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項目化學習能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優化學生的美術學習樣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項目化學習要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邊界,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更加綜合靈動;要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空,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技術含量,讓學生的美術學習蘊含智慧。美術項目化學習,能讓學生在圖像識別、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及創意實踐等方面都獲得發展。
[關鍵詞] 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課程實踐;教學探究
傳統的美術教學十分注重美術知識、技能的教學。而學生對美術學科課程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往往處于邊緣地位。學生的美術學習成為亦步亦趨的“模仿”,學生淪落為“學徒工”,其價值取向是讓學生成長為“畫工”“畫匠”。立足于當下的美術核心素養培育視角,我們認為,美術教學要從傳統的“知識灌輸”“技能演示”等轉向讓學生感受、體驗美術學習。美術項目化學習,真正賦予學生美術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學習美術,在圖像識別、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及創意實踐等方面都能獲得發展。
一、項目化學習:體現美術的綜合靈動
美術項目化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它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打破學科壁壘、超越學科本位、掙脫學科藩籬,能將相關學科及學生的生活世界中的相關資源、素材等引入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之中。超越學科本位,對教師、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一)在課程內容上突破學科本位
項目化學習首先是“學什么”的問題。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是以教材為載體的。這樣以教材為本位的教學內容束縛了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在美術項目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美術課程的板塊出發,大膽地引入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如圍繞“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工藝與欣賞”“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教師要大膽地拓展、延伸學生的美術學習內容。內容拓展,可讓學生的美術學習真正成為開放性、生成性的項目化學習。這樣超越美術教材的教學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在課程形式上走向靈動多元
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載體。課程內容就是“教什么”的問題,而課程形式就是“怎樣教”的問題。課程內容是課程的內核,必須借助一定的課程形式來實現。在項目化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課程形式,讓課程形式更匹配課程內容。什么樣的內容適合速寫,什么內容搭配什么色彩等,都需要探究。如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我設計的服飾》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從“設計與應用”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加工、半成品加工。其中,有學生的作品具有寫實的風格,有學生的作品則具有變形、夸張的風格等。
(三)在課程結構上超越單一固化
課程結構是課程存在的一種樣態。課程結構不僅僅是課程的一種編排,更是課程實踐的一種樣態。傳統的美術教學,其課程結構往往是固化的、單一的,而項目化學習中的課程結構則是動態生成的,超越了傳統的單一、固化。在項目化教學中,教師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編制,對課程形式進行結構化預設。如此,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就會呈現出一種有序性、結構性、整體性、系統性的樣態。通過欣賞與創作,讓課程實踐更科學、更合理,從而凸顯課程重構的意義和價值。
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從課程的內容、形式入手,就能找到制約、束縛學生美術學習的突破口,就能找到推動課程實踐的“金鑰匙”。常態化實施美術項目化學習,關鍵就是要把握課程內容、課程形式。只有讓課程內容與課程形式相匹配,才能推動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
二、項目化學習:賦予充分時空
項目化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美術教學,它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課堂,而是將多學科資源、素材融入美術教學之中,將學生生活中的相關資源、素材融入美術教學之中。項目化學習不僅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空,還將學生的課堂學習時空向學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延伸。生活世界是學生項目化學習的有效場域。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向廣闊的現實世界,從而拓展、延伸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時空。
(一)在教學載體上超越教材
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是以教材為中心的,甚至將教材奉為圭臬。項目化學習要求學生的美術學習是“用教材學”,而不是“學教材”。教師要讓學生帶著美術學習的“學材”走向教師,而不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如此,就能讓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超越教材。教師在深入研究美術教材的基礎上,要結合學生的美術學習具體學情,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改編、創造、重組等。多種渠道的課程資源、素材等的引入,豐富了學生的美術學習,開闊了學生的美術視野,讓學生的美術創作時空更為廣闊、平臺更為廣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從不同的視角來引導學生認識美工字,如字形的視角、字義的視角、字意變形的視角等。如此,美工字才能彰顯出相應的趣味性、意味性。
(二)在教學場所上超越課堂
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是學生正襟危坐于教室之中。而項目化學習,在教學時空場所上超越了傳統的課堂。學生的課外活動、社團活動、大課間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美術的場所。尤其是,學生可以利用“邊角”時間、富余時間來自主學習美術。在學生的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大教材觀”“大課堂觀”“大教學觀”“大課程觀”。如此,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才能走向深入。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觀照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還要將學生帶出課堂,到生活中去觀察花鳥的形態。如此,學生才能在美術實踐中創作出氣韻生動的作品。這種作品,不是學生機械模仿的產物,而是學生在生活世界中觀察、感受、體驗之后內化的產物,讓花鳥畫流淌生命的氣息。
(三)在教學取向上超越藝術
傳統的美術教學僅僅將美術學科課程作為一門藝術性課程。事實上,美術課程還是科學性課程,完美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是美的,更是真的。美術學科課程還是社會性課程,它必須對人發揮教育、感化作用,小學美術課程更應如此。在小學美術項目化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美術創作與社會化活動結合起來。如引導學生做“宣傳低碳生活”的海報、“綠色出行”的宣傳書、“消防安全”的電子小報等。這樣的一種項目化活動,完全超出了美術學科課程的范疇,具有了社會性。在美術項目化學習中,學生不僅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主張,還提出解決相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在這樣的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項目化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時空。它在教學載體上超越了教材、在教學場所上超越了課堂、在教學取向上超越了藝術。美術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了美術思維力、探究力、合作力等的發展和提升。通過超越時空的美術項目化學習,學生積累了美術基本活動經驗,培養了美術實踐力、創新力。
三、項目化學習:蘊含智能智慧
新時代是一個新技術發展的時代,網絡技術、媒體技術等漸趨成熟。這就為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開辟了一個個“新賽道”。因此,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也應當與新媒體、新技術對接,充分應用新媒體、新技術。不僅僅是項目化學習內容可以媒體化,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方式媒體化、技術化。
(一)教學內容技術化
技術化的教學內容是對傳統美術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拓展和延伸。人教版美術教材內容編排,為新媒體、新技術等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課程空間。如人教版美術教材在每一冊的最后,都安排了“電腦美術”。這一部分課程內容,不僅本身具有技術化的內涵、意義,還必須用技術化的手段來加以實現。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統整起來進行教學,也可以針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相關拓展、延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彼此合作,將紋樣進行組合、拼貼等。教學內容的媒體化、技術化處理,能拓展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技術性認知,讓學生領悟到新時代背景下的美術課程的技術屬性。
(二)教學手段技術化
傳統的教學手段往往就是畫筆、顏料、水墨、水粉等。新技術背景下,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手段走向豐富。教師要自覺地引導學生應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教學手段的技術化,將美術課程與信息技術課程緊密關聯。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新技術嵌入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課程之中,引入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之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就會“錦上添花”,就會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三)教學展示技術化
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需要展示,也必須展示。傳統的美術教學,其展示的媒介往往就是紙板,其展示形態、展示空間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在新媒體時代,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作用,對學生的美術項目化學習進行多樣化、技術化的展示。教師不僅可以進行線下展示,還可以進行線上展示。如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玉石文化》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不僅引導學生觀賞教材中的玉石,還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手機、相機等,將家中的、家鄉的、地方博物館的玉石拍攝下來進行展示。這樣的一種集技術性、藝術性于一體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研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研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將家中的“玉石”、將地方的玉石古跡、將博物館中富有歷史價值的玉石拍攝下來,其中一些學生還拍攝了微視頻,對“玉石”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動態的展示,并在美術學習微信群、美術學習QQ群中交流。基于技術性的教學展示,讓學生對美術學科知識、概念進行研究。在這樣的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學生既獲得了項目化學習知識,又獲得了相應的技術知識。
基于技術的項目化學習蘊含著學生的美術學科理論智慧、實踐智能。在美術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對美術學科課程內容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讓學生分享美術學習、研究、實踐的智慧,從而開闊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
項目化學習能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優化學生的美術學習樣態。在美術教學中,項目化學習能拓展美術學科邊界、擴大學生美術學習時空、提升學生美術學習智慧。教師要充分應用“項目”,來推動學生的美術學科自主性、自能性學習。項目化美術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主人,讓學生的美術學習自然發生、深度發生、持續發生。
參考文獻
[1]魏會.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美術常態課堂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21(7):50-52.
[2]魏會.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施[J]. 江蘇教育研究,2021(3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