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中醫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就診的50例穩定期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分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方法,n=25)和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治療方法,n=25),對兩組治療方法的預后效果進行記錄和對比。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穩定期慢阻肺患者有著更高的治療總有效率(P<0.05);觀察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中醫治療方法對穩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有著顯著的提升效果,能夠有效提升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穩定期慢阻肺;中醫治療;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YANG Ruirong
Huat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ting, Gansu 74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2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n=2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n=25).The prognostic effects of 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
慢阻肺的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期慢性大量吸煙病史、空氣污染、霧霾、礦工下井作業、從事烹飪油煙較大的人群或居家人群都是易患慢阻肺的群體[1]。慢阻肺會損害患者呼吸系統,影響肺部健康。慢阻肺患者會出現供氧不足和呼吸困難,表現出四肢無力、容易疲勞的癥狀[2]。慢阻肺患者在睡眠時,通氣降低會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3]。慢阻肺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可能引起肺栓塞、氣胸、肺心病,還有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患者活動范圍受限,生活質量下降,患者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可能會引起抑郁癥、焦慮癥[4]。但由于西藥抗病毒,在殺死病毒的同時,還會對正常細胞產生損傷作用,且細菌耐藥性現象普遍存在,單純依靠西藥抗菌治療的療效不佳。因此,對于中藥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的探究逐漸得到重視[5]。基于此,本文對相關病例進行了選取,旨在探究并分析中醫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內容匯編整理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擇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間在我院診治的50例穩定期慢阻肺患者,將其隨機平分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方法,n=25)和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治療方法,n=25)。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患者的年齡分布為50~90歲,計算所得平均年齡為(68.58±4.53)歲;觀察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50~90歲,計算所得平均年齡為(69.03±4.67)歲。經統計檢驗發現,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較(P>0.05),因此分組可以進行后續測試。
1.2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診斷確認為穩定期慢阻肺患者;②患者或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充分了解并簽署了本次研究相關協議。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合并其他肺部或呼吸系統受損或衰退情況;②患者存在記憶障礙、失語癥、執行功能障礙等認知性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無法對治療干預進行主動地配合。
1.3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使用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每日2次,單次通過霧化吸入500μg)進行治療,此外選用鹽酸氨溴索片(每日3次、每次30mg)作為止咳藥,同時每日注射多索茶堿注射液(每日2次,單次注射0.2g)。2周為1療程。
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治療。(1)針灸方法:通過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關元、肺俞、腎俞等一些穴位,從而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癥狀,提高免疫力。普通針刺取穴:肺俞、膻中、大椎、足三里等,操作:虛證釆用補法,實證釆用瀉法,每天1~2次,可加用艾灸,留針約20min。穴位注射取穴: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操作:黃芷注射液2mL,上述穴位局部皮膚消毒后常規注入,三個穴位交替注射,每周2次。艾灸操作:取穴:實證、痰熱證選定喘、尺澤、肺俞、豐隆;虛證、寒證選肺俞、腎俞、天突、膏肓,操作:將艾灸治療儀(為避免煙霧刺激氣道選取艾灸治療儀)電極貼緊穴位,開啟電源,調節熱度,每日1次,每次30min。(2)按摩方法:按摩穴位通常包括合谷穴、太沖穴、天突穴等,穴位按摩具有疏通經絡的功效,可輔助減輕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喘息等癥狀,以改善預后。合谷穴:又名虎口穴,大多數患者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會出現咳嗽、咳痰的癥狀,此時可以按摩雙側的合谷穴,起到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太沖穴:位置比較表淺,位于腳趾和食指之間的凹陷處,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起到養肺、養肝、清火的作用;天突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現咳嗽的癥狀,可以按摩雙側的天突穴,位于頸部正中線,胸骨中央,每天按摩2~3次可以緩解咳嗽帶來的不適癥狀。此外,還可以按摩雙側的肺俞穴、定喘穴、脾俞穴、腎俞穴、膈俞穴、曲池穴、豐隆穴、足三里穴、天突穴、膻中穴等,也有一定的療效。(3)中藥治療:肺脾氣虛型:可使用固本咳喘片及補肺活血膠囊等藥物或中藥方劑進行治療;肺腎兩虛型:可選用定喘滋陰方劑,如補天大造丸;氣陰耗傷型:可使用參苓白術散進行治療。2周為1療程。
1.4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將患者治療后療效分為三種:有顯著效果:患者的穩定期慢阻肺癥狀明顯改善甚至完全消失,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高;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穩定期慢阻肺癥狀得到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無效:患者治療后沒有明顯效果,穩定期慢阻肺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有顯著效果+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狀況(咳嗽、胸悶、氣短以及乏力)進行記錄,從而進行進一步對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導致呼吸道氣道黏膜的充血、水腫、痰多、痰黏,當感冒或者空氣污染、天氣變冷時,會反復加重。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長期處于低氧狀態,呼吸喘悶憋氣,呼吸受阻,除呼吸換氣功能受影響以外,還可影響心臟,出現心功能下降,引起肺心病,甚至出現心衰、呼衰,有死亡的危險。長期反復發病,反復就醫造成患者經濟負擔加重,反復病情折磨,心情抑郁,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制定治療方案,針對性調整醫治用藥和穴位選擇,以達到較佳療效。同時針灸常常與中藥、推拿等中醫療法結合使用,形成綜合醫治,可以從多個方面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醫治效果。在西醫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可以彌補在西醫治療上所達不到的功效[6]。
本次研究中,針對患者采取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西醫治療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其中觀察組比對照組有著更高的治療總有效率(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證明了西醫治療結合中醫治療方法比西醫治療方法對患者的預后有著更好地改善,更大幅度地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質量,提升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西醫治療結合中醫治療方法有效提升了治療效率,同時大幅降低了給患者帶來不良反應的風險,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楊霞,馮梅,吳穎,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肺康復治療的療效[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9, 40(8):83-87.
[2] 金子怡,張傳名.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間療法,2022,30(3):111-114.
[3] 黃勝強.都氣飲加味治療穩定期慢阻肺肺腎氣虛證患者的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2):8-9,130.
[4] 牛子文,韋袞政.中醫治療對慢阻肺肺功能的影響[J].光明中醫,2020,35(12):1820-1822.
[5] 劉新舉,沈麗萍,歐陽昊,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療效評價[J].當代醫學,2020,26(19):105-107.
[6] 趙成江,何玉碧.中醫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9):15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