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神話故事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具有文學屬性,而且是影視改編的熱門題材。近些年,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影視行業不斷升級,由此新神話主義浪潮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以現代工業電影重構古代神話史詩,將精美絕倫的視覺效果與宏大的敘事框架完美融合在電影里,展現出多元化作品類型,體現了時代精神,并兼具民族性和現代性,最終走向世界。在當代電影工業視域下,探討如何讓傳統神話故事在具有現代性的同時還能有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 鍵 詞] 工業化;現代性;傳統神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
當今時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藝術精神等文化命題,不僅具有實踐意義,更具有戰略意義。目前我國所有熱門的神話故事幾乎都進行過影視化改編,尤其是《西游記》《封神榜》《白蛇傳》等,這些經久不衰的神話題材在不同時期被不斷地改寫、塑造。近幾年,有多部作品踏出重要一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如《長安三萬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而如何超越經典成為創作者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面對挑戰,烏爾善導演采用好萊塢的工業制作手法,歷時多年打造了“封神三部曲”,截至目前,《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已累計獲得26.34億元的高票房。由此說明,該片是一部在中國電影工業水準下完成神話現代性表達和類型化拓展的現象級作品。
中國神話IP是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消費潛力與受眾基礎的,為此,對《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進行研究,可以為今后的神話改編和類型化表達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一、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一)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和文化之源。?
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不僅是人類早期藝術形式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源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故事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價值取向,?凝聚了先民對現實生活獨特的思考與體驗,?蘊含著巨大的價值。?這些神話故事不僅是對現實的反映和升華,?而且是以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為創作基礎的。?例如,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里,盤古使混沌的世界分成了天與地,體現了人們對宇宙與秩序的理解。
首先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神話故事表達了古人對社會、自然的認知,通過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和豐滿的人物想象將古人的智慧、價值觀和情感融入其中。如《白蛇傳》體現了古人對道德、人性和愛情觀的思考。
其次是弘揚民族精神。古代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以及大羅神仙,代表著忠誠、勇敢、善良和正義,如《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二郎神和哪吒等人物,他們通過智慧和勇氣戰勝了邪惡的紂王,捍衛了人間的和平。這些神話故事反映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權、努力拼搏的精神。
最后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神話故事中充滿了各種奇妙的想象,不僅可以激發人們的想象力,讓人們自由地翱翔在無邊的想象世界,還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指導人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因此,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弘揚民族精神、啟發人們思考的載體。在當今社會,我們依舊可以從這些神話故事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傳統神話故事的社會價值
神話故事是文化與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古代文化和信仰的表達,還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首先,神話故事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世界。神話故事中各種各樣的人物、情節以及場景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社會以及人類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世界的起源和意義。中國神話故事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國人共同的認同感,通過神話故事,人們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脈和身份認同。
其次,神話故事對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著教化功能。“善惡循環,因果報應”的教化作用在神話故事中普遍存在,做善事得好報,做惡事嘗惡果,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道德觀念。比如在《白蛇傳》里,許仙在兩百年前救過正在渡劫的白素貞,因此才會有西湖邊上的相遇。
最后,神話故事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當代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同時也能為人類提供啟示和精神慰藉。
總之,神話故事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刻的歷史底蘊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中華文明注入了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二、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現代敘事探究
(一)主題與價值觀
《西游記》《東游記》《封神榜》等神話作品被影視創作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編和再加工,故事本身早就被觀眾所熟知,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某些作品的內容已不再符合當代藝術需求。因此,如何在現代視域下將大家都熟知的傳統神話故事改編成符合時代主題和大眾價值觀的影視作品,成為現代改編與創作的核心問題。
傳統《封神演義》文本的中心思想,主要表現了紂王的暴虐以及對人民生命的漠視,武王為此與紂王展開斗爭。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則圍繞著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人與神的互動、英雄的犧牲與成長以及權力的腐朽和道德的淪喪展開。
在電影中,通過緊張的故事情節首先展現了正義與邪惡激烈斗爭的主題,以姜子牙為代表的正義之士身體力行地表現了勇氣、智慧的品質,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受到了他們的艱辛付出和正義的力量。第二個主題是人神互動關系,在封神之戰中,人與神是不分彼此的,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影響。第三個主題是面對邪惡勢力,英雄們不懼困難和挑戰,最終取得勝利。姜子牙帶領英雄們經歷了艱難和磨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這種犧牲與成長的主題在電影中得到了深刻的升華。他們的犧牲和成長向觀眾傳達了一個信息,追求正義和真理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也激勵著觀眾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念、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經歷過風霜雨雪才會實現個人的價值并為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二)創新敘事,從歷史角度講述中國故事
烏爾善導演認為,在不同的時代講相似的神話故事,需要包含當下時代的價值觀念。導演沒有把這個傳統神話故事當作簡單的神話故事去講述,而是采用歷史的視野去講述現代版的封神故事,劇本在《武王伐紂》《封神演義》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并對傳統敘事體系進行了創新,在不改變故事內核的前提下,使電影劇本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價值觀,更多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文化思想。影片里還加入不少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和東方美學元素,給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于樹立文化自信。
烏爾善版本的封神之所以可以獲得高票房和好口碑,主要是因為他采用了新的視角去講述故事,使觀眾具有一定的陌生感,觀眾在觀看時很快便被劇情吸引,并感受到了新鮮、刺激。另一個創新之處是敘事主體從姜子牙等神仙變成了姬發。在電影里,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姬發的成長曲線,體現了電影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符合時代的價值觀。
三、神話人物塑造的現代化表達與創新
《封神演義》的故事流傳千年之久,各個歷史時期對“封神故事”的講述與闡釋層出不窮。烏爾善導演將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用全新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光劇本就打磨了五年之久,在情節、人物造型、人物性格、場面等方面都和以往不同。導演重新選擇了故事的主線,將年輕的質子們作為影片的主角,從他們的視角去展開故事,摒棄了原著中以姜子牙為主線的故事。同時創作者敢于突破傳統神話故事中早已深入觀眾心中的經典角色形象,賦予這些人物全新的個性和特征,將他們塑造成既豐富立體又貼合現代審美的人物形象。
紂王這一形象,在電影前期他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帝王,無論是他的兒子還是質子都無比崇拜他,讓紂王擺脫了以往刻板的暴君形象,但是隨著電影的發展又將紂王的形象立體化,他在內心則是一個工于心計的暴君。
影片著重強調了殷郊和姬發這兩個年輕人的抉擇,用大量的篇幅鋪墊了他們忠誠于紂王之后而又醒悟的過程。對于殷郊來說,他既是紂王的兒子,也是紂王的臣子,即使母親因妲己被殺,也沒能撼動紂王在其心中是一個好父親、好君王的形象。當他要處死狐妖而父親出面維護時,當紂王為了狐妖要處死他時,他才幡然醒悟過來,原來自己的父皇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暴君。所以他親手毀滅了他們之間的君臣之道、父子之情,發誓絕對不會放過紂王。殷郊的反抗之路充滿了痛苦,他行刑之前的決定符合現代人思維的普遍性。同時編劇也重新詮釋了姬發這一形象,一方面,他從崇拜紂王到反抗紂王的原因是紂王不僅殺害了他最好的兄弟,還凌辱了他的父親;另一方面,編劇賦予人物個體選擇的權利,拒絕給人物貼標簽。當姬發在監獄里對父親姬昌說“我是您的兒子”時,姬昌則告訴他“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擁有什么樣的身份,而是能夠鑒別真偽、抉擇善惡,使人物擁有了現代性的內涵。
作為一個想要貼近群眾的神話故事,編劇放棄了對蘇妲己是紅顏禍水的描寫,而是使其成為紂王欲望的放大器。影片里保留了《封神演義》中狐妖的設定,但是她與紂王的關系并不是單純的“誘惑與被誘惑”的關系,而是“誘惑+利用”的關系。紂王一開始就知道了妲己的狐妖身份,可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他情愿被引誘,利用狐妖的本事去實現自己的皇圖霸業,妲己成了紂王內心邪惡的分身。
這才是現代性的表達和創新,而不是以現代人的思維去要求古人,整個劇本連貫合理,用現代人的視角重新講述了這個經久不衰的神話故事。
四、《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工業化制作加速了國產電影工業化進程
我國目前的電影工業體系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中國電影制作走向工業化是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成熟的電影工業化意味著電影可以通過工業化制作的流程進行分工,如創作工業化、影視技術特效工業化、管理制度工業化等。雖然之前上映的《流浪地球》也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嘗試,但是整體的制作環節還有待完善。而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上映對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嚴格的管理模式以及工業化的運營模式給以后的工業電影提供了有力的參考與借鑒,加速了國產電影的工業化進程。
眾所周知,未來的中國電影制作必將走向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在此期間,許多高投入的電影票房不理想,因此一些導演經過反思之后開始將目光轉向好萊塢,向其借鑒寶貴經驗。好萊塢生產了許多國際范圍內的工業化水準大片,如《阿凡達》《復仇者聯盟》《泰坦尼克號》等,每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電影都彰顯了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超高水準。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存在著嚴重的內部分工以及產業鏈缺失問題。雖然之前有些國產電影也借鑒了好萊塢工業體系,但是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丟失了屬于中國本土的獨特元素。所以,我們不能照搬國外的電影生產模式制作本土電影,要將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與中國電影工業的特點相結合,取其精華。
(一)高規格的攝制組建制
以前的中國電影制作經常是一個人要負責不同部分的工作,分工上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有著眾多的制作人員,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工極其明確,配合上相得益彰,管理上井井有條。比如導演將不同的制作人員分為大的AB組,每一組都是一個完整的制作團隊,但是他們負責拍攝的內容有著明顯的分工,有的只負責拍攝大場面,有的只負責拍攝文戲部分,同時還嚴格設置了演員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并制定了嚴格的統一標準,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要嚴格遵守,力求達到標準化的統一管理。這種嚴格制度的實施使電影拍攝非常順利且高效,本次電影工業化的制作區別于以往的中國制作模式,可以被以后的劇組反復借鑒。
(二)影像特效數字化
數字技術是構成電影工業化制作的重要因素,《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采用了一系列前沿數字技術以增強其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如雷震子,為了讓觀眾接受這個角色,達到一定的逼真效果,整個后期團隊反反復復修改了很多次才讓雷震子的形象變得更立體、更具有人類情感,并傳遞出人類的情緒,整個人物細化過程耗時三年之久。另外,還通過數字技術重塑了古代戰場的戰爭場面,展現了戰爭的真實感,帶給觀眾更真實的震撼。烏爾善導演建構了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工作團隊。
五、結束語
十年磨一劍,《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成功一方面拓寬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道路,為業內提供了較有經驗的價值,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展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烏爾善導演重新詮釋的封神故事,以年輕質子的成長為核心,講述了具有現代性的傳統神話故事。另一方面在敘事方面保留了傳統元素,同時也引入了一些創新元素,這種方式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智慧和價值觀念,也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文化特色。
作者單位:北京電影學院
作者簡介:趙洪偉(1988—),男,漢族,吉林遼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