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某區紀委監委在初步核實該區某街道辦事處主任程某某有關問題線索時,敏銳地發現其可能存在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情況,遂商請組織部門協助開展調查。經核實認定,程某某以其母親名義持有100萬元市值股票的情況,屬于隱瞞不報。
“在2024年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時,你為何未報告以你母親名義開設賬戶并持有股票的情況?”核查人員問道。
“我母親炒股屬于她的個人行為,我向母親轉賬合理合法,我認為不需要報告。”程某某對此不以為然。
“《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明確要求,需要填報的股票包含委托代持、隱名投資的股票。”核查人員直指問題所在。
“可能我沒看清楚要求……”程某某搪塞道。
“那為何你不以自己的名義開設股票賬戶,而用你母親的賬戶交易股票?”
“我平時工作較忙,她去辦理相關手續方便一點……”面對核查人員的追問,程某某變得吞吞吐吐。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你在2023年就因少報告10平方米房產面積的漏報行為而受到批評教育,但你并未吸取教訓,對組織的告誡置若罔聞,又在2024年未報告以你母親名義持有股票的情況,是故意欺騙組織,企圖逃避組織監管,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瞞報行為,再次違反了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規定。”
“我敷衍應對、心存僥幸,在思想上沒有重視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通過核查組耐心細致的紀法教育,程某某羞愧地低下了頭。
2024年6月,程某某因違反組織紀律,且在組織進行談話函詢時,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是請示報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有關規定,領導干部應當每年集中報告上一年度的個人有關事項。需要注意的是,年度集中報告后,領導干部若發生本人婚姻和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等事項,應當在事后30日內按照規定報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告的,特殊原因消除后應當及時補報,并說明原因。
近年來,因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問題被誡勉談話、調整工作崗位、免職的領導干部屢見不鮮。
2023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一條明確規定,“違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規定,隱瞞不報”,“在組織進行談話函詢時,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相關規定明確了漏報、隱瞞不報行為的認定原則:一般認定“少報告”為漏報,其中,少報告房產面積合計50平方米以上,或者少報告持有股票、基金、投資型保險金額合計30萬元以上,或者少報告經商辦企業投資金額合計30萬元以上,屬于漏報行為情節較重。“未報告”為隱瞞不報,包括未報告本人婚姻情況、重大疾病情況等7類“家事”,以及房產、經商辦企業等3類“家產”情況。
本案中,2023年,程某某因對政策理解有誤少報告10平方米房產面積,主觀為過失,被認定為漏報情節較輕,故不構成違紀。但2024年,程某某未報告以其母親名義持有股票,市值100萬元人民幣,其在主觀上存在故意隱瞞,且在組織與其進行談話函詢時,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構成違紀。
梳理各地通報的典型案例發現,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具體表現主要有如下情形:有的領導干部在思想上不重視,認為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只是走過場,便敷衍應對;有的領導干部沒有學懂弄通相關規定,不會填報;有的領導干部與家屬溝通交流不到位,對家庭財產等情況不了解不掌握;還有的領導干部明知財物來源是違紀違法所得甚至是犯罪所得而不敢上報……
對黨忠誠老實、表里如一,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認真填寫《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既是完成組織交辦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也是領導干部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意識、履行職責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廣大領導干部應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自覺接受組織監督。
(作者單位:重慶市紀委監委、榮昌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