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是推進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處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前沿。
本刊8月號刊發《向“新”而行》系列稿件,既反映川渝全國人大代表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唱好“雙城記”的實踐,也展現了重慶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成效及典型做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入第五個年頭,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合作態勢。五年間,川渝全國人大代表助推中心工作的履職步履不息、探索不止,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川渝能源保障一體化建設、長江上游航運能力建設等,都有全國人大代表傾注的智慧與力量。
參加此次調研,能直觀感受到代表們協同向“新”的履職熱情。從重慶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海辰儲能科技公司,到四川遂潼涪江創新創業創造中心、京東方光電科技公司、邁克生物公司……5天時間里,代表們頂烈日、冒酷暑,邊走邊看、邊聽邊議,在探討中碰撞火花,在交流中凝聚共識。
調研深且廣,建議實打實。座談會上,人大代表們熱議如何進一步創新制度,優化合作機制,并就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和雙方共同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協同監督和調研,助力發展能級和發展質效整體提升。
近年來,成渝地區在高端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航天航空、核工業等領域協同創新,正形成強大合力。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地進一步密切協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整體實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支撐力推動力。
@開心果:讀完《公民導刊》8月號刊登的《專章規定護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一文,了解到《重慶市精神衛生條例(草案)》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維護與增進”進行專章規定,明確未成年人家庭撫育、學校教育和特色治療等有關要求,規定建立健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早期發現、發病報告、分級管理等工作機制。這一做法是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關注,不僅回應了社會關切,更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Leco:《公民導刊》8月號刊登的《研學“熱”需“冷”思考》引發了我的共鳴。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認為讓孩子參加研學游可以幫助孩子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鍛煉體魄,自然很是支持。但隨著市場上各類機構都在推出五花八門的研學游產品,讓家長不免產生擔憂。帶隊老師是否專業?孩子能否真正學到知識?安全問題如何保障?這一系列問題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還應盡早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或許才能保障其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