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正值夏天,我在涪陵‘蹲守’了1個多月,幾乎沒有回過家。”提起重慶人大歷史上的首次工作評議——對全市法院工作開展評議,陳守智打開了話匣子,“雖然過了20多年,每每想起那次經歷,還是會覺得熱血沸騰。”
今年60歲的陳守智是市人大常委會委員。1999年,35歲的他是市人大原內務司法委(今市人大監察司法委)的一名年輕干部,作為評議工作組的一員,主要負責組織聯系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工作評議。
1個月起草文稿10萬字
“1999年,市高級人民法院剛成立兩年,內部架構和管理變化很大,還處于‘磨合期’。”陳守智說,評議可以對全市法院系統的工作進行全面把脈,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評議工作從1999年5月啟動,由全市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評議全市各級人民法院(包括人民法庭)的工作。
在全市法院系統當中,對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評議工作是最先啟動的。“那時是六七月份,我們前往涪陵駐守了1個多月,很多事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調查研究是搞好工作評議的基礎,調查的廣度、深度,對評議工作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工作組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前期工作。”陳守智介紹,在調研階段,為保證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工作組隨機從法院抽取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型案件共100件,由專家對案件質量、程序、立案標準等逐個進行評查,以監督促公正。
“我所在的工作組有10多名專家,每名專家要負責評查8—10個案件。”陳守智說,“那時候的案卷都是紙卷形式,有的一個案件涉及的材料甚至達半米高,大家一頁一頁翻看,逐字逐句評查。”
“此前,全國范圍內都沒有這么大規模的工作評議經驗可參考借鑒,所以大家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探索。”陳守智介紹,工作組人員不多,大家不僅要走訪法院各個部門、案件當事人,全面收集材料,對案件開展評查,還要深入基層了解老百姓反映的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陳守智主要負責組織、聯系所有相關人員,還要負責各類通知、方案、發言材料等文稿的起草工作。“當時起草了差不多90份各類文稿,粗算了一下,累計起來快趕上10萬字的‘長篇小說’了。”陳守智打趣道,大家都是沒日沒夜地忙碌,加班到深夜都是“家常便飯”。
因為太忙碌,在這1個多月的時間內,陳守智幾乎沒有回過家。“那個時候從渝北到涪陵,坐車或坐船,至少都要五六個小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陳守智說。
回憶起這段經歷,陳守智多次提到“壓力”,卻沒提到“累”。
“參加此次工作評議的代表積極性很高,工作雖繁,但收獲頗豐。”陳守智說。
評議直指問題直擊要害
在評查期間,工作組發現了不少問題。在法院工作當中,涉及的數字、數據本該精確無誤,但一些“差不多”現象依然存在。
“在評查的時候,我們發現有的法院存在制定的文件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問題。比如,在法律當中有許多關于時限的規定。有的法院為了所謂的‘工作起來方便’,把原本規定的7天時間直接改成了5個工作日。”陳守智說,這種“變通”是對法律與規則的不尊重。
“哪怕是一個小數點錯了,就有可能誤導決策,在現實操作中導致出現很大偏差,因此必須予以修正。”陳守智說,這種“差不多”的思想,往往會演變成“差很多”,也會辜負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期待,“從這件事也不難看出,當時一些法院的個別干警還存在法治觀念不強的問題。”
“在案件評查過程中,大家還發現了一個典型案例。”陳守智說,某法院對一起已經生效的民事案件中依法扣押封存的財物進行執行,卻不承想,另外一個法院超越管轄權已對這批財物進行了轉移,兩個法院為此差點“掐架”。
“這本是一個簡單的民事案件,卻遲遲未能解決,拖了好幾年,影響惡劣。”陳守智說。
“因此,在評議會現場,當著法院領導的面,人大代表、專家們毫不客氣,直指問題:部分案件質量不高、執行不力,主動接受人大監督不夠……”
據了解,1999年9月至10月,33個區市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針對33個同級法院和305個人民法庭召開了工作評議會。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先后針對市第一、第二、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和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了工作評議會。針對評議中發現的問題,代表們提出綜合評議意見和整改期限。
“每一場評議會都嚴肅又熱烈,大家直擊痛處,充滿了‘辣味’。”陳守智說,法院領導就部分問題作了解釋,并當眾表態,要認真梳理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意見,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一場創紀錄的“大考”
“這場工作評議持續到了第二年的1月,歷時9個月。”陳守智介紹,“全市參加評議和收集意見的各級人大代表共計1.6萬余人次,全市各級人大及人大代表對單位或個人開展的調查達4.5萬余件次。各級法院對抽查、自查中發現有問題的540件案件進行了復查,其中進入再審的有255件。全市法院系統查處違法違紀人員97人,其中追究刑事責任5人。另外,新制定和健全規章制度167個,推動了法院的審判工作。”
“這場穩、準、狠的監督,用時之久、參與代表之多、涉及部門之廣、工作量之大、調研之深入、評議之民主,在當時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陳守智如此感慨。
“這次評議,充分發揮了人大的監督職能和人大代表的監督作用。”陳守智說,這對之后全市各級人大的監督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事實證明,這次評議的效果非常顯著,法院工作作風得到了極大改善,法官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
此后,市人大常委會及區縣人大常委會圍繞企業發展法治環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學前教育發展、旅游產業發展、水污染防治等開展了工作評議,每次評議都持續數月,督促政府部門不斷改進工作,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