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是企業成本管理和正常運營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國有企業實行集中采購,不僅要加強對多種組織模式的管理,還要對企業下屬單位的采購計劃進行整合,要求工作人員在考慮供應商綜合績效及經濟利潤的前提和基礎下擇優采購。本文通過分析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相關內容與特征,結合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加強國有企業集中采購水平的措施,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擴大集中采購范圍、強化供應商管理等方面進行討論,結合國有企業目前發展情況,提出集中采購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集中采購;企業效益;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包括三種組織模式,如分散采購、集中采購和復合型采購。當前,在國有企業進行集中采購的過程中,管理者要結合企業的生產成本及企業產品定價和市場價格的波動情況進行分析,考慮企業采購工作的后續利潤成本及利潤杠桿效應。關注企業的戰略決策和降低采購成本的內容,同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集中采購模式的轉型和升級。隨著企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在國有企業內部推動企業集中采購模式的轉型和升級非常重要。
1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相關概述
1.1 定義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是指,采購人將一些列入采購目錄的項目委托給采購機構代理采購,進一步進行集中采購工作。當前,企業集中采購的主要組織模式包括網上競價、定點采購、協議供貨、單個項目采購,以及根據項目特點來進行公開招標和競爭性談判,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管理模式創新和升級,同時也能夠對同一類物資和多種物資進行統一管理。在集中采購過程中,管理者也能夠通過集中采購模式的轉型和升級,進一步提高集中采購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簡單來說,集中采購就是能夠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和采購需求,進行統一采購的一種采購方式[1]。
1.2 特征
一般來說,與分散采購模式相比,集中采購具有以下多個方面的特征:第一,集中采購不同于其他采購模式,集中采購的采購主體分為多種,集中采購的采購類型和采購特點都比較分散。一般來說,管理者需要加強對采購時間、采購地點、采購流程的管理,進一步利用采購主體和采購組織進行配合,建立集中統一、專業高效的采購體系。同時,集中采購需要結合不同的采購主體進行分散采購[2]。
第二,集中采購采取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水平比較標準,當前管理者需要結合特殊采購需求和不同類型的貨物標準進行分析,要對采購模式和貨物類型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同時,管理者要按照各個分類標準進行采購成本、采購效率的分析,結合不同的采購需求對采購計劃進行調整,并關注集中采購的適用技術標準。
第三,集中采購涉及的環節比較復雜,且流程較多,涉及的部門和單位也比較多,因此,管理者要進一步加強對采購文件、采購方案的關注。管理者也應該結合采購評標方法和采購組織等程序,不斷加強采購項目之間的流程管理,進一步滿足采購需求,加大集中采購的管理力度。
當前,在集中采購過程中,管理者要堅持分主體、分次實施的方式,滿足管理者的采購需求,關注采購單位與供應商之間的協議內容,管理者也應該根據約定內容,結合合同主體需求,進一步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關注管理重點和管理難點[3]。
第四,集中采購具有社會影響力大、管理水平高的特點。同時,集中采購還可以發揮規模優勢,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在推動集中采購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平衡集中采購項目,關注各個價值目標的管理難度。
2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2.1 能夠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
集中采購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還有利于發揮企業的成本效應。集中采購工作不僅能夠加速企業的資金流轉,還能夠分析企業的物流成本、庫存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的內容,通過減少采購次數,有效降低企業在物流成本方面的支出,同時,還能夠結合采購價格進行協商和談判[4]。
2.2 能夠節約企業采購時間
集中采購工作還能夠節省企業采購的時間。在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議價能力,有效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還能夠簡化采購流程,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益。在國有企業中加強集中化采購,不僅能夠提高采購工作的監管效率,還能夠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資金投入。總體來說,集中采購工作能夠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市場風險,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資源效益,有效加強企業的資金流動,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2.3 能夠降低采購人員的工作量
國有企業的集中采購工作,能夠減少采購人員的工作量,進一步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加強集中采購工作,有利于發揮規模性的采購優勢,通過多次比較和對比,進一步選擇最優采購方案,減少國有企業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務。可見,集中采購工作不僅能夠規范采購行為,有效分析工作者的采購需求、采購時間和采購集中度,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采購活動的透明度,進一步完善統一、公開、有序的采購體系。同時,集中采購工作還有利于優化供應鏈管理,增強企業的資源優勢,整合庫存資源,有效減少物流成本和經濟支出。
2.4 能夠保障采購的質量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保障采購工作的質量,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一般來說,在國有企業集中采購過程中,企業內部可以實現材料使用單位與采購中心的分離。這樣一來,不僅實現了二者的雙重控制和管理,還能夠加強對采購工作、采購質量、采購價格的監督,同時,集中采購工作還有利于加強采購人員對采購質量的控制,有利于加強企業對使用單位的控制,通過對采購質量、采購材料的關注,有效提高國有企業采購質量。
3 提高國有企業集中采購水平的措施
3.1 提高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自主創新能力
提高國有企業集中采購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國有企業采購工作的自主創新能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國有企業需要不斷革新物資采購管理模式,購入先進設備和原材料,提高原材料購置標準。同時,管理者還應該不斷完善企業集中采購的監督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加大對物資采購工作三個階段的管控力度,正確引導采購前、采購中和采購后的工作內容,同時,管理者要完善信息平臺,幫助企業管理者判斷自身所需物資數量以及物資種類和物資標準,滿足互聯網時代的企業采購需求,提高企業的物資采購效率,不斷響應新興技術平臺的現代化發展需求。
3.2 擴大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范圍
管理者要不斷擴大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范圍,通過對多個供應商、多個單位的管理,進一步關注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有效性,通過擴大采購范圍和采購供應商范圍的方式,選擇最優采購方案,比較不同采購方案的利弊,更好地參考市場動態信息,有效提高采購質量和采購效率。
3.3 強化供應商管理
國有企業管理者要不斷強化供應商管理,進一步提高集中采購管理效果。一方面,管理者要做好供應商的選擇工作,進一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供應商認證程序。另一方面,應慎重選擇供應商,不斷完善供應商評價機制,加強對供應商市場信譽、資金實力、發展潛力的關注。同時,管理者還應該選擇價格合格的供應商,以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采購,不斷關注企業供應商原材料和物資的質量[5]。
3.4 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管理者要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在集中采購工作中引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例如,管理者要不斷完善編制預算工作,明確企業的采購預算目標,逐級上報編制預算內容,做好預算匯總工作。同時,在進行預算執行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落實采購預算指標,細化預算內容,將預算指標和預算內容分配到各級工作。另外,管理者還應該做好預算分析工作,結合采購預算標準,制定有效的針對性解決措施,減少企業采購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有效提高國有企業的集中采購管理工作效率。
3.5 加強對信息技術應用
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管理者要進一步響應信息化和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需求,不斷創新集中采購模式,提高采購效果。
一方面,管理者要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優化集中采購管理模式,打破采購工作的局限性,進一步推動整個集中采購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不斷關注企業采購工作和采購信息價值,尤其是管理者要不斷分析市場變化趨勢,為管理者制訂合理有效的采購方案提供助力。通過對采購方案的關注與分析,更好地滿足采購管理平臺建設的現代化需求,為企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效的發展思路和幫助。另外,管理者也應該加強對采購市場的關注和研究,進一步分析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需要關注的內容,結合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方式,不斷提升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的管理水平[6]。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管理者要積極轉變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打造良好的集中采購財務管理平臺,優化決策方案,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的現代化信息建設。同時,管理者也應該加大對采購信息的收集力度,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打造全過程、全動態的監督管理方式,更好地推動國有企業資金集中采購工作的開展。
3.6 加強集中采購環節監督管理
管理者要加強集中采購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一般來說,國有企業在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不僅能夠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還能夠發揮內部監督的約束作用。而在集中采購環節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不僅能夠約束企業采購人員的日常行為,還有利于保障整個集中采購環節的正常運轉。管理者應該加強對集中采購各個環節工作的全面監督,發現采購工作中的風險隱患,及時上報,有效防范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風險隱患,提高采購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方面,管理者要加強對物資采購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做好采購管理監督方案。例如,管理者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通過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的操作規范性;管理者還應該加強對物資采購工作的監督,有效規范決策程序。
另一方面,管理者要構建完善的物資采購管理體系,通過采取歸口管理、集中采購的方式,規避暗箱操作和以權謀私的情況。管理者要有效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益,貫徹陽光操作、陽光采購的原則,防止工作人員以權謀私和化整為零等逃避招標的手段。另外,管理者要做好物資質檢和入庫記錄工作,完善采購環節的監督管理。
另外,管理者要不斷完善物資采購管理流程,加強對采購環節、采購需求的關注。對于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全面分析。首先,管理者應結合整個物資采購流程完善物資采購管理制度,優化采購計劃、合同簽訂和產品入庫等內容。其次,管理者要完善采購制度標準和采購規范,加強對物資采購管理辦法的調整,提高采購標準,在進行物資采購時,要關注供應商的資質和供應商提供產品的質量,尤其是在物資入庫的過程中,管理者要加強質量核查,進一步保證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質量[7]。
4 結語
在國有企業集中采購過程中,管理者應該關注企業的集中采購模式,進一步分析集中采購的具體特征,有效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節約企業的采購時間,減少企業的采購工作量。管理者要提高集中采購的自主創新能力,利用互聯網及新興技術平臺的優勢,不斷擴大企業集中采購的范圍,加大對供應商的管理力度。另外,管理者應該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和物資采購管理流程,加強對物資集中采購實施策略的探討,進一步保障國有企業集中采購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寅根. 關于施工企業物資集中采購實施策略的探討[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8(16):66-67.
[2]顧萍,溫富國,余建新. 電網企業非物資分類體系與采購策略[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9.
[3]楊玉姣. 集中采購模式下公交企業純電動汽車運營綜合效益探析——以深圳公交為例[J]. 商業會計,2019(14):63-65.
[4]楊玉姣. 集中采購模式下公交企業——成本效益分析和優化對策——以深圳公交為例[J]. 當代經濟,2019(11):8-10.
[5]李靜. 集中采購是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J]. 鐵路采購與物流,2008(11):26-27.
[6]于濛. 醫療設備采購戴上“緊箍咒”[N]. 中國財經報,2006-08-02(001).
[7]財政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國有金融企業集中采購管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J].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文告,2001(4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