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開展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和信息做支持,這也符合信息技術背景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開展的新要求。企業首先應當明確稅務會計工作的基本內容,隨后了解財務共享模式給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落實開展帶來的新挑戰,進一步提出應對措施,為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模式的優勢、提高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質量提供支持。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主要挑戰包括稅務信息整合難度有所增加、稅務政策適應存在困難、稅務風險防控難度提升。企業需要通過建立稅務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為適應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開展要求提供支持。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企業稅務會計工作;信息整合;風險防控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信息和資源基于統一的平臺實現全面共享。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協同溝通,建立統一的工作平臺,為提高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質量、應對財務共享模式帶來的新挑戰提供動力。企業財務部門工作人員也應當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努力適應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開展要求。
1 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基本內容分析
企業稅務會計工作包括稅務核算、稅務申報、稅務籌劃以及稅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稅務核算主要是指對企業應稅收入成本、稅金和附加等項目的計算與確認。而稅務申報則是按照稅法的規定及時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資料的工作。籌劃工作的目標在于合理合法地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風險管理是通過構建風險管理體系或制定風險管控制度,為降低企業涉稅風險提供支持[1]。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各項內容具有一定的關系,但各環節工作的開展也有較強的專業性要求。需要結合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落實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做好針對性分析,以便有效開展稅務會計工作,保證以科學合理的稅務會計工作流程,推進企業財務部門各項工作的落實。同時,這也是保證企業經營發展中各項業務順利推進的重要途徑。
2 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
2.1 稅務信息整合難度有所增加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落實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稅務信息現階段的來源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另外,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業務復雜性的提升,稅務信息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財務報表和稅務申報表,而更加廣泛地分布于各業務單元子公司和關聯企業。不同信息的格式來源、存儲方式以及信息結構特征都存在差異,這意味著在稅務會計工作的落實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基于多元的信息進行全面的整合,形成統一的標準。這涉及大量的信息格式轉化和內容轉化工作,會增強整合工作的難度。除此之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動態更新也非常重要[2]。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會計人員需要快速獲取并處理最新的稅務信息。但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財稅系統的聯動應用和實踐操作方法都存在差異,這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合多元信息時,若其技術能力或多部門協同的力度不足,也會增加信息整合的難度。最后,在稅務信息的整合過程中,信息共享模式的推進,意味著各類信息可交互傳輸和流轉,稅務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會迎來一定的挑戰。整合時,出現信息泄露風險的概率有所提高。
2.2 稅務政策適應存在困難
稅務政策在發展的過程中處于不斷變動調整的狀態,這與我國稅收制度和規范的不斷完善與改革緊密相關。從基層企業的角度上來說,財務共享模式意味著其所接收的信息資源內容更加豐富,其對政策變動響應能力的要求也會有所提高。政策的復雜性以及不同地區客觀環境條件的影響都會導致稅收政策在落實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于企業的基層財稅會計工作人員來說,學習政策、理解政策、運用政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這給財稅會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吃透政策,并充分體現出政策的優勢,嚴格遵循政策措施落實報稅工作和一系列稅務會計工作,是現階段基層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3]。
2.3 稅務風險防控難度增加
稅務風險防控的難度增加對于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會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稅務法律法規的變化相對較大,不同類型的稅種、不同地區的稅務政策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對稅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更高。同時,在共享模式下,稅務信息的集中處理也會導致風險有所加大。在共享模式下,輸入信息的集中處理雖然提高了效率,但風險規避的難度也會增加。除此之外,一些企業缺乏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和流程,稅務處理往往依賴個別人員的經驗和判斷,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4]。這種管理上的漏洞很容易導致稅務風險的產生。另外,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也對稅務風險防控提出了挑戰。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律環境的變化都可能對企業的稅務處理造成影響。例如,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稅收征管的加強等都可能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3 財務共享模式下應對企業稅務會計工作挑戰的對策
3.1 建立稅務信息共享平臺
建立稅務信息共享平臺對于規避企業稅務會計風險、提高稅務會計風險應對效果有重要的意義。在構建稅務信息共享平臺時,應當把握三個關鍵點:一是明確管理信息平臺的功能模塊。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平臺功能模塊應當包括稅務信息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和數據傳輸報告模塊。管理閉環形成后,才能夠更好地為稅務會計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支持。例如,在信息采集模塊的構建中,要求此模塊具備自動抓取企業內部的稅務數據,如財務報表、稅務申報表等。同時,支持外部稅務政策的實時更新和導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能快速獲取全面、準確的稅務信息,為后續的處理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設計科學有效的指標,對平臺信息共享效果進行衡量。這些指標應包括稅務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信息的處理速度和利用效率。例如,可設定一個“稅務信息處理及時率”的指標來衡量平臺在稅務信息處理方面的效率;設定一個“稅務信息準確率”的指標來評估平臺提供的稅務信息的準確性。不同類型的指標和功能都應當基于為稅務會計工作服務、適應信息共享要求[5]。三是通過數據分析和預測為企業稅務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平臺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稅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發現潛在的稅務風險。例如,平臺可通過對歷史稅務數據的分析,預測未來的稅務負擔變化趨勢,從而幫助企業制定更加合理的稅務策略。
3.2 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落實需要提高工作團隊人員的能力。只有工作人員的整體能力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才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共享背景下稅務會計工作的要求,處理好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多種類型問題。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應當認識到自我提升和自我學習的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應當從四個方面入手落實:一是加強政策培訓。稅務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其變動頻率和復雜性都在不斷增加[6]。因此,企業稅務會計工作人員必須時刻保持對稅務政策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入理解。政策培訓應當包括對最新稅務政策的解讀、政策變動對企業稅務工作的影響分析以及稅務風險防控策略的制定等。通過定期開設政策培訓班、邀請稅務專家舉辦講座、組織政策學習交流會等形式,使稅務會計工作人員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稅務政策知識,提高政策應用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二是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對多元信息具備辨別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解決實際問題。具體來說,企業應當注重提高稅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稅務會計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核算和申報,涉及稅務籌劃、稅務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因此,培訓內容應涵蓋稅務會計實務操作、稅務籌劃技巧、稅務風險識別與應對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操作、角色扮演等互動式教學方法,使稅務會計工作人員能夠在實際操作中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操作技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應加強對工作人員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使稅務會計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與其他部門合作,共同推進企業稅務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做好評估反饋工作。通過定期考核、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稅務會計工作人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培訓計劃和內容。同時,鼓勵稅務會計工作人員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建議,以便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四是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各崗位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其工作責任和工作目標。具體來說,企業應當通過將薪酬福利晉升機制與培訓的成效相掛鉤,為達到激勵效果提供支持。
3.3 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
建立風險防控機制需要根據風險類型、風險的嚴重程度、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做好系統性的分析。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既是企業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創新開展稅務會計工作的重要動力,也是降低風險防控成本、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具體工作落實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從自身出發增強對風險和問題的敏感性,對不同類型風險的發生原因進行排查分析。隨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構建風險防控機制,盡可能減少信息共享過程中關鍵信息丟失泄露問題的發生。具體來說,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應當把握五個關鍵點:一是應建立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7]。這一制度應明確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原則、流程和方法,確保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同時,制度還應包括稅務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控和應對等各個環節,形成完整的風險管理閉環。制度的規范化和系統化,可以有效提高稅務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當整個風險管理流程的針對性、系統性達到更高的水平,風險管理的效果也會有所提升。二是加強對稅務風險的日常監控和預警。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監控指標體系,通過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稅務數據,及時發現潛在的稅務風險點。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包括大數據分析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稅務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確保風險信息能夠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和人員,使企業在風險發生前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風險的擴大和惡化。三是提升稅務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和防控能力。企業應加強對稅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稅務風險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通過定期開設培訓班、召開分享會等活動,提升稅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同時,鼓勵稅務會計人員積極參與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發揮其專業優勢,增加實踐經驗,為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和協作。企業應建立與稅務機關的定期溝通機制,及時了解稅務政策的變化,保障企業稅務工作的合規性。同時,積極參與稅務機關組織的各項活動,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和合作,爭取在稅務風險防控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導[8]。五是建立稅務風險應急處理機制,以應對突發性的稅務風險事件。這一機制應包括應急處理流程、責任分工、資源調配等方面的內容,確保在風險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應對。同時,對應急處理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完善和優化應急處理機制,提高企業對稅務風險的應對能力。
4 結語
綜合本文分析可知,企業開展稅務會計工作,應當基于稅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多方面問題做好分析,以便適應財務共享模式,提高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效果。同時,注重基于財務共享模式引入信息技術,為優化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落實效果、提高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開展質量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曹曉菊.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稅務會計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 河北企業,2024(1):85-87.
[2]亓琳. 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涉稅風險及對策探討[J]. 財訊,2023(21):1-3.
[3]李俊霖. 大數據時代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措施探討[J]. 大眾投資指南,2023(17):122-124.
[4]冷征征. 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探索[J]. 營銷界,2023(14):101-103.
[5]周延.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稅務會計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中外企業文化,2023(5):41-43.
[6]朱奕丞. 企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以及對策[J]. 活力,2022(24):87-89.
[7]張禎.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稅務會計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商場現代化,2022(24):153-155.
[8]姜天琪,于萱.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支點,2022(2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