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討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在股骨骨折患兒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120例股骨骨折患兒,按照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聯合治療性游戲干預,從患兒入院開始干預至出院前1d;比較兩組不同時間焦慮程度[采用改良耶魯焦慮評分量表(mYPAS)]、醫療恐懼程度[采用兒童醫療恐懼調查量表(CMFS)]、疼痛情況[包括血清皮質醇(Cor)和P物質(SP)、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評分]、干預前后依從性[采用中文版8條目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MMAS8)]及干預后家屬滿意度。結果:麻醉誘導時、術后第2天,兩組mYPAS、CMFS評分均高于訪視前(Plt;0.05),但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同期(Plt;0.01);術后第2天,兩組mYPAS、CMFS評分均低于麻醉誘導時(Plt;0.05);術后2、24h,兩組Cor、SP水平及FPSR評分均高于術前(Plt;0.05),但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同期(Plt;0.01);術后24h,兩組Cor、SP水平及FPSR評分均低于術前2h(Plt;0.05);干預后,兩組MMAS8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lt;0.01);研究組干預后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有利于降低圍術期股骨骨折患兒的焦慮和醫療恐懼程度,提高治療依從性和家屬滿意度。
【關鍵詞】
術前訪視;治療性游戲;股骨骨折;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6.005"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6-0017-04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familycenteredinteractivepreoperativevisitcombinedwiththerapeuticplayintheperioperativeperiodofchildrenwithfemoralfracture.Methods:Atotalof120childrenwithfemoralfractureadmittedfromJune1,2021toMarch31,2023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acontrolgroupandastudygroupaccordingtotheenvelopemethod,with6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care,andthestudygroupwasgivenfamilycenteredinteractivepreoperativevisitscombinedwithinterventionoftherapeuticplayonthebasisofroutinenursingcare,andtheinterventionwasconductedfromadmissiontothedaybeforedischarge.Theanxietydegree(mYPAS),degreeofmedicalfear(CMFS),painsituationincludingserumcortisol(Cor),substanceP(SP),FPSRscoresatdifferenttimes,compliance(MMAS8)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andfamilysatisfactionafterinterven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Duringanesthesiainductionandtheseconddayafteroperation,themYPASandCMFSscoresinthetwogroupswerehigherthanthosebeforethevisit(Plt;0.05),butthescoresinthestudy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tthesameperiod(Plt;0.01).Ontheseconddayafteroperation,themYPASand[JP2]CMFSscoresofthetwogroupswerelowerthanthoseatanesthesiainduction(Plt;0.05).2daysand24hoursafteroperation,CorandSP,FPSRscoresinthetwogroupswerehigherthanthosebeforeoperation(Plt;0.05),butCorandSPinthestudy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lt;0.01).In24hoursafteroperation,CorandSP,FPSRscoresinthetwogroupswerelowerthanthosein2hoursbeforeoperation(Plt;0.05).Afterintervention,theMMAS8scoresinthetwogroupswerehigherthanthosebeforeintervention(Plt;0.05),andthecompliancescoresinthestudy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lt;0.01).Thefamilysatisfactionofthestudygroup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lt;0.05).Conclusion:Familycenteredinteractivepreoperativevisitcombinedwiththerapeuticplaycanreducethedegreeofanxietyandmedicalfearinchildrenwithfemoralfracturesduringperioperativeperiod,andcanimprovethetreatmentcomplianceandfamilysatisfaction.[JP]
【Keywords】
Preoperativevisit;Therapeuticplay;Femoralfractures;Perioperativeperiod
由于低年齡兒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加上視覺、本體覺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導致其跌倒、撞擊等傷害發生風險較高,股骨完整性易被破壞,股骨骨折發生率較高。手術切開復位是治療兒童股骨骨折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兒童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的感知能力較差,常對未知環境、醫療器械、父母分離等表現出焦慮和恐懼,易使患兒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其情緒波動較大,睡眠質量、食欲等變差,影響其手術的順利開展和術后快速康復[1]。術前訪視指在術前通過觀察、交談、查閱病歷等方式了解患兒基本情況和手術相關指標,并對患兒進行手術相關注意事項講解,取得患兒的支持和配合。但低齡患兒作為患者中的特殊群體,治療依從性較差,常規術前訪視效果并不理想。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強調家庭在術前訪視中的積極作用,主張通過提高患兒家屬在術前訪視中的參與度來達到提高患兒手術依從性、減輕患兒術前焦慮情緒的目的[2]。治療性游戲是指通過角色扮演等游戲方式增強患兒對手術過程的了解,緩解患兒因手術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3]。本研究將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與治療性游戲相結合,旨在觀察其在股骨骨折患兒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本院2021年6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120例股骨骨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兒符合股骨骨折相關診斷標準;②患兒年齡在5~11歲;③患兒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④單側股骨骨折者。排除標準:①患兒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殘疾等;②患兒有股骨相關手術史;③患兒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患兒因骨骼疾病導致病理性骨折;⑤患兒存在精神、認知性疾病。按照信封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患兒男41例、女19例,年齡5~11(8.41±2.23)歲;骨折部位:股骨近端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30例、股骨遠端骨折26例;骨折原因:直接暴力損傷35例、間接暴力損傷25例;主要照顧者男21名、女39名,年齡26~62(52.16±10.35)歲;受教育程度:本科以下15名,本科及以上45名;角色:父母38名,(外)祖父母19名,其他3名。研究組患兒男39例、女21例,年齡5~10(8.02±1.39)歲;骨折部位:股骨近端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31例、股骨遠端骨折27例;骨折原因:直接暴力損傷33例、間接暴力損傷27例;主要照顧者男20名、女40名,年齡27~65(51.72±11.09)歲;受教育程度:本科以下17名,本科及以上者43名;角色:父母36名,(外)祖父母21名,其他3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術前通過口頭宣教和播放宣傳動畫方式向患兒及家屬講解股骨骨折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案、預后等相關知識及術前禁飲食、保持充足睡眠等手術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指導患兒進行關節活動度、抗阻訓練等運動鍛煉;及時與患兒及家屬溝通,通過親切的語調、正向的語言鼓勵患兒。術后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和傷口處滲血滲液情況,隨時評估患兒疼痛程度,并遵醫囑使用鎮痛、抗感染等藥物;囑家屬適當補充營養,輔助患兒進行術后康復訓練。
1.2.2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干預。①術前:a.面對面溝通。針對患兒病情、性格特點等與家屬進行溝通,向家屬介紹本研究的干預步驟和方法,告知其在術前訪視和治療性游戲干預中的重要性和配合要點,并與其共同探討方案的有效性和不足,積極采納家屬建議,制訂符合患兒實際情況的個性化干預方案。b.繪本學習。以熱情、親昵的口吻向患兒及家屬進行自我介紹,向其展示科室自制繪本(包括輸液器、心電監護、吸氧裝置等醫療設備、物品及病房、手術室的圖片),詢問患兒繪本中物品的名稱和使用方法,對于患兒掌握的內容給予積極鼓勵,對于不熟悉的內容護士盡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講解過程中積極向患兒提問并耐心回答患兒問題,同時邀請家屬共同參與到繪本學習的過程中。c.角色扮演。邀請患兒及家屬進入科室“兒童樂園”進行多次角色扮演游戲。由家屬扮演患者,患兒扮演醫生,進行股骨骨折繃帶固定、消毒、靜脈輸液、股骨骨折手術等醫療模擬活動,游戲過程中,護士指導患兒慢慢接觸、學習物品操作方法,并以“真棒”“真厲害”“一點也不可怕”等正性語言暗示、鼓勵患兒;游戲結束后鼓勵患兒說出角色扮演體驗,并總結、強調醫療活動的安全性、普遍性。②手術當日:護士帶領患兒及家屬進入兒童術前等候區。該區墻面以裝飾卡通圖片為主,室內播放適合兒童的舒緩音樂并配備樂高、故事書、毛絨玩具等游戲道具。護士向患兒及家屬介紹手術流程,并與家屬、患兒一起閱讀故事書或進行牽繩游戲、玩偶游戲等,在游戲過程中由家屬主導,使用“你現在做的很好,接下來你會更棒”“你一點也不比別人差”等啟發、引導、鼓勵性語言對患兒進行心理疏導,護士對患兒提出的問題和疑惑及時給予解答。③術后:家屬與患兒一同觀看動畫片,觀看過程中引導家屬與患兒互動,并鼓勵家屬輕撫、擁抱、親吻患兒,同時鼓勵家屬多陪同患兒進行沙盤、深呼吸、學習《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等游戲。護士與家屬一同演示直腿抬高訓練、股四頭肌訓練、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活動度鍛煉等患兒術后康復訓練方法和技巧,并囑家屬與患兒一起觀看術后康復鍛煉小視頻,鼓勵患兒積極進行術后康復運動鍛煉。
1.3觀察指標
1.3.1焦慮程度使用改良耶魯焦慮評分量表(mYPAS)于兩組訪視前、麻醉誘導時及術后第2天對其焦慮程度進行評估(家屬可配合完成)。mYPAS包括活動、發聲、情緒表達、覺醒狀態、對父母的依賴5個維度,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權重計為1~4分或1~6分,總分22~100分。評分與患兒焦慮程度呈正相關。該量表Cronbach′sα為0.987[4]。
1.3.2醫療恐懼程度使用兒童醫療恐懼調查量表(CMFS)比較兩組術前訪視前、麻醉誘導時、術后第2天患兒醫療恐懼情況。CMFS包括醫療操作、醫療環境、人際關系及自我恐懼4個方面,共17個題目,各題目計為1~3分,總分1~51分。評分與患兒醫療恐懼程度呈正相關。該量表Cronbach′sα為0.93[5]。
1.3.3疼痛情況于術前、術后2h、術后24h抽取患兒靜脈血,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其血清皮質醇(Cor)濃度,使用熒光分光光度計采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血清P物質(SP)水平;同時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進行疼痛評估,根據患兒面部表情從無痛到極度疼痛分別計為0分、2分、4分、6分、8分和10分,得分越高患兒疼痛越劇烈[6]。
1.3.4依從性使用中文版8條目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MMAS8)對兩組干預前后患兒依從性變化情況進行比較(家屬可配合完成)。該量表包括共8個條目,1~7條目計為0分或1分,第8條目記為1分、0.75分、0.50分、0.25分和0分,總分8分,分數與患兒依從性呈正相關。
1.3.5家屬滿意度使用護理滿意度量表評估干預后兩組家屬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該量表由護理護患溝通、健康教育、護理技術、病房環境4個方面、26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1~5分,總分26~130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越高[7]。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不同時間mYPAS、CMFS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不[JP]同時間Cor、SP水平及FPSR評分比較見表2。
2.3兩組干預前后MMAS8評分比較見表3。
2.4兩組干預后家屬滿意度情況比較干預后研究組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為(118.19±10.06)分,對照組評分為(102.37±15.24)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711,P<0.05)。
3討論
股骨骨折是小兒罕見骨折類型,骨折處疼痛、腫脹、畸形是其主要臨床表現,手術是臨床骨折常用治療手段,對修復骨折、保持骨折部位的穩定性等有積極意義。手術、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等容易導致患兒心理壓力較大,這不僅影響手術進展,還對患兒術后康復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做好股骨骨折患兒術前訪視對緩解患兒不良情緒、提升手術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傳統術前訪視制度以護士為主導、以語言交流為主要方式,在成人患者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患兒語言理解能力較差且常表現為對父母的過分依賴和對醫護人員的恐懼,導致其術前訪視配合度較低。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關注家屬在患兒治療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加強家屬與患兒之間的互動來提高術前訪視的效果,其可靠性在既往研究中已得到有效驗證[8]。治療性游戲根據患兒身心發育和疾病治療特點,為患兒提供童趣化游戲,利于增進患兒對診療程序的了解、緩解患兒不良情緒[9]。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誘導時和術后第2天,研究組mYPAS、CMF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表明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對緩解圍手術期股骨骨折患兒的焦慮和醫療恐懼有積極意義。鄭彤等[10]研究表明,治療性游戲能夠緩解患兒應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本研究應用治療性游戲在患兒術前與其進行繪本學習,不僅能夠使護士與患兒之間的溝通更加輕松,還可以使患兒慢慢接觸、了解醫療物品,提高其對疾病的相關認知,緩解患兒對未知事物和環境的焦慮、恐懼。同時本研究還通過多次角色扮演游戲對患兒進行脫敏訓練,使患兒交感神經敏感性下降,逐漸理解和接受醫療相關操作和行為,減輕其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此外,本研究采用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在術前針對患兒病情、性格特點等與家屬進行面對面溝通,并向家屬介紹本研究的干預步驟和方法,告知其在術前訪視和治療性游戲干預中的重要性和配合要點,提高家屬在患兒術前方式中的參與度,緩解患兒的焦慮和恐懼。
Cor反映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SP參與痛覺傳導,二者均是臨床常見疼痛介質,水平越高表明患兒疼痛越劇烈。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24h,研究組Cor、SP水平及FPSR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表明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對減輕圍手術期股骨骨折患兒疼痛程度有積極意義。分析原因,本研究應用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在術后鼓勵家屬與患兒一同觀看動畫片,并在觀看過程中引導家屬與患兒互動,轉移患兒注意力,減少患兒對疼痛的關注。國外一項研究表明,與患兒進行撫觸等親密接觸可以緩解患兒疼痛。本研究鼓勵家屬輕撫、擁抱、親吻患兒,有利于幫助患兒減輕疼痛。此外,本研究通過沙盤、深呼吸等宣泄、解壓類游戲降低患兒因疼痛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性,減輕患兒對疼痛的感知,提高其疼痛耐受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兒依從性評分和家屬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對提高圍術期股骨骨折患兒治療依從性、提升家屬滿意度有積極意義。分析原因,護理人員以熱情、親昵的口吻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并通過角色扮演、牽繩游戲、玩偶游戲等游戲方式拉近醫護人員與患兒之間的距離,緩解患兒對醫護人員的恐懼,提高其對醫院環境和醫療操作的調適能力,從而提高其依從性。由于部分家屬缺乏對醫院工作的了解,會對護理和手術治療效果產生過高或過低的預期,影響其滿意度。本研究應用家庭中心制互動式術前訪視配合治療性游戲提高家屬在患兒治療過程中的參與度,不僅有利于增進患兒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還有利于增進家屬對醫療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高其滿意度。
參考文獻
[1]EngstrmZ,WolfO,HailerYD.Epidemiologyofpediatricfemurfracturesinchildren:theSwedishFractureRegister[J].BMCMusculoskeletDisord,2020,21(1):796.
[2]LinCJ,LiuHP,WangPY,etal.Theeffectivenessofpreoperativepreparationforimprovingperioperativeoutcomesinchildrenandcaregivers[J].BehavModif,2019,43(3):311-329.
[3]GodinoIáezMJ,MartosCabreraMB,SuleimanMartosN,etal.Playtherapyasaninterventioninhospitalizedchildren:asystematicreview[J].Healthcare(Basel),2020,8(3):239.
[4]KainZN,MayesLC,CicchettiDV,etal.TheYalePreoperativeAnxietyScale:howdoesitcomparewitha“goldstandard”?[J]AnesthAnalg,1997,85(4):783-788.
[5]嚴謹.住院學齡期兒童的醫療恐懼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0):584-586.
[6]TomlinsonD,vonBaeyerCL,StinsonJN,etal.Asystematicreviewoffacesscalesfortheselfreportofpainintensityinchildren[J].Pediatrics,2010,126(5):e1168-e1198.
[7]牛洪艷,倪靜玉,張玲,等.護理滿意度量表在臨床住院病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287-290.
[8]陳琳.以家庭為中心的互動式術前訪視對四肢骨折患兒家屬心理狀態和認知程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0):3314-3317.
[9]李云,陳聰英.治療性童趣游戲對突發性耳聾學齡前患兒心理應激反應及聽力恢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0,34(10):1774-1779.
[10]鄭彤,陳京立.治療性游戲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21,35(7):1222-1225.
本文編輯:董永陽2023-09-2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