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五味雜陳;看今朝,堅若磐石。2019年 1月 25 日,帶著組織信任與囑托,帶著自己的教育初心與理想, 我來到了名苑幼兒園。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組織的期望——“擴大規模、提升品質、規范管理”。始終牢記著上任時的目標“名苑—名園—名師”。五年來,我與大家同謀共商、同悟共享、同行共長 !
“入名苑,臘月天;你我他,初相見;謀規劃,肩并肩;使命感,在心間。”這是組織對我前往名苑的囑托,也是2019 年我工作的縮影。來到名苑后,我利用寒假與全體教職工分批分組進行交談,深入到各部門、各班組,了解教職工的所感、所思、所困、所盼……在收集整理后,我聚焦幼兒園的持續發展、教職工的專業提升、幼兒的快樂成長、家長的放心認可,以及滿足更多家庭入托需求等,與干部、教師開會同謀共商。
2019 年全年,我進行了近 300 次調研與商議,共有3000 余人次參與。我們完成了一址的班級格局改造、食堂遷址改造、衛生間男女分廁改造、樓頂戶外活動場地和操場有效空間改造等工程。這些改造使得一址由原來的 6 個教學班擴至 12 個教學班,學位增加了 180多個。食堂擴改后,能夠滿足 300 多名幼兒全日供餐的需求,而戶外活動場地也增加了近800平方米。這些舉措大大緩解了西城區廣外地區的入托難問題,向辦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的目標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居家間,勇爭先;有信念,齊奮戰;一三九,迎磨難;首相望,共承擔。”這是 2020 年我所經歷的兩次重大危機,也是我勇敢面對、努力奮戰的寫照。
2020 年春節,突如其來的危機打亂了我們的正常教學秩序,我們不得不轉為居家學習和工作。在親自指揮、全面動員、堅決落實四方責任的前提下,我們對過去三年的工作進行了梳理,收集、整理了教師的教育心得,撰寫了《我與名苑共成長》一書。家長送來的錦旗、感謝信以及他們的教育故事也被我們精心整理成集,匯編成《一面錦旗一個故事》。這些不僅是大家與名苑共度的時光記錄,更是我們心中美好的記憶。
2020 年 9 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輿情危機打破了新學期的平靜,也打破了我們對名苑發展的美好憧憬。面對這種極端狀況,我始終牢記肩上的責任,堅信正義的力量,堅守教育的陣地。那139 天的磨難,是組織對我的政治考驗,也是干部教師對我的信任與支持。那段經歷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和堅韌成長的財富,它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初心,也鍛煉了我的意志品質。
為了努力提升幼兒園的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我深知,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建三址,穩局面;帶隊伍,蘊心田;立規矩,悟發展;聚人氣,譜詩篇。” 這是名苑一園三址“品”字格局的建成歷程,也是我在2021年工作中的感悟體會。2021年6月,我園本著“立足現實、全面診斷、找準差距”的目標,開展《北京市幼兒園辦園質量評估》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僅用40 多天就完成了全部資料整理和各項工作準備,于6月16 日順利地完成了A級驗收工作。A級驗收是我園全面工作的集中體現,是我園干部教師隊伍技術練兵的最佳契機。全體干部教師經受住了此次考驗,得到了全面的鍛煉。
2021年,三址全面建成,并在9月份投入使用。目前已由2019年13個教學班擴增至31個教學班,收托幼兒830多名。園所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名苑的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建設重點研究項目“黨團聯動培育團員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2021年一體化德育清華大學研修班”進行案例交流分享,成果突出,免于結題。此項課題成果實現了名苑幼兒園教育科研課題零的突破,標志著幼兒園已具備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教科研,助名苑;全育人,管理堅;科研月,首次現;齊協力,謀新篇。”2022年是幼兒園“十百千”格局形成之年,也是幼兒園從“規模大”到“質量優”的轉型之年。2022年幼兒園課題全面啟動,“名苑幼兒園‘三全育人’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獲北京教育學會幼兒園發展與促進專委會“十四五”教育科研課題立項;“家園共育課程體系建設”獲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辦“一般課題”立項。2022年1月,我園邀請西城區教育科學院朱洪秋博士科研駐校,自此,我園拉開了“三全育人”管理改革課題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序幕。基于隊伍年輕化的發展現狀,為充分滿足教師發展需求,2022年9月,我園召開拜師會,形成區級、園級、班級三級師徒結對體系,為名苑幼兒園走上科研之路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為有效落實《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園管理、教育、教學、活動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率,我園開展了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視角下的幼兒園管理體系和育人體系的創新與實踐,涉及的研究成果在2022年科研月上進行了展示,構建了以“三全育人”理論模型為主線的、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和育人體系。通過育人目標、階段銜接、要素融通三個方面的一體化,實現超大規模幼兒園的高效管理,最終促進園所整體發展。
“家園社,樂協作;建中心,引資源;強實踐,重體驗;攜師幼,共成長。”這是我園德育重點課題的特色保障,也是我園協同“管理·育人”的具體體現。
基于園所需從“規模大”到“質量優”轉型的必然性,我們系統構建了名苑幼兒園“三全育人”體系,將管理和育人的理念融入其中,形成管理與育人體系框架。2023年,我園在原有實踐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探尋協同“管理·育人”,助推園所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法。以成立“幼兒道德發展研究中心”為牽引,開展資源整合機制的研究;以構建“三全育人”為主線,實現全面育人的三個一體化為目標,進行協同“管理·育人”的實踐研究,目前幼兒園已經初見體系管理的樣態。即:園所管理體系——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協同“管理·育人”;教師發展體系——基于“四導向”模型讓教師成為自主成長的專家;幼兒發展體系——基于“三放”理念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后勤發展體系——讓后勤成為服務師幼的專家。這是推動園所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一年來,我園獲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2023年6月我園承擔北京市一體化德育基地園展示交流活動;2023年10月重點課題“家園社一體化德育資源整合實踐研究”順利開題;2023年12月,我園德育研究成果“黨團聯動培育團員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研究”榮獲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研究優秀成果。園所中有14人次參與全國學術發言、交流及獲獎;25人次參與市級學術征文活動獲獎;78人次參與區級學術征文活動獲獎;教師小課題申報數量上升至81個。
以上既是我園五年來的發展歷程,又是園所在轉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實踐探索,更是園所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的認識與思考。接下來,我園將繼續堅持宏觀、中觀、微觀的整體思考,以“三全育人”為主線,整合家、園、社多方資源協同發力,將“管理·育人”與實踐深度結合,不斷深化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大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