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需求不足,關鍵一是管住快變量。支出當中,消費短期內很難有大變化,投資短期內可以有很大變化,消費是慢變量,投資是快變量。收入當中,勞動者收入短期內很難有大變化,企業盈利可以有很大變化,勞動者收入是慢變量,企業盈利是快變量。信貸本身短期內可以有很大變化,是快變量。在需求不足的負向循環當中,造成負向循環加速度的是“投資-企業盈利-信貸”之間的負向循環。阻斷需求不足,關鍵在于阻斷這個負向循環。
關鍵二是用對逆周期政策。憑借市場自發的調節機制,并不能讓需求不足自我修復。降低利率和政府舉債擴大支出,是經過國內外反復實踐,可以在短期內阻斷需求不足的成熟、有效的做法。這些做法可以在短期內給居民、企業和政府資產負債表帶來巨大變化,有針對性地打破“投資-企業盈利-信貸”之間的負向循環。
關鍵三是逆周期政策力度小了不行,小了就成了添油戰術。阻斷需求不足,必須是足以打破負向循環加速下沉力量的強大外力。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個很典型的負面案例,1992年-2012年日本面臨持續的需求不足,日本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不能說無動于衷,但總是猶猶豫豫不堅決,逆周期政策表態和力度不堅決,經濟稍有恢復又急于退出寬松政策,結果是經濟稍微好一點就再次下行。直到2013年安倍政府上臺,日本情況才有了轉折性變化,最突出的是寬松貨幣政策表態非常堅決,隨之而來的是日經股票指數翻倍,失業率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通脹率明顯回升,日本經濟走出了“失去的二十年”。
真正能發揮功能的逆周期政策,必須是非常堅定的表態和超預期的政策力度,表態越堅決,越超預期,改變市場預期的代價越小,政策空間消耗反而越少。
關鍵四是當需求不足成為最突出挑戰的時候,全力阻斷需求不足應該成為最優先事項。維持經濟健康運行有各種各樣的阻礙,比如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營商環境不夠好、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合理等等,相比之下,嚴重的需求不足對經濟的傷害最致命。好在只要逆周期政策力度夠了,需求不足問題可以很快得到解決。
就當前而言,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存量、對金融和其他行業的治理和整頓、優化政策支出結構等都是長期工程,需要破舊立新。
但破舊立新是會帶來經濟短期內的脆弱性,如果再疊加需求不足給經濟帶來的脆弱性,會形成脆弱性的疊加,給短期經濟帶來過大壓力。
當需求不足來襲,集中精力阻斷需求不足,問題就可以很快得到解決;對待破舊立新類型的問題,可以“風物長宜放眼量”。先把需求不足這個最大的威脅解決好,很多需求不足的次生災害少了,解決其他更長期的、結構性的問題會有更大騰挪空間,破舊立新也更容易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 高卓瓊 張明
“數字貿易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影響因素分析”
《國際經濟合作》2024年第5期
對數字貿易發展水平進行測度是研究和制定數字貿易發展戰略的起點。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球整體數字貿易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存在一定的分化趨勢,各國的發展差距可能進一步加大;從整體看,發達國家的數字貿易發展水平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且年度變化較小,處于穩定高位的狀態;中國的數字貿易發展水平在近幾年呈現出持續趕超的態勢,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但存在分項指標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水平、營商環境、前沿技術水平、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均對數字貿易發展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對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和非OECD國家的影響具有異質性。
1 爭養AI獨角獸
2 證券業大變局
3 中信股份業績穩健
4 上市藥企降了銷售費用
5 沒有贏家的“對賭”
6 別用老方式投資AI新創公司
7 中國AI市場,權衡與拉扯
8 透視A股2024年中報
9 名創優品最大門店,為何開在印尼?
10 誰在囤華為三折疊手機
資料來源:《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