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
回顧1954年9月,中南海懷仁堂,千余名人大代表肩負億萬華夏兒女的熱切盼望,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
七十載風雨兼程,七十載波瀾壯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枝繁葉茂、歷久彌新,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為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與實踐創新取得重大成果,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引人大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歷久彌新,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從制定憲法和修改憲法時的全民大討論,到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時人們紛紛建言獻策;從各種形式的基層群眾自治,到普通百姓對人大立法、監督等工作的深度參與……正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能不斷發展完善,始終充滿生機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充分激發了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七十載春秋更迭,七十載奮勇前進。重慶市歷屆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履職實踐日益豐富,各項工作蓬勃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在完善中持續提高,切實做到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全市人大系統將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努力打造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標志性成果,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更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