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已經具備擴大試點的條件。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將試點范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內投資占比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指導相關機構落實盡職免責的要求,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
2024年以來,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是金融監管的三大重點任務。李云澤表示,在防風險方面,聚焦重點領域,推進化險工作,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堅決避免風險外溢和傳導。目前,高風險機構集聚的地區,都已經形成了具體的改革化險方案,正在“一省一策”穩妥有序地推進實施。
“同時,我們也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配合化解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當前,我國金融業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經營穩健,風險可控。伴隨著房地產、地方債,以及中小金融機構三大風險逐步化解和緩釋,金融風險正在穩步收斂,堅決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李云澤表示。
在強監管方面,李云澤稱,堅持標本兼治,以改革破難題、以制度促規范,不斷增強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回歸本源、聚焦主業,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推動出臺保險業新的“國十條”,及時完善資管規定,持續強化非銀機構治理,優化夯實信貸基礎管理,推動解決制約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等。
在促發展方面,李云澤表示,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提升經濟金融適配性,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力度等。截至2024年8月末,高技術產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3.2%、15.9%;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和民營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6.1%、9.1%;2024年前八個月,保險業已累計賠付1.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1%。
大型商業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中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其資產質量穩定,主要的監管指標處于“健康區間”。
李云澤稱,經研究,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也將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資本是金融機構經營的“本錢”,是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礎和抵御風險的屏障。“近年來,大型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潤留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但隨著銀行減費讓利的力度不斷加大,凈息差有所收窄、利潤增速逐步放緩,需要統籌內部和外部等多種渠道來充實資本。”李云澤解釋道。
另外,當前社會融資總額中,間接融資仍然占據主體地位,這也就意味著需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金融尤其是科創投資的發展之路。“前期,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已在上海開展股權投資試點,探索了路徑,已經具備擴大試點的條件。根據國務院的有關部署,為切實發揮試點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發展創業投資,我們擬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來加以推動。”李云澤稱。
一是擴大試點城市的范圍。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將試點范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寬限制。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內投資占比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三是優化考核。指導相關機構落實盡職免責的要求,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下一步,將及時總結經驗,繼續研究擴大試點城市范圍;同時不斷優化配套政策,推動更多的項目盡快落地。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銷售的持續放緩導致房企流動資金緊張,部分已售在建項目難以按期交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住建部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在李云澤看來,該機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城市為主體、以項目為中心”,將房企集團的風險與房地產項目的建設區分開來,充分發揮屬地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把合規的在建已售項目納入項目“白名單”,引導金融機構滿足房地產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
李云澤稱,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超過5700個,審批通過融資金額達到1.43萬億元,支持400余萬套住房如期交付。截至8月末,2024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較年初實現了正增長,扭轉了房開貸下滑的態勢。房地產的并購貸款和住房租賃貸款也分別增長14%和18%。
李云澤還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房地產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切實做到“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應放盡放”,堅決打贏保交房攻堅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保險公司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近期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服務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
李云澤稱,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天然具有耐心資本的屬性,必將成為支持資本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重要的價值投資者。
“資本市場對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無疑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們一直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積極引導銀行、保險和資管機構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前期,經國務院同意,推動中國人壽、新華人壽開展試點,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募集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該基金注冊資本500億元,已正式開始投資運作,目前進展順利。”李云澤稱。
李云澤還表示,將繼續支持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一是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其他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一步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二是督促指導保險公司優化考核機制,鼓勵引導保險資金開展長期權益投資。三是鼓勵理財公司、信托公司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發行更多長期限權益產品,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多渠道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人保集團將緊扣國家政策鼓勵方向,圍繞服務“五篇大文章”,通過項目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存量資產,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堅定高質量發展轉型,創新發展ABS(資產支持證券)業務。用好政策工具,適當增加股票整體配置規模。積極落實長期考核導向,體現保險資金耐心資本定位。
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服務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新華保險表示,圍繞做好“耐心資本”,新華保險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有如下舉措:一是通過長期投資為資本市場注入穩定資金。如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聯合發起設立的總規模500億元試點基金,旨在通過長期投資實現資本增值;二是優化資金投向,支持實體經濟,上半年,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規模超9200億元;三是創新投資方式,拓展投資領域。圍繞新質生產力探索投資機會,支持優質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資余額約4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