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AI)無疑像地震一樣沖擊著好萊塢。
2022年,裁員、降本,以及似乎無可避免的一場編劇大罷工,漸漸逼近好萊塢,整個行業暗潮涌動。當年秋季,人工智能研發公司OpenAI發布了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的早期演示版本,這成為這項技術進入大眾認知的第一個里程碑。
不久后,一首以美國知名音樂人Drake和Weeknd的聲音為基礎生成的AI單曲《心口如一》發布,一切都改變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美國演員工會和美國唱片業協會動員了在首都華盛頓的游說團隊,在參議院找到了一批支持其主張的議員,提出了一項立法討論草案,為生成式AI工具使用名人的外形和聲音提供法律保護。今年7月31日,該草案更新版本推出,立即成為有效建立AI監管程序的標志性草案。
美國演員工會法律總顧問杰弗里·貝內特(Jeffrey Bennett)表示,“《2024年保護原創、促進藝術和保障娛樂安全法案》(Nurture Originals, Foster Art, and Keep Entertainment Safe Act of 2024,下簡稱《禁止偽造法案》)的起草工作,在好萊塢罷工之前就開始了。這個議題在美國參議院引發關注并非難事,因為現在每個人都目睹了發生了什么?!?/p>
不過,美國影視公司目前對法案持觀望態度,至少在對法案的具體內容有更清晰了解之前,他們的態度會始終如此。影視公司的考量跟演員和編劇有所不同。熟悉大公司游說工作的人士向媒體透露,只要這項法案不干涉在紀錄片等作品中使用所謂的“數字副本”,高管不會反對這項法案。
美國電影協會針對AI有著不同的關注點和利益考量。由于協會成員擁有大量影視作品,亟需相關版權保護,以防AI研發公司濫用這些作品訓練AI系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AI生成作品還可能成為其競爭對手。但不可否認的是,AI工具可能會在內容創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從這個角度出發,美國電影協會還是更愿意將目光投向未來。
美國電影協會的態度,意味著它與好萊塢各大工會在AI相關問題上的分歧日益加劇。這種分歧可能需要影視公司高管審慎應對。
在今年7月Netflix的財報會議上,當被問及生成式AI對內容創作可能產生的影響時,該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泰德·薩蘭多斯回答,AI將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一系列強大工具,為創作者更好講述故事提供有效輔助。不過,他同時強調,“比起用AI工具將成本降低50%來說,將內容制作質量提高10%,能帶來更好的商業前景。”
在許多領域,圍繞AI的抗爭已悄然展開:美國版權局一直在探討知識產權與AI交集在政策上存在的問題。該機構日前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迫切需要”出臺法律,規范深度偽造(deepfake)等AI人體圖像合成技術工具的使用。美國版權局近期一直在與美國編劇工會、導演工會、演員工會及美國電影協會等組織代表,就相關問題進行商討。這表明,在AI工具使用這一問題上,好萊塢行業工會和科技巨頭正在走向對抗,而有些科技巨頭已經在好萊塢站穩腳跟,與老牌影視、媒體公司并肩作戰。
好萊塢行業工會與美國電影協會在若干焦點問題上針鋒相對,最大分歧在于,是否需要新的法律法規解決以下兩方面版權問題:一是在未經授權及未支付補償費用的情況下,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訓練AI系統;二是AI生成的內容與現有作品相似,是否侵犯后者版權。
好萊塢大公司認為,現有法律已經足夠充分,甚至主張適當放寬對AI生成作品的版權標準。他們認為,美國版權局要求創作者身份必須為人類,這一規定“過于僵化”,美國版權局堅持知識產權只能授予由人類創作的作品,是因為“未考慮使用AI作為工具創作時,人類所投入的創造力”。
無疑,版權問題是AI生成內容在實際應用中爭論頗為激烈的問題之一。AI工具之所以在制作流程中沒有被大規模采用,主要原因就是利用AI生產的作品沒有資格獲得版權保護。
盡管如此,AI還是被越來越多地用于劇本創作。照明娛樂公司動畫和創意總監王卯卯就在一次關于AI的研討會上表示,“我通常先用中文寫一個故事,然后用大型語言模型翻譯成英文。這樣更簡單,質量也比翻譯軟件好?!?/p>
AI工具的使用在電影工作者中也引發巨大分歧。OpenAI不久前開發的Sora,無疑在業界引發最多關注。這項技術于今年2月份亮相,它能夠根據簡短的文本提示生成逼真的視頻片段。這項技術無疑彰顯了OpenAI向好萊塢進軍的野心。部分創作者對Sora持否定態度,他們批評AI工具破壞了電影制作的完整性;但也有另外一些人很高興地將AI工具納入他們的工具箱。他們表示,就像Adobe After Effects或Premiere一樣,這些都只是輔助工具,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但他們并不會完全依賴AI進行創作。
這些分歧可以視為整個好萊塢面對AI態度的縮影——影視巨頭急于在制作流程中采用AI;而美國演員工會和美國編劇工會的立場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希望美國版權局敦促盡快立法,要求相關公司在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來訓練AI工具時,必須獲得創作者同意。
不出意外的話,美國版權局將在今年年內發布一份關于上述問題的正式報告。
美國編劇工會研究和政策高級主管勞拉·布魯姆-史密斯(Laura Blum-Smith)認為,“從本質上來說,AI沒有原創力,我們一直在與監管機構和代理機構討論,希望他們尊重事實?!迸c此同時,導演工會的態度相對謹慎。雖然該工會對技術濫用表示擔憂,但也表示“非常期待我們的導演和成員將AI應用于電影制作過程中”。
導演工會執行董事拉塞爾·霍蘭德(Russell Hollander)進一步解釋,“我們不是AI的末日悲觀論者,它可以成為電影制作中的有效工具。如果監管得當,AI就可以成為一個得力助手,而不會破壞電影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