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名稱: 首都牛奶科普館
館藏亮點: 掛著奶褡褳的送奶車、智能“牛博士”等
一句話介紹:
首都牛奶科普館是一座以牛奶為主題的博物館,專門從事牛奶科普教育工作。它由“三元科普體驗館”“三元文化館”“北京奶業足跡館”“牛奶生活館”四個展館和生產車間組成。展館運用了高科技聲光電展示手段,與現代化的牛奶生產線相結合,大氣簡約,時尚現代,集觀賞性、知識性和娛樂性于一體。
一瓶牛奶的誕生
我們平時喝的鮮牛奶,是經巴氏殺菌工藝制得的,包裝上有“巴氏殺菌”字樣的牛奶才是真正的鮮奶,被稱作“巴氏鮮奶”。 巴氏殺菌是由19 世紀法國化學家與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明的一種食品消毒方法。它通過將食品加熱到一定溫度(通常為62 ~ 75℃),并保持一定時間(幾秒鐘到幾分鐘不等),以殺死其中的微生物,達到延長保質期的目的。這種方法可以較好地保留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口感。
巴氏鮮奶以生牛乳為唯一原料。它對奶源的要求很高,采用的是新鮮無污染的就近奶源,而且牛奶從擠出到生產必須在 24 小時內完成,保質期 展廳里的互動體驗只有3 ~ 7 天。巴氏鮮奶越新鮮,天然活性營養保留得越多越完整。同時,巴氏鮮奶對溫度也有苛刻的要求。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的各個環節,必須全程保持2 ~ 6℃冷藏保鮮,這樣才能讓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繼續保持活性。因此,收到配送員送到的巴氏鮮奶后,要及時放進冰箱冷藏起來。
走進首都牛奶科普館,沿著參觀廊道,我們可以看到巴氏鮮奶大型的生產車間里,搬運機器人、碼垛機械手、自動運行小車有條不紊地工作著;還可以看到流水線上一份份牛奶制品被生產出來,它們被包裝好、裝箱,并碼放整齊。整個過程都是機器完成的。
奶牛也有自己的身份證
牧場的奶牛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這個秘密就在奶牛的“耳環”上。每頭奶牛一出生就會有一個號碼,用標牌掛在奶牛的耳朵上,以識別奶牛并記錄奶牛的相關信息。工作人員將這個號碼輸入系統,就可以隨時查詢奶牛的飼喂情況、產奶情況、家族信息等,以便實時掌握奶牛的食量和產奶量變化,監測每一頭奶牛的健康狀況,為奶牛們定制不同的照顧標準。最重要的是,身份信息保證了每一滴牛奶都有源頭可追溯,讓我們喝奶喝得更放心。
展廳里的互動體驗
1 騎上送奶車體驗送奶工的日常
從前,送奶工都是使用自行車配送牛奶的,車上掛著奶褡褳。隨著時代變遷,自行車升級成了電動送奶車。在展廳里,小朋友們可以騎上送奶車,體驗一次送奶工的工作。送奶工具的變化,讓小朋友體會到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也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
2 在奶牛模型上體驗牧場擠奶
擠奶是一名飼養員的必備技能。擠牛奶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項呢?在展館里,小朋友可以學習手工擠奶的正確姿勢,體驗奶牛模型擠奶,享受擠牛奶的樂趣,也體會牛奶的來之不易。
3 向“牛博士”提問
展廳里還有一位特別研發的智能“牛博士”,它風趣幽默,而且學識淵博,還能進行人臉識別。“牛博士”可以回答近400 個關于牛和牛奶的問題,深受小朋友的歡迎。大家有機會來首都牛奶科普館,不妨去看看“牛博士”,看看你能不能難住它。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