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州于去年向派拉蒙全球公司旗下子公司總計發放約1.24億美元的稅收抵免,以獎勵其在紐約州拍攝的10個項目,包括《大紅狗克利福德》(Clifford the Big Red Dog)、《警察世家》(Blue Bloods)等影視劇,以及脫口秀《德魯·巴里摩爾秀》(The Drew Barrymore Show)。通過雇傭當地勞動力和其他相關支出,這些項目為紐約州貢獻近4.25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23年派拉蒙全球公司的稅收補貼項目僅為該州貢獻7100萬美元。與3年前相比,這一數字顯著下降——當時,在稅收抵免政策激勵下,派拉蒙全球在加州的支出總額約為2.95億美元。多年來一直被稱為“黃金州”的加州,近來卻有越來越多影視制作項目選擇拋棄它。造成這一趨勢的關鍵原因是,為了吸引好萊塢資金,美國其他地區及海外其他國家正逐步加大影視項目稅收抵免政策。
對手如林 項目減少
盡管加州仍被公認為全球重要的影視制作中心之一,但它作為首選拍攝地的吸引力不斷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洛杉磯在美國影視產業占據份額仍然最高,但與其他區域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根據位于洛杉磯的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Otis College)最新報告,2023年洛杉磯地區在全美影視行業就業份額為27%,相比之下,僅僅一年前的2022年,這個數字還是35%。就業份額可以作為美國國內影視制作市場份額的重要指標。(編者注:該報告涵蓋從2013年到2024年的10年,正好涵蓋從流媒體興起到美國編劇、演員工會“雙罷工”。)
更重要的是,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的這份報告尚未把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影視制作情況納入考量。隨著這些國家近期陸續出臺稅收激勵政策,且限制條件比加州更少、實施更為便捷,過去10年間,它們已陸續成為熱門影視拍攝地。
FilmLA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也印證這一趨勢。FilmLA是負責管理洛杉磯地區影視項目許可證的專業機構,該機構在報告中指出,自去年的“雙罷工”導致影視制作工作遭遇嚴重破壞后,洛杉磯影視行業復蘇速度不及預期。拖累復蘇的主要原因有:從今年1月到3月的3個月間,電視節目拍攝量出現兩位數下降,與近5年平均數量相比,減少32%以上,而電視節目是洛杉磯地區最主要的拍攝類別。即使考慮到“雙罷工”期間拍攝活動低迷,但今年4月至6月的總體拍攝活動,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約12%,與近5年平均數量相比,下降超過33%。
優惠政策的博弈
盡管加州電影委員會拒絕置評,但行業普遍認為,加州影視制作份額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該州缺少相應稅收激勵政策。加州電影委員會對電影和電視劇項目給予20%的基礎稅收抵免,這一比例低于美國紐約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包括英國在內的大多數欲與加州爭奪好萊塢資金的地區和其他國家。更何況,加州還設置了3.3億美元的補貼上限。
專門就稅收激勵結構提供咨詢的律師伊恩·布里爾頓(Ian Brereton)認為,“是否在加州拍攝取決于多個因素,如是否需要在加州取景、主創團隊是否希望在加州拍攝,以及故事情節是否與加州有關,等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加州就會因為成本被排除‘出局’,因為其他地方給予的稅收政策更優惠,勞動力成本也更低。”
相比之下,美國佐治亞州提供的基礎稅收抵免比例雖然與加州相同,但如果在當地拍攝的影視作品中出現佐治亞州標志,就可以獲得約10%稅額的額外獎勵;此外,佐治亞州對年度稅收抵免額度不設上限。
2024年,佐治亞州預期可以從影視項目中獲得大約26億美元收入。該州影視娛樂聯盟執行董事凱爾西·摩爾(Kelsey Moore)強調,佐治亞州作為“全球公認影視制作中心的聲譽已得到鞏固,現在正與洛杉磯和紐約展開激烈競爭”。
此外,還有一個較關鍵的原因——加州是唯一禁止將預算線以上成本納入抵稅資格的影視制作中心,預算線以上成本包括演員、導演和制作人薪酬等。英國就利用加州這一政策缺口,大力吸引高預算影視項目。過去兩年,英國已發展成好萊塢影視作品主要拍攝地之一。
2024年在英國拍攝的電影包括《侏羅紀世界4》(安布林娛樂、環球影業)、《碟中諜8:致命清算(下)》(派拉蒙影業)、《神奇四俠:第一步》(迪士尼)和《利刃出鞘3: 喚醒死人》(T-Street Pictures、奈飛)等。這些項目為主演斯嘉麗·約翰遜、湯姆·克魯斯、佩德羅·帕斯卡和丹尼爾·克雷格等人支付的片酬,將依據稅收抵免政策,獲得一定比例現金返還。盡管英國也制定了稅收抵免額度最高為符合規定成本80%這一上限,但該國對于合規支出的劃分范圍非常寬泛,并且允許在計算稅收抵免額時把對非英國居民的支出也考慮進去。據英國電影學院估算,2023年電影和高端電視劇在英國的支出約42億英鎊,其中電影貢獻近三分之一。
當影片在英國拍攝完成后,如果前往其他國家進行視效和后期制作,還可以進一步享受當地稅收優惠。薪資服務公司Entertainment Partners的稅收優惠產品總監莎拉·韋斯特曼-劉(Sarah Westman-Liu)舉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就為影視后期制作提供非常慷慨的稅收抵免,“在加拿大,一個項目總支出的30%—40%可以得到返還,何況加拿大還有匯率優勢。”韋斯特曼-劉還表示,“現在去澳大利亞拍攝的影視項目可以獲得更高的稅務優惠,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把影視作品后期、數字和視效制作的退稅比例,從7月份的16.5%上調至30%。此外,澳大利亞各州還提供15%的稅收抵免,兩項疊加,免稅額度相當具有吸引力。”
在這場稅收激勵競賽中,好萊塢各大影視公司并未袖手旁觀,他們都在伺機對立法決策施加影響。
為保持在視效和后期制作領域的競爭力,今年3月,英國政府宣布將視效制作項目的稅收抵免率提高5個百分點,并且取消了原本的80%合格支出上限。時任英國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認真聽取了松林制片廠、華納兄弟和天空制片廠等幾家公司的陳述后,我們將為符合條件的電影公司在英國本土拍攝的項目,提供40%的營業稅減免,有效期限至2034年。”過去3年,英國影視工作室的占地面積增加了一倍。不久前,康卡斯特旗下天空集團透露,打算近期大幅擴建其在倫敦郊外的攝影棚。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首席運營官西蒙·羅賓遜(Simon Robinson)日前宣布,每年將投入5億美元用于其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影視制作工作室。不過這一計劃是否能夠執行,取決于該州能否通過一項稅收激勵措施:即將影視項目的稅收抵免上限從1000萬美元提高至9500萬美元。華納兄弟影業在內華達州的投入擴張,效仿的是奈飛在新墨西哥州的逐步深耕策略,去年新墨西哥州也提高了給予影視娛樂行業的稅收抵免額度上限。
亞洲國家此前在影視制作稅收抵免方面并無太多行動,但近期也加入競爭。去年,日本推出一項激勵計劃,在該國境內制作的符合相關規定的影視劇,可以獲得最高50%的支出費用報銷,額度上限為640萬美元。這項計劃已經吸引《特種部隊:蛇眼起源》(Snake Eyes: G.I. Joe Origins)和《東京罪惡》(Tokyo Vice)等影視項目前往日本拍攝。此外,因為泰國也出臺了相關稅務激勵政策,HBO熱播劇《白蓮花度假村》(White Lotus)的新一季已經在泰國完成拍攝。
競爭真人秀
說回洛杉磯影視制作現狀,在經歷了今年年初的艱難開局之后,2024年第二季度洛杉磯真人秀電視節目拍攝量急劇下降,這一現象頗為令人不安。FilmLA的最新報告指出,與去年同期相比,真人秀的現場拍攝日減少近57%。顯然,這整體拖累了洛杉磯的電視制作行業。長期以來,電視節目制作一直是洛杉磯地區影視制作行業支柱。
FilmLA負責整合傳播的副總裁菲利普·索科洛斯基(Philip Sokoloski)總結,“盡管真人秀目前是洛杉磯影視制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真人秀這種無腳本內容是地點密集型電視節目,需要申請大量拍攝許可,過程較為煩瑣。而且真人秀對就業的拉動,比有腳本的電視節目要低,因此沒有資格獲得加州的稅收激勵。”
但是其他與洛杉磯競爭的地區,針對無腳本節目制作出臺的激勵措施卻越來越有吸引力,直接導致該類節目在洛杉磯地區的制作總量可能再也無法恢復到罷工前。
今年6月,伊利諾伊州州長JB·普里茨克簽署一項法案,擴大該州稅收抵免計劃覆蓋范圍,將游戲、全國性脫口秀和競賽類節目等真人秀納入其中。而佐治亞州在較早前也已經允許無腳本類電影節目參與稅收抵免。
僅就目前而言,加州仍然是影視行業核心地帶。但在眾多地區都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好萊塢影視項目的時代,這一優勢能夠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