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新時代最重要的歷史任務之一,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有路徑。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共同富裕的目標和定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至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科學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論原則,實現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物質生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關鍵詞〕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理論內涵;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共同富裕問題作出重要論斷,“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僅從共同富裕出現的次數看,黨的二十大報告有八處提到,比黨的十九大報告增加了兩處。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中對共同富裕問題作出重要論斷并反復強調是不多見的,表明黨的二十大對共同富裕問題的高度重視。這不只是概念重復次數多少的問題,黨中央對共同富裕問題的進一步強調,表明我們黨對這一理論的認識深化,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對共同富裕問題的高度重視。
一、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共同富裕的愿景始終伴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每一個階段,不斷豐富其內涵、拓展其外延。黨的百年奮斗史表明,只有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前提下才能完全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探索。
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同志有一句精準的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扶貧工作時強調:“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體現出黨的領導人對于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闡述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共同富裕堅不可摧的政治基礎
從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視角可以清晰看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開拓和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開創者、構建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一定要認清,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什么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以上重要論斷,使我們對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未知的艱難險阻,始終沿著既定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實踐證明,黨的政治領導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根本保障;黨的組織領導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組織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組織保證;黨的思想領導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精神動力。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廣大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實現共同富裕堅不可摧的政治基礎。
三、堅持人民至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因此,黨的理論都要以人民為基礎,以造福人民為出發點,急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關切人民愿望、集中人民智慧,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要深入貫徹人民至上的發展思想,在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焦點問題上持續用力,實現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目標。“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建設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民主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經驗總結。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提出一系列重大論斷,科學闡明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意義、原則遵循、路徑方法和關鍵任務,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南和行動綱領。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把握好這些論斷的理論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及時回應人民訴求,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四、新時代共同富裕要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
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問題,并提出了關于共同富裕重要理論原則。
一是以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共同富裕的原則。既要突出公有制經濟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主體作用,還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良性發展。在法制框架內致富、靠合法渠道致富,而違法違規的要依法處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要帶動和幫助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二是通過勤勞創新致富的原則。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不是“等靠要”來的,而是依靠勤勞智慧創新創造。三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對其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要有充分考量,要抓好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建設,結合實際探索出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鋪開;四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二是要看到我國發展水平離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更需要我們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保障民生建設,不能做兌現不了的承諾。
上述原則是基于人民至上的發展思想,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同時,要認識到共同富裕是低層次到高層次的漸進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要扎實推進、一步步向前邁進。
五、新時代共同富裕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導向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踔厲奮發、大步前行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要依據共同富裕的理論原則,實現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社會基礎、物質基礎。
(一)共同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類幾千年來始終追尋的奮斗目標,本質是實現人的物質自由和精神自由,促使人類社會不斷向更高層次階段發展。高層次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僅是我國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促進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二者缺一不可,物質富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保障條件,其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只重視物質富裕,而忽視精神層面的富裕,二者需要齊抓共建、相互促進、同向發展,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集中體現。
(二)共同富裕是低層次到高層次的漸進富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共同富裕作出了階段性規劃和要求,“到202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規劃已經十分清晰,但實踐過程要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發展規律,實現共同富裕需要腳踏實地,我們要按照黨和國家規劃的階段性奮斗目標,在每一個時期通過全體人民共同奮斗、共同努力,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前進。
(三)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質基礎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帶領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從中國革命歷程、國家建設以及改革實踐視角來看,如果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普遍期待,不能讓人民群眾得到實際利益,發展就不可能持續。人民至上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論,而是生動、具體的實踐,需要落實到增進民生福祉上。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為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就是我們黨增進民生福祉最生動、最有力的詮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因此,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環節中,力爭做到人民群眾關心和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推進什么,切實讓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這一重要決策,既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初心和使命的傳承接力,也有力彰顯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問題得到了穩步的、很大程度的改善,毋庸置疑,民生問題依然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這就要求我們黨始終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為化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突破口,“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到新時代,圍繞共同富裕是什么,新時代為什么要突出強調共同富裕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系統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必須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不僅對共同富裕在今后時期的重要性作出了精準定位,更為新時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指引。
新時代,站在推進共同富裕的新的起點上,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為指導,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持續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通過全體人民共同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遼寧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