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繪本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資源,符合幼兒的思維發育情況,能夠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要遵循幼兒的個性特點,合理安排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繪本,帶領幼兒一起探究繪本的內涵和價值,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繪本學習中,實現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再研究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實踐途徑。
[關鍵詞] 幼兒園;繪本教學;教育價值;幼兒
近年來,人們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給幼兒教育增加了巨大的動力,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成長環境。繪本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幼兒教學的弊端,從枯燥的語言講述轉變為圖文并茂的繪本閱讀,使幼兒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理解能力和創造精神,為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么,如何發揮繪本的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教師思考的課題。所以,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審視繪本的教育價值,將繪本巧妙地運用到教學中,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潛質,幫助幼兒增長知識、鍛煉技能、提高素養,在廣闊的平臺上施展才華,從而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
(一)有利于啟發幼兒的想象力
繪本故事具有鮮明的特點,不僅有生動的圖畫、簡潔的文字,還有豐富的情節,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可以說繪本閱讀是幼兒走進文學殿堂的重要途徑。幼兒的抽象思維還不活躍,面對枯燥的文字會產生厭煩情緒,當繪本出現后,他們可以一邊閱讀一邊想象,根據美麗的畫面去想象不一樣的風景、個性化的人物。而且,閱讀繪本還能夠陶冶幼兒的美感,提升他們的欣賞水平,使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閱讀觀念,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有利于提升幼兒的理解力
作為學齡前兒童,幼兒的學習方法主要以感知探索為主,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采用具有啟發性和藝術性的語言引導,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在探索和發現中學習。而繪本正好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個性需求,與幼兒的思維形式一致,使幼兒在閱讀基礎上構建知識、積累經驗。當幼兒沉浸在繪本閱讀中,他們會產生許多新的想法和新的問題,這會在無形之中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進而產生學習遷移的效果。教師要為幼兒提供適合他們的繪本內容,不斷訓練幼兒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方式,引導幼兒用智慧去解析繪本。
(三)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表達力
繪本中有懸念和猜想,繪本的內容包羅萬象,可以陶冶幼兒的心性,讓他們與教師進行密切的交流和溝通,共同研究繪本的內涵,促進表達能力的發展。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培養已被納入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繪本來組織實踐活動,諸如角色扮演,讓幼兒將繪本內容表演出來;閱讀大賽,讓幼兒比拼閱讀水平。通過有效的啟發和引導,能夠鍛煉幼兒的表達力和思維力,用繪本開發幼兒的語言才能,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實踐途徑
(一)搭建學習支架,指導幼兒閱讀
1.結合幼兒特點,科學選擇繪本
現在市面上的繪本非常多,有些繪本對幼兒的成長有利,但是也有些內容質量不過關的繪本,對幼兒的成長有害。幼兒園教師要擦亮雙眼,選擇優質的繪本,帶給幼兒全新的學習體驗。
繪本是幼兒啟蒙的重要讀物,打開認知世界的大門。好的繪本秉持兒童本位,促進幼兒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認知,從幼兒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不知不覺地吸引幼兒走進書中的世界。
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要考慮幼兒的生理和智力發育情況。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也是有差別的,只有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才能夠更好地推進繪本教育,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比如小班幼兒適合看結構簡單、情節有趣的繪本,激發閱讀興趣;中班的幼兒適合看圖文一體、生動形象的繪本,發展語言能力;大班的幼兒適合看情節曲折、特點鮮明的繪本,提高思維品質。
其次,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發育情況選擇繪本。繪本語言要生活化,貼近幼兒實際,讓他們有所共鳴,促進心智發展。繪本畫風要靈活,而且要真實自然,幫助幼兒疏導負面情緒,陶冶情操。繪本內容要細節化,情節完整,可讀性強,使幼兒享受到無窮的樂趣。
2.注重興趣引導,降低理解難度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在教學時應該關注幼兒的反應和表現,滿足幼兒的求知需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所以,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興趣引導,緊扣繪本的中心思想,因勢利導,為幼兒提供想象機會,降低繪本的理解難度,更好地為幼兒服務。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將傳統的繪本教學與多媒體融合,把繪本內容轉變成動畫,并且配上聲音特效,讓幼兒充滿學習的欲望,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比如《愛書的孩子》這個繪本故事意味深遠,告訴幼兒要熱愛讀書,讀書開闊視野,讀書讓人受益無窮。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為繪本中的每一張圖片配置了動畫解讀,只需要點擊屏幕中的播放按鈕,就能夠實現電子閱讀,使繪本讀起來更有樂趣,讓幼兒變得更睿智,增加人生厚度。
3.開發園本課程,進行知識延伸
繪本教學能培養幼兒的語言、思維、情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那么,如何將其高效地融入幼兒教學中,提升幼兒教育水平,成為幼兒園教育者面臨的難題。
在當前的大背景下,幼兒園要開發園本課程,以現代幼兒教育理論為指導,構建適合幼兒發展的繪本課程,使繪本教學“繪聲繪色”地開展起來,同時也能彰顯辦園特色。
首先,要確定園本課程的主題。有了主題,才能制訂下一步的教育計劃。通常情況下,幼兒繪本課程主題包括環保類、道德類、心理類、生活類、家鄉類等等,每一個主題都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進一步延伸知識,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從幼兒興趣的立場出發,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教學工具和材料,指導幼兒積極行動起來。
其次,要篩選園本課程的繪本。教師在篩選繪本的時候要遵循適合性、可行性原則,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和教學策略,積極營造書香氛圍。
再次,要編排園本課程的繪本。制訂相關活動的方案,聽取教師和幼兒的建議,從多方面增進幼兒的理解。對于繪本上并不精美的圖片,或者有待提升的內容,教師要親自改編,增加園本特色內容。
(二)構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借圖設疑,啟發疏導
幼兒階段的繪本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存在的,繪本配圖不僅色彩鮮明,而且內涵豐富,具有指導意義。為了使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有收獲,教師要善于借助配圖創設閱讀情境,增強幼兒的參與熱情,促進幼兒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分層提問、互動追問等方式創設情境,凸顯繪本情節,真正讓幼兒對繪本“愛看、會聽、善講”。
比如繪本《沒有耳朵的兔子》,扉頁中出現了一顆戴著毛線帽子的蛋,在開始講述之前,教師提出了問題:它為什么沒有耳朵?小朋友們想一想,其他的兔子會與沒有耳朵的兔子交朋友嗎?戴著毛線帽子的蛋和故事有什么聯系呢?幼兒們帶著問題展開閱讀,課堂氣氛高漲,有利于理解繪本深刻的思想。
教師還可以隨機挑選繪本中的一張圖,讓幼兒發揮主動性,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創編故事,一方面增強課堂的適應性和新穎性,另一方面使幼兒產生成就感。
2.勾畫互動,激發生成
傳統的幼兒繪本教學單一枯燥,通常就是教師讓幼兒看哪里,幼兒就看哪里,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挑選幼兒回答。整個過程教師占有主動權,不給幼兒發揮才能的機會,限制了幼兒的個性發展。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創設溫馨的互動情境,放手讓幼兒掌握發言權,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品質,享受審美樂趣,成為真正的自我閱讀者。
在閱讀繪本時,教師讓幼兒動手操作,在自己喜歡的圖畫或者文字上做出標記,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培養幼兒對作品的欣賞能力和朗讀能力。在教師設計的情境中,每個幼兒都非常活躍,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能夠與教師交流思想,使繪本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制作繪本,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為繪本制作提供素材,這樣他們學習的時候就會充滿動力,更主動地進入閱讀活動。
3.利用實物,升華感悟
幼兒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很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的,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為此,幼兒教師在繪本教學中可以創設實物情境,將生活中的實物帶到課堂上,讓幼兒一邊閱讀繪本,一邊觀察實物,在輕松的氛圍中增長見識,升華情感,與繪本產生共鳴。
比如繪本《如果不吃青菜》,主人公是一個不愛吃青菜的小朋友,他的爸爸媽媽沒有訓斥他,而是通過親身實踐讓主人公意識到不吃青菜是不行的。教師在授課時給幼兒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幾樣青菜,然后先讓幼兒猜一猜這些都是什么菜,再分別為幼兒講述吃這些菜的好處,最終使幼兒意識到挑食是不對的,必須合理膳食,葷素搭配,保證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引入繪本游戲,促進全面發展
1.科普類繪本游戲
科普類繪本可以作為幼兒的科學啟蒙書,以繪本為載體向幼兒傳遞科學知識,幼兒在科普閱讀中滿足好奇心,領略科學的魅力,獲得健康發展的契機。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科普類繪本創作游戲,將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幼兒一邊玩一邊學,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點燃幼兒的學習夢。
比如繪本《動物絕對不能穿鞋子》,動物們穿上鞋子樣子非常滑稽,簡直讓人捧腹,但是在笑過之后,幼兒輕松了解了十多種動物的腳丫特點。然后,教師在益智區投放一些動物玩偶,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為動物玩偶制作一些個性化的鞋子,然后和動物玩偶表演一個節目。這樣的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他們紛紛動手制作起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增強了幼兒的表現力。有的幼兒表演了動物的叫聲,有的幼兒分享了自己對動物的感受,還有的幼兒唱了一首關于動物的歌謠。
2.故事類繪本游戲
在幼兒接觸到的繪本中,以故事類繪本居多,這與幼兒的年齡相符。幼兒園教師要根據故事類繪本的特點,開展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不僅會聽故事,還會講故事,讓友愛的故事滋養幼兒的心靈,為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比如繪本《好朋友》,主人公小豬、小老鼠和公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天天在一起玩。但是,即使是好朋友,也要彼此有自己的空間。教師讓幼兒想象三個好朋友分開以后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見面后會說些什么。整個課堂頓時變得非常熱鬧,幼兒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交際。教師要認真傾聽幼兒的發言,給他們提出個性化的指導,讓幼兒進行自我完善,取得更大的成就。
3.情感類繪本游戲
在幼兒自我認識的階段,情感教育是他們的必修課,只有建立了正確的情感意識,才能夠保持健康的身心,擁有美好的明天。所以,情感類繪本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合理組織教學游戲,激發幼兒的潛在情感,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們都能在充滿愛的環境里成長。
比如繪本《媽媽的紅沙發》,這是一個讓人心里充滿感動的故事,贊美了節儉和團結,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在教學完后,教師帶來別開生面的游戲活動,通過多媒體播放家里失火的視頻,讓幼兒結合實際說出發生事故時應該怎么做;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讓幼兒扮演小記者,回到家里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的辛苦,從而懂得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