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GC技術已成為影視動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探討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分析其如何改變創作流程、提高效率、創造新穎的藝術風格,并討論其帶來的技術、倫理和創意挑戰。通過深入分析案例、專家訪談和文獻回顧,為影視動畫領域的創作者、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洞見,探討如何有效利用該技術促進藝術創新,同時應對其帶來的挑戰。
[關 鍵 詞] 人工智能;創意藝術;AIGC技術;影視動畫藝術
一、概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動創造新的內容,包括文本、圖像、音樂和視頻等。這一技術領域的發展,根植于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旨在探索機器創造性表達的可能性。隨著深度學習技術和神經網絡模型的進步,AIGC技術已成為數字藝術和創意產業的重要驅動力。其技術的核心基于深度神經網絡,尤其是生成對抗網絡(GANs)和變分自編碼器(VAEs),這些技術能夠模擬人類的創造過程,生成高度逼真的作品。GANs通過訓練生成器和判別器的對抗過程,不斷優化生成內容的質量;而VAEs則通過編碼和解碼數據來生成新的數據實例。這些技術的發展,為AIGC提供了強大的算法支持,使其能夠應用在多種藝術形式中。
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領域,AIGC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從自動化的角色設計和背景生成,到劇本創作和音樂配樂,AIGC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創作效率,還能夠帶來新的藝術表達形式。例如,通過分析大量的動畫作品,AIGC技術能夠生成具有特定風格的新角色或背景,甚至能夠根據既定情節自動編寫劇本。
展望未來,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將繼續擴展。隨著算法的不斷優化和創意工具的進一步發展,這種技術預計將帶來更多創新的藝術作品和創作方式。同時,圍繞AIGC技術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的研究也將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以確保技術的健康發展和良性應用。
二、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應用
(一) 創作流程革新
AIGC技術對影視動畫創作流程的影響是顯著的,它通過自動化多個創作階段,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藝術創作的多樣性。例如,使用AIGC技術,動畫師可以快速生成多種角色原型和背景設計,這不僅縮短了設計階段的時間,也為創意探索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此外,AIGC技術在劇本創作中的應用,如通過算法自動生成故事情節和對話,為編劇提供了靈感和創意的新來源。
(二)風格創新與個性化
AIGC技術能夠學習和模擬特定的藝術風格,從而在動畫創作中實現風格上的創新和個性化表達。通過分析大量的藝術作品數據,AIGC可以生成具有特定時代特征或藝術流派風格的動畫內容。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豐富了動畫作品的表現形式,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多元和定制化的觀賞體驗。
(三)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
AIGC技術通過自動化復雜的創作任務,顯著提升了影視動畫制作的效率。這種技術的應用,可以在保持高質量輸出的同時,大幅度減少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例如,通過自動生成動畫序列或完成色彩渲染等任務,AIGC技術使得動畫制作過程更加高效,同時降低了制作成本,使得更多的創意得以實現。
(四)交互性與參與性增強
隨著AIGC技術的發展,影視動畫作品的交互性和參與性也得到了增強。AIGC技術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和互動,實時調整動畫內容或劇情發展,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動態的觀看體驗。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也為動畫作品的創新和發展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犬與少年》描繪了一位少年與一只機器狗偶遇并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其背景跨越了多個時間和空間。該影片為日本動畫典型的溫馨風格,通過展現包括被雪覆蓋的富士山、海邊小村莊、盛開櫻花的樹木以及鮮艷的綠色草地在內的場景,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體驗。值得注意的是,本作品的大部分場景都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繪制的,而人物和動物角色——特別是少年和機器狗——則是采用傳統的手繪動畫方式創作的。這種融合了人工智能與傳統動畫技術的創新方法體現了動畫產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探索與進步。
在背景繪制方面,本片采用了一種稱為“原始人工智能”的定制化系統,該系統基于制作公司I.G與Netflix合作開發的背景藝術數據集進行訓練。在這一合作性的創作過程中,動畫師首先向AI系統提供初步的提示和布局,然后AI根據這些輸入生成相應的圖像。接下來,動畫師會對這些AI生成的圖像進行細節調整,以確保它們與影片的其他元素和整體風格相協調。這一迭代過程不僅提高了創作效率,還使團隊能夠高效地實現所需的場景外觀和氛圍,同時也為AI在未來動畫項目中拓展到角色設計等其他領域提供了可能性。
在背景音樂生成方面,該作品利用了一個名為“M”的AI編程工具,輔助創作了主題曲“ainouta”(情歌)。該工具通過分析大量現有的音樂作品,理解不同的音樂模式、結構和風格,能夠生成多個創意選項。隨后,人類作曲家基于這些AI提供的選項進行選擇和改進,最終創作出了既具有凝聚力又具吸引力的主題音樂。這種將人工智能融入傳統音樂創作流程的方式,不僅激發了新的創意,也為音樂表達提供了新的創新路徑。
在最近的研究和實踐中,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DigiLab實驗室成功利用AIGC技術,開創性地制作了水墨動畫短片《龍門》。此項成就標志著國內首次全面采用AI技術創作水墨動畫作品。該成果不僅獲得了第三屆巴西Tietê國際電影獎實驗短片單元的最佳影片提名,而且進一步確認了AIGC技術在傳統藝術形式現代轉化中的巨大潛力。《龍門》的創作核心聚焦于展現中華民族特有的“重然諾,講信義”的精神氣質,通過俠義的主題和水墨的形式,利用AIGC技術進行了創新性的表達。
Tietê國際電影獎是IMDb認證的國際電影節,致力于探索新的電影表達形式,并為全球電影人提供了一個新的展示影像的平臺。《龍門》的提名,不僅是對DigiLab實驗室團隊技術創新的認可,也是一種對AIGC技術在電影藝術領域應用的國際認可。實驗室團隊從年初開始,致力于訓練具有水墨風格的AI視頻生成模型。通過廣泛的試驗,團隊不僅掌握了AI動畫制作的關鍵技術,還開發了一套完善的AI流程,包括水墨插畫風格的視頻生成、圖生視頻、視頻風格化等。《龍門》的成功制作,驗證了這一技術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與傳統水墨動畫工藝相比,AIGC技術在豐富筆墨細節和特征方面展現了獨特的優勢。DigiLab實驗室通過對開源AIGC技術的二次開發,訓練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模型“墨池”(Inkstone)。該模型采用多模態的視頻生成方式,在提高角色面部特征穩定性、減少視頻抖動和局部錯誤等方面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與國際上流行的Runway、Pika Labs等視頻生成工具相比,“墨池”能夠更細膩地呈現手繪畫面的風格,更準確地表現敘事作品中的細節,使角色動作和面部表情更加穩定連貫。目前,“墨池”模型在國內外相關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展現了AIGC技術在傳統藝術轉化和電影制作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盡管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創作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但其所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在技術層面上,如何確保生成內容的原創性和符合倫理標準,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版權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創作者與AI合作的模式等問題,也需要行業內外共同努力解決。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AIGC技術有望在影視動畫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變革。
三、帶來的挑戰與爭議
(一)技術準確性與創造性限制
盡管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創作中展現出了巨大潛力,但其準確性和創造性的局限仍然是一個顯著挑戰。技術準確性問題主要體現在生成內容可能與人類創作者的預期存在偏差,這在復雜的創作任務中尤為突出。此外,AIGC生成的作品可能缺乏真正的創新性和深度,因為機器生成的內容往往是現有數據和模式的復現,難以達到人類藝術創作的多維度和深層次表達。
(二)在倫理問題與創作歸屬方面
AIGC技術的應用引發了一系列倫理問題,特別是在創作歸屬和原創性認定方面。當一部作品是由AI生成時,如何界定創作權屬成為一個復雜的問題。這不僅關系到作者的認定,也涉及創作過程中人機合作的倫理考量。此外,AIGC技術可能會被用于生成侵權或違反社會道德標準的內容,引發公眾對其使用的擔憂和道德爭議。
(三)法律挑戰與知識產權爭議
隨著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領域的廣泛應用,其所涉及的法律挑戰和知識產權爭議日益凸顯。現有的版權法律體系主要是針對人類創作行為設計的,對于機器生成的藝術作品如何歸屬和保護尚無明確規定。這導致了版權歸屬、版權登記和侵權判定等一系列法律問題,亟須法律界和技術界共同探討適應AIGC技術發展的新法律框架。
(四)創作者角色的轉變與挑戰
AIGC技術的應用還引發了關于創作者角色和藝術創作過程本質的深入思考。隨著AI在創作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類創作者可能會面臨角色轉變,從直接創作者轉變為創作指導者或編輯者。這種轉變不僅挑戰了傳統的藝術創作觀念,也要求創作者適應新的創作環境,學習如何與AI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
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雖然開辟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和爭議。這要求從業者、研究者和法律制定者共同努力,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確保其健康發展和良性應用,同時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并促進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四、AIGC技術的未來發展與應用前景
(一)技術進步與創新應用
隨著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預見到AIGC技術將進入更加成熟和高效的發展階段。未來的AIGC系統將能夠更準確地理解和執行復雜的創意指令,生成更加豐富和細膩的藝術作品。類似于OpenAI的GPT系列和Google的DeepDream,這些技術已經展示了機器在文本生成、圖像創作以及模式識別方面的巨大潛力。未來,我們預計這些技術將進一步融合和發展,產生能夠在更多藝術領域(如雕塑、建筑設計等)中應用的AIGC系統。
(二)個性化創作與定制化內容
AIGC技術的發展將使得個性化藝術創作和內容定制化成為可能。基于用戶的具體喜好和需求,AIGC系統能夠生成符合個人口味的藝術作品和娛樂內容。Netflix和Spotify等平臺已經利用算法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電影、電視節目和音樂。未來,AIGC技術有望進一步個性化,不僅是推薦現有內容,還能根據用戶的喜好和情緒實時創作和調整音樂、影視劇情等。
(三)交互式藝術與沉浸式體驗
隨著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技術的融合與發展,AIGC技術將在創造交互式藝術作品和沉浸式體驗方面發揮關鍵作用。《Pokemon Go》利用AR技術結合地理位置信息,創造了一種全球性的交互式游戲體驗。未來的AIGC技術可以結合VR/AR,為用戶創造完全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如根據觀眾的反應和互動實時改變的虛擬藝術展覽。
(四)面臨的挑戰
盡管AIGC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了無限可能,但也面臨著技術、倫理和法律方面的挑戰。如何保障創作內容的原創性、確保版權歸屬明確,以及處理由AI創作引發的倫理問題,將是技術發展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AI創作的藝術作品《埃德蒙·貝拉米肖像》在拍賣中以高價成交,引發了關于AI藝術的版權和創作者身份的廣泛討論。這表明,隨著AIGC技術的發展,相關的法律框架和倫理指導原則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
五、結束語
本文深入探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的廣泛應用,凸顯了其在促進創作效率、豐富藝術表現力以及推動藝術創新方面的顯著貢獻。AIGC技術通過自動化復雜的創作過程,不僅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而且推動了藝術表現形式的發展,為個性化和定制化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伴隨著這些優勢,原創性的保障、倫理問題的審視以及法律框架的適應等挑戰亦隨之而來,這些挑戰呼吁持續的技術優化、倫理指導和法律調整來進行應對。
隨著AIGC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必須深入反思技術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復雜關系。特別是在如何保持藝術創作的原創性和確保人類創作者的核心地位的同時,有效地利用AIGC技術。盡管AIGC技術可以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輔助工具,但藝術創作的本質仍然依賴于人類的創意和情感表達。因此,未來的研究和實踐應著力于探索人類創作者與AIGC技術之間的協同工作模式,旨在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藝術創作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本研究對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領域的應用現狀、挑戰及未來潛力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了新的視角。針對未來發展,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AIGC技術在跨藝術領域的應用、技術倫理的深度問題,以及國際法律框架的更新與適配。此外,探索有效的人機協作模式,以實現人類創意和AIGC技術的最佳融合,也將是未來研究的關鍵議題。
綜上所述,AIGC技術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展現了巨大的前景和創新潛力,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需要跨學科的合作、技術創新、倫理指導和法律革新的共同努力,以確保AIGC技術的健康發展,并在尊重原創li9xxadGtdaH/KMiBLtW/ox3WEBjzBfRu6NfVc0QkJk=性、保障版權和促進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其在藝術創作領域的廣泛應用。隨著對AIGC技術的持續研究和深入探索,相信它將為影視動畫藝術創作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王成焱,孫慶剛.中國剪紙動畫的現代化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3,7(8):129-133.
[2]高榮.新媒體視域下民間剪紙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分析[J].中國文藝家,2022(2):35-37.
[3]伍璐璐.在動畫中傳統剪紙藝術的應用研究[J]. 美與時代(上),2017(4):85-86.
[4]陳旭.中國剪紙藝術在動畫合成中的創作探析[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8):155-156,160.
[5]何春霞.傳統剪紙藝術在高校美學教育中的教學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22(24):152-154.
作者單位:南京傳媒學院
作者簡介:曹亮(1984—),男,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影視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