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對于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銳意進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對文化建設作出專題部署,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在曲藝界引起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廣大曲藝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學深學透全會精神,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力量。
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擔負起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守正創新是曲藝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正確地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珍視和挖掘蘊藏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曲藝元素和合理曲藝成分,實現曲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科學地創新是最好的傳承,創新是引領曲藝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曲藝生命長青的必然選擇。曲藝工作者要進一步更新觀念,在堅守曲藝藝術本體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借鑒現代元素,追求技藝傳承與當代藝術的有機結合、東方神韻與時代精神的高度統一、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和諧兼容,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交融中探索曲藝的創新發展之路,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和藝術創作生產力,更好擔負起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
堅持人民至上,著力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人民群眾的創造實踐每時每刻都發生著令人感奮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舞臺每時每刻都涌現出五彩斑斕的素材。廣大曲藝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持續扎根生活,在緊跟時代潮流中把握人民需求,在感悟社會變遷中傾聽人民心聲,創作更多既濃縮璀璨歷史文明又展現時代精神力量的作品,以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滋養人民內心世界,充盈人民精神生活。
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立足新的歷史起點,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就要使中華文化及其蘊含的價值觀念走向世界,并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和了解。曲藝承載著中華的悠久文明,深刻地影響并培育了中國人的藝術審美情趣,對外展示出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能夠扮演好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角色。曲藝對外文化交流不僅能讓越來越多的海外觀眾接觸、認知中國曲藝,展示中華文化的美學風范,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曲藝藝術的國際吸引力傳播力,堅定中國曲藝界和海外華人華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而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可以而且能夠大有作為的黃金時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曲藝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曲藝作為中華文藝大觀園中一門獨特的藝術樣式,必將在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大潮中,扎根沃土,說唱百姓,積極作為,越來越體現著自身的社會價值,為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