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貿易格局快速變化與數字技術蓬勃發展背景下,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的核心引擎,其跨境電商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廣闊的市場前景。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與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亟須通過協同發展模式,整合區域資源,優化產業鏈布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文旨在探討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現有協同模式,并提出未來協同發展的路徑與建議,以期為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持續繁榮與全球競爭力提升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長三角地區;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
引言
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復雜多變的今天,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的重要聚集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為實現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探索和創新協同發展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各方資源,優化產業鏈布局。本文將深入分析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協同發展路徑與建議,以期為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持續繁榮與全球競爭力提升貢獻智慧與力量。
1. 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
1.1 資源共享與優化配置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這些地區在跨境電商發展上各具特色,擁有獨特的優勢和資源。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強大的金融服務和國際貿易功能;浙江以其濃厚的電商創業氛圍和靈活的商業模式,成為電商創新的高地;江蘇則憑借強大的制造業實力和完善的產業鏈,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而安徽在近年來也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特別是在跨境電商物流方面,憑借其地理位置優勢和成本優勢,成為跨境電商物流的重要節點。然而,這些優勢資源在過去往往處于分散狀態,未能形成合力。通過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協同發展,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化配置。例如,上海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和國際貿易服務,助力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制造企業和電商平臺拓展國際市場;浙江可以分享電商創新經驗和成熟的商業模式,幫助上海、江蘇和安徽的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江蘇則可以提供豐富的商品和強大的制造能力,滿足跨境電商平臺對高品質貨源的需求;安徽則可以發揮其物流優勢,為長三角地區的跨境電商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務。這樣的協同不僅可以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還能促進各地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優勢互補,共同提升長三角區域跨境電商的整體競爭力,形成一個強大的跨境電商生態體系。
1.2 市場融合與拓展
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協同發展還有助于打破行政區劃壁壘,促進市場的深度融合。通過協同機制,可以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現象,形成一個統一的跨境電商大市場[1],這將極大地擴大市場容量,吸引更多國內外消費者和商家的參與。同時,通過集體品牌塑造和營銷活動,長三角跨境電商的國際影響力也將得到顯著提升。在市場融合的過程中,長三角地區可以共同打造跨境電商的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統一的市場信息、交易規則和服務標準,將降低跨境電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市場進入門檻,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通過統一的品牌塑造和營銷活動,長三角跨境電商將能夠更好地展示整體形象和實力,吸引更多國際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的關注。
1.3 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
面對跨境電商領域的快速迭代和激烈競爭,創新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長三角地區匯聚了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和人才儲備。通過協同機制,可以更有效地促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加速傳統外貿向跨境電商的轉型。在創新驅動下,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將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營銷策略[2]。例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商品推薦和個性化服務,通過社交媒體和直播平臺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引入區塊鏈技術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等。這些創新舉措將不斷提升長三角跨境電商的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2. 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模式探索
2.1 產業規劃協同模式
實現長三角跨境電商協同發展的基礎在于產業規劃的協同。為此,需要建立跨區域的產業規劃協調機制,明確各地在跨境電商產業鏈中的角色定位。上海應充分發揮其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優勢,成為總部經濟和金融服務中心;浙江應利用其濃厚的電商創業氛圍和靈活的商業模式,打造電商創新和供應鏈基地;江蘇則應依托其強大的制造業實力和完善的產業鏈,成為制造和物流樞紐。通過統一的產業規劃引導資源的合理流動,形成互補互促的產業布局。例如,上海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和國際貿易服務,助力長三角跨境電商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浙江可以貢獻電商創新經驗和商業模式,推動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創新升級;江蘇則可以提供豐富的商品和制造能力,滿足長三角跨境電商企業的商品需求。
2.2 政策協同模式
政策協同是推動長三角跨境電商協同發展的關鍵。為促進跨區域的合作項目落地實施,建議設立長三角跨境電商協同發展專項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同時,應統一或協調跨境電商相關的稅收優惠、融資支持、通關便利化等政策,減少政策差異帶來的市場分割效應[3]。此外,建立聯合監管機制也是政策協同的重要一環。通過聯合監管,可以確保政策執行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現象的發生,有助于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在長三角地區投資興業。
2.3 產業升級與轉移協同模式
在產業升級與轉移過程中,長三角地區應注重區域間的協同。鼓勵長三角內部的傳統產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序向成本較低地區轉移,也是產業升級與轉移協同模式的重要內容。通過產業轉移,可以釋放空間用于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跨境電商業務,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有助于提升長三角地區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2.4 創新協同模式
創新是跨境電商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長三角地區應構建跨境電商創新聯盟,整合科研力量和企業資源,共同研發跨境電商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例如,可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優化跨境電商的供應鏈管理、營銷推廣和客戶服務等環節,也可以嘗試開發新的跨境電商平臺和工具,提高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同時,建立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基地也是創新協同模式的重要一環。通過培訓基地,可以培養更多具備跨境電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為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有助于推動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創新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3. 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路徑探索
3.1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
在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過程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4]。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更應加快跨境電商物流、支付、信息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海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應發揮其在金融支付、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推動跨境電商支付系統的創新和完善,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上海市還應加強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在跨境物流方面的合作,共同優化物流網絡布局,提高跨境物流的通達性和便捷性。
例如,可以共同投資建設一批現代化的跨境物流中心,利用上海的國際化優勢和江蘇、浙江的制造業基礎,以及安徽的物流成本優勢,形成互補效應。江蘇和浙江作為制造業大省,應重點加強跨境電商物流體系的建設。可以共同推動跨境電商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物流效率和跟蹤準確性。同時,兩省還應加強與上海、安徽在跨境物流方面的協作,實現物流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安徽在物流成本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應進一步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在跨境物流方面的合作。可以共同推動跨境物流通道的建設和優化,提高物流通達性和運輸效率。同時,安徽還應積極引進和培養跨境物流人才,提升本地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3.2 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是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路徑。長三角地區應加強與國際貿易伙伴的合作,特別是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貿聯系。上海可以發揮其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的優勢,舉辦跨境電商國際合作論壇等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和合作模式。同時,上海市還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廣泛的區域內繁榮發展。江蘇和浙江可以利用其在制造業和電商方面的優勢,鼓勵本地跨境電商企業“走出去”,在海外建立倉儲、物流節點,拓寬國際市場。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如稅收優惠、海外投資保險等,降低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和成本。安徽在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合作,共同推動跨境物流通道的建設和優化。同時,安徽還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跨境電商人才,為本地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3 優化營商環境與服務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與服務體系是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5]。為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入駐、促進產業快速發展,長三角地區應持續優化跨境電商營商環境。上海可以進一步簡化跨境電商企業的注冊流程,縮短審批時間,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同時,還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經營環境。江蘇和浙江可以共同推動跨境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可以提供法律咨詢、品牌推廣等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出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兩省還應加強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本地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安徽在優化營商環境與服務體系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在跨境電商公共服務方面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服務協同。同時,安徽還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跨境電商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為本地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4 促進中小企業融合發展
中小企業是跨境電商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為促進中小企業的融合發展,長三角地區應通過建立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上海可以發揮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同時,還應加強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在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服務協同。江蘇和浙江可以利用其在制造業和電商方面的優勢,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通過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生態。安徽在促進中小企業融合發展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在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合作,為本地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同時,安徽還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跨境電商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為本地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結語
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的協同發展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全球貿易變局、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選擇。通過產業規劃、政策協同、產業升級與創新驅動等多維度探索,以及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營商環境、中小企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具體路徑實施,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將能夠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為中國乃至全球跨境電商的繁榮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芳,楊麗華,梁含悅.我國跨境電商與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機理與路徑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9(2):68-82.
[2]姜偉.跨境電商與物流產業的協同發展[J].商訊,2020(24):141-142.
[3]王紅霞,譚建國.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協同發展的機理與路徑研究——以長三角制造業產業集群為例[J].對外經貿,2023(9):13-16.
[4]李明娟.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電商與商貿流通產業協同發展的機理與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24(13):185-188.
[5]盧燦燦.新形勢下寧波跨境電商賦能產業集群發展研究[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24(1):18-20,9.
作者簡介:龐懋謙,碩士研究生,副教授,125404536@qq.com,研究方向:文化經濟、電子商務。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蘇北地區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與培養體系研究(編號:2021SJA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