不大(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2.3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不大(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3所示。
2.4兩組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P< 0.05,如表4所示。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被定義為持續性的血壓升高。高血壓不僅對個體健康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還是許多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3]。耳穴壓豆是中醫護理中常用的一種療法,它基于中醫理論認為耳朵是身體的微縮反射區域,與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有著密切的連接。通過刺激耳朵上特定的穴位,可以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以達到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的作用。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耳穴壓豆可以通過調節神經系統、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多種途徑來達到降壓的效果。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常用的耳穴壓豆穴位包括迎香穴、內分泌穴等。通過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可以調節血壓、降低心率和促進血管擴張,從而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根據中醫理論,人體上的WY3bUFUfpX2Qk13zsL7yLQ==穴位是體內氣血運行和調節的關鍵點,而貼敷穴位可以通過刺激穴位周圍的神經和血管,調節臟腑功能、改善循環系統,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在中醫理論中,高血壓被視為血液循環紊亂、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理狀態。據此,某些穴位貼敷可以改善身體的能量流動,增加血液供應,減輕血管緊張度,從而有助于降低高血壓的風險。例如,貼敷在“內關”穴位上的小豆可以通過刺激神經反射改變心臟的功能活性,從而影響血壓的調節;而貼敷在“風池”穴位上的小豆則可以改善氣血運行,減緩腦血管緊張,有助于降低血壓水平[4]。
耳穴壓豆和穴位貼敷是兩種中醫護理方法,它們可以相輔相成地應用于高血壓治療。首先,耳穴壓豆通過刺激耳廓特定的穴位,以調節全身氣血運行,達到平衡人體內外環境的目的。這些穴位分布在耳廓上的不同部位,涵蓋了與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相關的穴位。耳穴壓豆可通過針灸、耳貼等方式施行,其療效主要通過激活神經末梢、調節激素分泌、促進血液循環等機制實現。其次,穴位貼敷是一種易于操作、方便快捷的中醫護理方法。在穴位貼敷過程中,使用特定的按摩油或草藥貼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借助皮膚吸收和藥物滲透的方式,發揮鎮痛、舒筋活絡、調理氣血等作用。對于高血壓患者,穴位貼敷可選擇肩井穴、內關穴、太淵穴等與血壓調節相關的穴位,通過刺激這些穴位,改善血液循環,平衡體內功能,達到治療高血壓的目的。耳穴壓豆和穴位貼敷在高血壓治療中聯合應用有著明顯的優勢。耳穴壓豆和穴位貼敷可以同時作用于不同的穴位,相互增強治療效果。耳穴壓豆通過調節全身氣血運行,起到整體調節的作用;而穴位貼敷則可更加精準地刺激特定穴位,針對性地改善高血壓相關癥狀。兩者的結合既能調整全身的平衡,又能針對性地調理病癥,從而加強了治療效果。此外,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還可能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5]。中醫護理方法通常伴隨著放松身心的效果,通過刺激穴位以及按摩、貼敷過程中的舒適感,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增強身心健康。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較好,P<0.05。
綜上所述,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士梅.中醫護理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高血壓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17):155-156.
[2] 馮曙霞.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1,29(8):191-192.
[3] 陳仕梅,李亞軒,曾博斯,等.子午流注指導下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16):166-169.
[4] 李玉芳.探究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中醫護理在高血壓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 33(10):1683-1685.
[5] 劉婷.高血壓患者采取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中醫護理的效果[J].中華養生保健,2023,41(1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