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創新發展展開研究,解讀了新發展理念下的創新驅動發展理念以及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創新發展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分析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強調了標準化對推動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探討了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現狀、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特點,并提出了未來推動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思考方向,包括根植實踐創新、增強保障能力和充分發揮創新智慧等。通過對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促進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創新發展;地方標準;公共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促進知識傳承、文化交流以及社會教育等重要職責。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的需要,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服務水平,以滿足社會公眾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標準化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性措施,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標準作為圖書館制度的重要方面,能夠豐富圖書館標準層級,總結并固化地方公共圖書館的創新實踐經驗,為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在此背景下,研究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對于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現代化、專業化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
1.新發展理念下的創新驅動發展理念解讀
在公共圖書館領域,創新驅動發展理念意味著不斷推陳出新,尋求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的服務方式和內容,以滿足社會公眾不斷增長的需求。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借鑒先進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不斷改進館藏管理、數字化服務等方面,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體驗。這一理念的實施,將推動公共圖書館從傳統的“書本堆積之地”轉變為“知識服務與文化交流的智慧空間”,為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貢獻力量。
2.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創新發展的目標和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發展目標,要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對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制定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應當與時俱進,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促進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創新,需要充分發揮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深入挖掘公共圖書館的創新實踐,不斷完善標準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助于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二、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現狀分析
1.地方標準的歷史發展回顧
隨著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和需求的不斷增加,各地方政府和圖書館開始意識到地方標準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地方標準化工作的力度。在地方標準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先進地區率先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標準,并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些地方標準往往以本地區的特色和需求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標準,為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提供了指導和支持。隨著地方標準化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關注并參與到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中來,形成了一定的地方標準化體系。
2.地方標準制定情況概述
目前,各地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制定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一些經濟發達、圖書館事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地方標準制定數量較多,起草單位和歸口單位也比較多樣化,制定過程相對成熟。而一些經濟欠發達、圖書館事業起步較晚的地區,則地方標準制定數量較少,起草單位和歸口單位相對較少,制定過程相對滯后。總體來看,地方標準制定情況在各地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一些地區的地方標準制定較為積極,有明確的地方標準化工作規劃和計劃,而另一些地區則存在對地方標準化工作不夠重視的情況。
3.地方標準內容分析
地方標準內容的分析對了解地方標準的主題和重點領域至關重要。通過對地方標準的內容展開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在服務范圍、管理規范和創新要求等方面的特點和趨勢。首先,地方標準在服務范圍上呈現出多樣化和特色化的趨勢。在服務內容方面,地方標準往往會對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服務形式以及服務質量等方面實施具體規定,涵蓋了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等不同群體的服務需求。
此外,地方標準還會針對特定服務項目或活動,如閱讀推廣、數字化服務以及社區活動等實施規范和要求,以滿足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多樣化需求;其次,地方標準在管理規范方面體現出對公共圖書館運行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要求。包括對圖書館的組織架構、人員配置、設備設施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規定,以確保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和服務質量。地方標準還會對圖書館的管理流程、服務流程以及工作程序等詳細規范,以提高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地方標準在創新要求方面強調了公共圖書館的創新能力和服務創新。最后,地方標準往往會鼓勵圖書館在服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文化創意等方面實行創新探索,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體現了地方標準在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不斷創新和提升方面的作用和意義。例如,湖里區圖書館與學校合作,建立“家庭圖書館”新模式,學生不僅在學校,還能在公共圖書館、在家里享受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及數字資源。
三、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特點
1.創新實踐驅動、示范試點助推地方標準發展
創新實踐是地方標準制定的重要動力,尤其在公共圖書館領域。這些實踐以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方式,豐富了服務模式、管理機制和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為地方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基礎。公共圖書館通過創新實踐,不斷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地方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示范試點項目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地方標準的發展。這些項目由政府或相關機構發起,旨在探索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服務理念,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示范和引領。例如,佛山市的鄰里圖書館項目就是一個成功的示范試點項目,將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得到了國際認可。這些項目在政策、經費和技術等方面給予了充分支持,為地方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動了標準化工作的深入開展。創新實踐和示范試點項目的雙重助推,使得地方標準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和服務對象。這些標準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能夠更好地指導公共圖書館的實際工作。同時,也為地方標準的制定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推動了公共圖書館事業不斷發展和完善。
2.系統設計、多方合作,助力圖書館標準化發展
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制定并非單打獨斗,而是需要依托系統的標準化體系設計和多方合作來推動。系統的標準化體系設計是確保地方標準與整體標準體系相融合的重要保障,能夠建立完善的標準化框架,使得地方標準在形成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相關標準的內容和要求,確保其與整體標準體系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從而提高標準的權威性和適用性。多方合作在地方標準制定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合作涉及與標準化組織、相關企業以及其他公共圖書館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各方的積極參與不僅豐富了標準制定的參與主體,還為地方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更豐富的經驗和資源支持。例如,在安徽省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制定中,各級圖書館的參與頻次較高,得到了相關企業的積極支持,這種合作模式使得地方標準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一些地區還積極組建了標準化工作聯盟,共同推動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整合各方資源,提高標準化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促進各方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標準化工作向更加深入和廣泛的方向發展。通過系統設計和多方合作的方式,地方標準得以更好地發展,為公共圖書館的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3.地方標準守正創新,為行業發展貢獻智慧
地方標準的守正創新為公共圖書館行業的發展貢獻了智慧和經驗。首先,地方標準在遵循相關法規和標準的前提下,積極結合地方實踐開展創新,不僅體現在標準內容的更新和完善上,還在解決地方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具體問題和需求上實行探索和創新。這種守正創新的做法不僅為地方公共圖書館提供了更加適用和有效的標準,還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其次,地方公共圖書館的創新實踐被總結并轉化為地方標準,為其他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提供了可行的參考和借鑒。例如,溫州市的城市書房項目就是一項成功的創新實踐,通過實踐總結,成功發布了地方標準,并得到了其他地區的借鑒和推廣。
這種經驗的分享和傳承,促進了公共圖書館行業內部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地方標準的守正創新不僅為公共圖書館行業提供了更加靈活和適用的標準體系,還為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支持,為公共圖書館行業的發展貢獻了豐富的智慧和經驗。最后,通過結合地方實踐開展創新,并將創新經驗總結為地方標準,不斷豐富和完善標準體系,推動了公共圖書館行業的發展進程。
四、我國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思考
1.根植實踐創新,推動地方標準創新發展
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是基于實踐經驗的深入總結和探索。實踐是地方標準制定的基礎和源泉,直接反映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實際需求和挑戰。因此,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必須緊密根植于實踐,將創新實踐視為其制定的重要依據和靈感來源。通過實踐,公共圖書館能夠深入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期望,發現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這些實踐經驗反映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真實情況,為地方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據。
例如,在數字化服務領域,公共圖書館通過實踐探索不同的數字化服務模式和技術應用,總結出有效的實踐經驗,為地方標準的創新提供了重要參考。公共圖書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服務模式、技術和方法,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方式,成為地方標準制定的重要依據,為標準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了助力。因此,根植于實踐的創新發展是推動地方標準不斷完善的關鍵。公共圖書館應該不斷加強實踐探索和創新,將實踐經驗轉化為地方標準的創新成果,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進步和提升。
2.增強地方標準創新發展保障能力
增強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保障能力是促進標準化工作健康發展的關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涵蓋了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政策支持以及監督機制等方面。首先,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通過專業培訓和教育,培養更多了解標準化原理和方法的人才,包括圖書館工作者、研究人員和決策者。這些人才應該具備系統設計和標準制定的能力,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和創新實踐提出有效的標準化解決方案;其次,加強與標準化組織和企業的合作。與這些組織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可以借鑒其標準化經驗和資源,提高地方標準制定的規范性和效率。這種合作關系還可以促進標準的國際化和行業化發展,使地方標準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和行業的標準體系;再次,抓住示范試點機遇,爭取政策和經費支持。通過設立示范項目,可以在實踐中驗證和改進地方標準,為標準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寶貴經驗。例如,湖里區圖書館打造的“公共圖書+文創空間+關聯服務”“三嘉”悅讀品牌,引入社會資源,共建“閱讀+”模式,政府和相關機構應該為這些示范項目提供政策和經費支持,推動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落地實施;最后,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地方標準制定機制,提高標準應用與監督水平。建立高效的標準制定程序和評估機制,可以確保地方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同時,加大對標準實施和監督的力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標準的有效實施和維護。
3.充分發揮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為行業貢獻智慧的作用
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不僅對本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有著重要的指導和規范作用,還能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其內容創新和實施成效不僅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修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還在行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和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過程中,應充分調查相關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情況,吸納其中通用性的部分或推動較為成熟和有通用性的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并將其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不僅可以減少重復勞動,還能夠更好地滿足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需求,推動行業發展。地方公共圖書館在學習行業創新經驗時,也應該有意識地學習其標準化建設情況,再結合本地特色開展實踐和地方標準制定,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標準的質量和實用性,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貢獻智慧。
五、結論
我國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是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進步的關鍵。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地方標準應當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服務質量,促進行業發展。為此,需要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與標準化組織和企業的合作、抓住示范試點機遇、積極探索健全的制度機制等措施。地方標準的創新發展不僅為本地區提供規范和指導,還能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貢獻智慧,促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完善和提高。因此,應當充分發揮地方標準創新發展的作用,不斷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運月,趙 媛.西部地區基層圖書館標準化難題及疏解路徑[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4,50(02):70-86.
[2]周琎莉.公共圖書館統計標準化研究[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4(01):21-26.
[3]謝燕潔.專業化發展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制定現狀研究[J].晉圖學刊,2023(06):72-79.
[4]姚 明.規矩與方圓:我國圖書館標準化建設研究——基于86項標準的實證考察[J].圖書館,2023(06):8-13.
[5]李 愛,陳 雅.基于文本的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研究[J/OL].圖書館建設:1-13[2024-05-04].
作者單位:廈門市湖里區圖書館
作者簡介:黃銀華(1987—),女,漢族,福建金門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陣地建設與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