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鼻囁囆g不僅需要薪火相傳、傳承有序,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傳統曲藝藝術只有樹立起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探索出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才能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觀眾在休閑中感受文化滋潤,讓傳統曲藝煥發新活力,賡續曲藝精神,譜寫當代華章。
隨著時代的發展,曲藝藝術被注入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內涵。近年來在相關政策鼓勵和消費需求推動下,文藝演出在拉動消費、聯動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739.94億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29.30%,達到歷史新高。2023年全國演出場次44.06萬場(不含農村演出和娛樂場所演出),與2019年同比增長123.55%;票房收入502.32億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150.65%;觀演人數17113.64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83.01%。2024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25.17萬場,同比增長30.19%;票房收入190.16億元,同比增長13.24%;觀眾人數7910.13萬人次,同比增長27.10%。
繁榮的演出市場為曲藝藝術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天地,曲藝工作者積極投身于時代的浪潮,開發出彰顯文化底蘊和靈動形式的新業態。濟南印象濟南·泉世界旅游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中國文聯第三批“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印象濟南·泉世界旅游景區聚集片區內外文藝資源,走出了商、旅、文聚合新路徑。坐落于其中的江湖藝社不僅為廣大游客帶來了形式多樣的曲藝表演、民間絕技絕活,還融合了泉水泡茶等地方特色元素,更通過群雕《曲山藝?!分写笥^園、勸業場、西市場老商鋪等50多件(間)房屋建筑,說相聲的、唱大鼓的、打快板兒的等168個人物復刻了早年濟南城曲山藝海的景象,從而構建起演出劇場、非遺展示、非遺體驗、文化空間、旅游打卡合一的公共文化新空間。
以歷史建筑、名人故居為基礎打造的演藝新空間,讓觀眾在欣賞曲藝的同時,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得益彰。北京著力推動“演出進會館”,打造會館演藝新空間,使百年戲臺再獲新生。顏料會館推出了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之“老門神”》。劇中包含牛骨數來寶、單弦、大鼓、相聲、快板等9種曲藝形式,并且充分利用顏料會館的空間布局,會館的主舞臺、樓梯,乃至觀眾席之間的過道都是表演場地。演出還設計了多輪互動環節,每位觀眾在演出開始前都能拿到數枚銅錢,在演出過程中可以打賞自己喜歡的演員,還原舊時代曲藝人和觀眾互動的情形。
天津張園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首批革命文物、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孫中山北上時曾在張園居住,1949年天津解放后,張園成為天津市軍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辦公地。天津北方演藝集團先后在張園組織開展曲藝黨課《百年》《奮進》的駐場演出??彀鍟?、單弦、評書、相聲、京韻大鼓等多曲種同臺演出,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觀眾憑演出票可以在張園免費參觀《奠基歲月》《張園往事》等展覽,更進一步構建起了紅色文化與曲藝藝術的時空交匯。
隨著文旅市場的日益火爆,天津的相聲、東北的二人轉、江南的評彈等具有較高辨識度的曲藝演出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必選項,而曲藝工作者也積極回應市場與觀眾的需求。天津西北角早點成為許多來津游客的打卡項目,天津謙祥益文苑陸家嘴店抓住時機,在重點時段推出了上午10:30的演出場次。此舉填補了來津游客早餐后的空白時段,實現了文旅、曲藝、食宿的聯動消費,推動文旅市場釋放消費潛力。
202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共6方面20項重點任務?!凹ぐl改善型消費活力”方面,對“文化娛樂消費”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創意重點項目。擴大文化演出市場供給,提高審批效率,增加演出場次。對“旅游消費”要推進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提升項目體驗性、互動性,推出多種類型特色旅游產品。要支持“演出+旅游”等融合業態發展。進一步的政策利好,就需要曲藝工作者再接再厲,積極發揮能動性,使曲藝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助推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當前,新媒體領域成為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根據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2023年,我國各類互聯網應用不斷深化,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推動“使用互聯網的個人比例”(Individuals Using the Internet)達到90.6%。
截至2023年12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10.67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3613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7.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53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4145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6.4%。網絡直播用戶規模為8.16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6501萬人,占網民整體的74.7%。網絡音頻用戶規模為3.32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353萬人,占網民整體的30.4%。曲藝工作者應積極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將曲藝投入到廣闊的互聯網空間。

首先是短視頻方面。專業曲藝工作者創建的曲藝類短視頻賬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演出團體為主體創建,賬號內容多以演出集萃、演出預告、演員動態為主。由演出團體創建的抖音賬號多立足于本團體的特點,將團體具有特色的元素展示給受眾,從而塑造良好團體形象,吸引更多人走進劇場。二是專業演出團體演員的個人賬號。其內容從搞笑段子,到演出集萃;從曲藝普及,到講古談今;從生活日常,到直播帶貨,多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短視頻的特點在于迅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在1至2分鐘內快速有效展示出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需要精巧的節奏把控和精準的情緒傳達,而這正是許多長期活躍于舞臺之上的曲藝工作者的強項,使得他們能夠較快適應短視頻的表達方式,從而創作出能吸引受眾的短視頻作品。
以“名流茶館相聲”抖音賬號為例。該賬號的特點:一是在于推送持續有力,保持更新速率。二是節選演出精彩片段二創視頻,視頻時長盡量控制在60秒以內。三是對推送內容進行主題細分,建立標簽合集,便于受眾連續觀看。一些作品兼具深厚的藝術特征和現代受眾的審美感受,不但契合原本曲藝受眾的觀看習慣,更滿足了剛剛接觸曲藝受眾對陌生景觀的期待,體會到“生活在別處”的新鮮感。借助短視頻,曲藝工作者構建出了曲藝體驗的新空間。
較之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片段化的曲藝傳播,網絡直播能給觀眾帶來更為豐富的視聽享受,更能領略到曲藝藝術的魅力。根據2023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統計,2023年全年,抖音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7143萬場,同比增長47%。演藝類直播場均觀眾4263人次,累計觀看同比增長39%,打賞“票房”同比增長38%。打賞“票房”最高五大曲藝形式為:評彈、相聲、粵曲、南音、二人轉。傳統文化演出通過新媒體獲得了新觀眾、新收入。當然不同場次曲藝演出直播之間觀看人數的差異極大,具有熱度和話題性的曲藝演出直播能獲得數萬人,乃至十萬人的觀看,而關注度較低的曲藝演出直播僅有幾十人、上百人觀看。

網絡音頻領域,從最初單純節目的投放,逐步過渡到曲藝評論和曲藝人訪談。特別是隨著播客的逐步興起,曲藝工作者擺脫了網絡視頻領域短平快的限制,得以在娓娓道來之中闡述曲藝藝術的魅力和自己的藝術觀點。這種傳播模式受到了許多受眾的認可,可以被認為是受眾對以往短視頻過度強調娛樂性的一種自我批判和反思。
截至2024年8月19日,以“漫談相聲,泛談喜劇,笑談生活”為sologn的播客“玲瓏塔俱樂部”在小宇宙App有14021訂閱量,熱點節目的播放量在萬次以上。在喜馬拉雅App中以2662的訂閱量,達到了24萬的播放量。文藝評論及訪談播客“西四條五”小宇宙App訂閱量為25699,在喜馬拉雅App中以3796的訂閱量,達到了481.7萬的播放量?!拔魉臈l五”的節目中有大量知名曲藝演員訪談,而且相當多的部分是作為付費內容推送,足以證明曲藝藝術在播客界的重要地位。
不能否認,目前新媒體曲藝賽道受眾網絡對峙的撕裂程度不斷加劇。這正要求曲藝工作者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不斷優化內容供給,借助新媒體平臺加大曲藝藝術傳播弘揚力度,做好曲藝藝術宣傳普及,從而推動曲藝發展邁上新臺階。
傳統曲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但包括演出方式和演出場景的變化,更涉及了曲藝節目的創演。的確,隨著觀眾欣賞習慣的變化,曲藝作品的創演也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但是這種調整是要建立在保持曲藝本體的基礎上。
或許有人認為新創節目和傳統節目是兩個不同的藝術范式,但二者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在諸多傳統曲藝技法之上的。傳統曲藝作品更像是曲藝藝術基因的載體,承載了曲藝藝術的歷史記憶和藝術理念,并為曲藝創新提供養料。曲藝藝術的創新不能脫離曲藝藝術的底層邏輯,不能脫離所屬曲種的基本功法。有論者指出,高元鈞先生對山東快書的革新,便是在堅持傳統前提下,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什么樣的‘實際’呢?不外乎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山東快書的藝術傳統和風格特色。二是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提出的要求。三是聽眾的藝術趣味和欣賞習慣。四是本人各方面的條件,包括長處和不足?!雹?/p>
“扎根傳統和勤于革新是對立的統一。革新離不開繼承發揚傳統,否則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反之,藝術傳統的形成和發展乃是不停頓的革新的必然結果?!雹坶L期以來曲藝藝術秉承多元并存、兼收并蓄的開放性,奠定了曲藝藝術歷久彌新的藝術品格,實現了曲藝藝術的薪火賡續。傳統曲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將新的元素消化吸收,化為己用,使之成為曲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在所謂的“創造和創新”中喪失曲藝的“精神基因”和“獨特標識”。既要保留傳統曲藝特色和深厚文化內涵,又要引入新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以適應當下觀眾的需求。
197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決定播講長篇評書《三國演義》,并把播講任務交給了袁闊成先生?!叭绾我詺v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歷史與《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無論是《三國演義》中作者褒劉(備)貶曹(操)的觀點,還是書中描寫的借東風,關公顯圣等帶有封建迷信觀點的章節,都需要袁闊成在不改變原書輪廓的基礎上進行‘動大手術’的改編創作,這無疑也是該評書創作中的難點?!雹?/p>
首先優化表述語言。在剔除生澀、陳舊詞匯的同時,保留那些聽眾熟悉易懂又很精彩的原書中的文言。采用文白相間的語言,做到雅俗共賞,人人都能聽懂。然后發揮評書特點。強化“評”和“說”,通過評人、評事、評情、評理,拉近和聽眾的距離,起到和聽眾直接交流的作用。最后,在人物的敘述和人物的心理上下功夫。袁闊成先生認為:“過去說評書只是注重用情節抓人,因而功夫的情節大家都熟悉,如果還是照過去那樣做,就不會有新的突破,于是我就把著眼點放在刻畫人物上,注意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雹菡窃从谠谧鹬卦u書藝術傳統,保持評書藝術本體的基礎上的創新,袁闊成講的評書《三國演義》一經播出便受到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烈好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今后曲藝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的契機為傳統曲藝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曲藝工作者要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曲藝藝術與時代要求相呼應,奉獻出更多高品質的曲藝精品,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
注釋:
①網絡音頻:包括網上聽書、網絡電臺。
②汪景壽:《高元鈞和他的山東快書》,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年,第134頁。
③汪景壽:《高元鈞和他的山東快書》,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年,第133頁。
④袁俊賢審定,李娟娟編著:《袁闊成傳》,青島出版社,2017年,第207—208頁。
⑤袁俊賢審定,李娟娟編著:《袁闊成傳》,青島出版社,2017年,第210頁。
(作者:天津市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