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至今存在并活躍的曲種達500多種,為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積極重要貢獻。和曲藝中的創作、表演等藝術實踐一樣,曲藝理論研究是曲藝事業和曲藝藝術繁榮發展的重要一環,然而相較于曲藝藝術的實踐發展,曲藝理論研究整體上相對薄弱,呈現出滯后狀態。曲藝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創作、表演等在經歷了長期的發展之后,以及面臨新時代的新變化新需求,需要全面的理論總結和研究,而目前中國的曲藝研究機構與理論研究人員數量少、理論陣地有所缺失等現狀,都表明曲藝的發展困境是一個深刻的現實,亟待得到更多關注和尋求有效的解決路徑和對策。
曲藝理論研究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工作,對推動曲藝事業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導向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曲藝事業所達到的高度和水平,也決定著曲藝事業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是實現曲藝藝術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關系到曲藝藝術高質量傳承的關鍵因素之一。
1.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石
曲藝理論研究,是對曲藝藝術本質、規律、技法及歷史演變等的深入探索與科學總結。它不僅包括對傳統曲藝形式如相聲、評書、快板、鼓書等的系統梳理,還涉及曲藝創作、表演、傳播、接受等各個環節的理論構建,確保曲藝藝術在傳承與創新中恪守正道,不偏離根本,保持曲藝的藝術本體特質。這些研究成果,如同指南針一般,為曲藝工作者提供清晰的創作方向和藝術追求的標準,為藝術家提供創作靈感和理論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曲藝藝術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創作出具有深刻內涵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通過對表演技巧、創作方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有助于提升曲藝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和技藝水平,推動曲藝藝術表演形式的創新與發展。
2.促進藝術創新的源泉
曲藝理論研究不僅是對傳統的回顧與總結,更是推動曲藝藝術創新的重要動力。通過對傳統曲藝形式的深入挖掘,研究者能夠發現其內在的邏輯之美、結構之巧、語言之精,為現代曲藝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與靈感。同時,結合當代社會文化背景和審美需求,理論研究還能引導曲藝藝術家進行跨界融合與實驗性探索,如將流行音樂元素融入傳統曲藝,或是利用新媒體技術拓寬曲藝的傳播渠道,使曲藝藝術更加貼近時代,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3.學科構建與完善
曲藝理論研究有助于確立曲藝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術地位,為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置曲藝相關專業課程、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提供理論支持,通過構建系統的理論體系為曲藝學科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有助于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曲藝藝術人才。新的理論研究能夠拓展曲藝的知識邊界,填補研究空白,提供新的學術觀點和解釋框架,推動曲藝學術研究的體系化。
4.保護與傳承的文化使命
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浪潮中,許多傳統藝術形式面臨著傳承斷代、受眾減少等困境。曲藝理論研究在這一背景下,承擔起了保護與傳承的文化使命。通過對曲藝藝術進行全面、系統的記錄、整理和分析,可以建立起完整的曲藝藝術檔案,為后人了解和學習曲藝提供寶貴的資料。此外,理論研究還能深入挖掘曲藝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闡釋其在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價值和意義,促進社會各界對曲藝藝術價值的重新認識與尊重。
從20世紀至今,已有部分學者和機構在曲藝理論研究上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理論成就,圍繞曲藝的本質和特征等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性的思想和觀點,積累了關于曲藝創作、表演、音樂、欣賞等方面的思想認識和研究成果。當前,曲藝理論研究主要圍繞曲種分類、藝術特征、歷史發展脈絡等方面展開,但研究深度與廣度尚顯不足,整體上仍缺乏系統性、規范性、體系化的研究成果,難以滿足曲藝傳承與發展的需要。
1. 傳統理論傳承和創新理論發展問題
傳統曲藝理論的傳承面臨挑戰。據統計,目前曲藝從業者數量達40多萬,而專門從事曲藝理論研究的人數所占比卻是非常低的。相比音樂、舞蹈、影視等藝術形式,年輕一代對曲藝的興趣和參與度不高,導致傳統理論知識的傳承出現人才緊缺的情況。此外,傳統曲藝理論體系中還存在一些模糊、不系統的內容,需要進一步梳理和完善。曲藝創新理論的發展上也面臨一定的瓶頸。創新理論研究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撐和系統性,導致創新方向不明確,創新成果難以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
2. 跨學科融合不足
曲藝理論研究在跨學科融合方面也存在不足。曲藝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涉及表演、文學、音樂等多個領域,但當前曲藝理論研究往往局限于本學科內部,缺乏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這限制了曲藝理論研究的視野和深度,也影響了曲藝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3. 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
曲藝理論研究的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國內高校中雖已有一些已設置曲藝相關專業,但曲藝理論研究人才仍然較為匱乏,且現有人才隊伍中高素質、高水平的研究人員數量較少。此外,曲藝研究團隊的建設也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管理,導致研究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合力。
4. 資料整理與數據庫建設
曲藝理論研究還面臨資料整理和數據庫建設滯后的問題。盡管近年來如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等相關機構在數據庫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整體而言,曲藝資料的數字化、系統化整理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全面、系統的資料庫,不僅影響了曲藝理論研究的深入開展,也制約了曲藝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5. 實踐反哺理論研究
曲藝理論研究應與實踐緊密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促進。然而,當前曲藝理論研究存在脫離實踐的情況,未能完全充分反映和指導曲藝實踐的發展。曲藝理論研究與創作表演之間互動不夠,交流不暢,特別是創作表演對于理論研究的基礎性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曲藝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未能及時得到理論上的關注和指導,導致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因此,加強實踐反哺理論研究,是實現曲藝理論研究與實踐良性互動的重要途徑。
針對曲藝理論研究的現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出相應的對策:
1.加強研究機構與隊伍建設
加大對曲藝理論研究機構的投入,鼓勵和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及文化機構等設立專門的曲藝理論研究部門,為理論研究提供穩定的平臺與資源。這些機構應聚焦于曲藝藝術的歷史淵源、表演技巧、文化傳承及創新發展等方面,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研究體系。
人才是理論研究的核心驅動力。相關部門機構應制定長期的人才培養計劃,引進和培養一批批既具備扎實理論功底又熟悉曲藝實踐的復合型、高素質的曲藝理論研究人才,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研究隊伍。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曲藝理論研究學者,形成學術交流的良性循環,提升整體研究水平。
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強與國際相關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也是途徑之一。通過舉辦國際曲藝理論研究論壇、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建立合作研究項目等方式,進一步深化對中國曲藝與國外說唱藝術的比較研究,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曲藝理論的碰撞與融合,尋找二者在情感表達和藝術欣賞上的共通之處,拓寬研究視野,提升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和中華曲藝在國際說唱藝術方面的地位和話語權。
2.拓寬理論傳播渠道
在信息化時代,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現代傳媒手段,是拓寬曲藝理論傳播渠道的關鍵。通過建立專門的曲藝理論研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新媒體平臺,定期發布研究成果、學術動態及專家訪談等內容,增強與公眾的互動與溝通。同時,利用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制作專題紀錄片、訪談節目等,直觀展示曲藝藝術的魅力與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鼓勵和支持曲藝理論研究人員撰寫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著作,通過學術期刊、出版社等正規渠道進行發表和推廣。建立曲藝理論研究優秀成果評選機制,對優秀作品給予表彰和獎勵,提高研究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此外,還可以考慮將部分優秀研究成果翻譯成外文,在國際學術界進行傳播與交流。
定期舉辦曲藝理論研討會、講座、展覽等活動,為研究人員提供交流切磋的平臺。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藝術家及曲藝傳承人參與活動,分享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促進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曲藝理論研究的社會影響力和認知度,還能激發公眾對曲藝藝術的興趣與關注。
3.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鼓勵曲藝理論研究人員深入曲藝實踐一線,與曲藝表演者、傳承人及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通過實地觀察、采訪記錄等方式,及時捕捉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捕捉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了解曲藝藝術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為理論研究提供鮮活的素材和動力。同時,也要關注曲藝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狀態與發展趨勢,為理論研究提供時代性的思考。
加強對當代曲藝實踐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提煉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導性的理論觀點。這些案例可以包括成功的曲藝作品、創新的表演形式、有效的傳承方式等。通過深入分析這些案例的成因、特點及其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為曲藝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推動曲藝理論研究與曲藝創作的深度融合,是實現曲藝藝術創新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理論研究人員應積極參與曲藝創作過程,為作品提供理論指導和藝術構思;而曲藝創作者也應主動吸納理論研究成果,將其轉化為藝術實踐中的創新與突破。
4.注重創新性研究
鼓勵曲藝理論研究人員敢于突破傳統束縛,引入現代學術理念和方法。鼓勵曲藝理論研究人員敢于突破傳統束縛,勇于挑戰既有的理論框架和學術觀念。在研究中探索新的研究領域和方法,引入現代學術理念和方法,如跨學科研究、比較研究、實證研究等,為曲藝理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與思考方式。
加強對曲藝藝術特性的創新性解讀和闡釋,挖掘出曲藝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這種解讀不僅應關注曲藝藝術的表演形式、技巧特點等方面,還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審美價值及社會功能等深層次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與分析,揭示出曲藝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新意義與新價值。
推動曲藝理論研究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如文學、音樂、社會學、心理學等,為曲藝藝術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5.加大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曲藝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制定一系列專項政策以支持其發展。這些政策應涵蓋資金扶持、項目審批等多個方面,為曲藝理論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通過明確政策導向和扶持重點,鼓勵更多機構和個人參與到曲藝理論研究中來,形成共同關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圍。
曲藝理論研究離不開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文獻支撐。因此,政府應加大對曲藝資料整理與數據庫建設的投入,推進曲藝資料的數字化、系統化整理工作。通過建立全面、系統的曲藝資料庫和數據庫,為研究人員提供便捷、高效的資料查詢和獲取途徑,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應加強對珍貴曲藝文獻的保護和修復工作,確保這些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
曲藝理論研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多方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因此,政府應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曲藝理論研究工作中來,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梢酝ㄟ^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到曲藝理論研究中。同時,也應加強對社會力量的引導和規范,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性。
為了確保曲藝理論研究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政府應加強對項目的評估和監督工作??梢猿闪iT的評估機構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和檢查,確保項目按照既定計劃和目標進行。同時,也應建立健全的反饋機制,及時收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為后續改進和優化提供依據。通過加強項目評估與監督,確保曲藝理論研究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加強曲藝理論研究是推動曲藝藝術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內容。未來,曲藝理論研究將更加注重系統性、規范性和創新性,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論體系。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曲藝理論研究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進一步推動曲藝藝術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更加繁榮的發展。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