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為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通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融合,逐漸提高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促進鄉村經濟轉型。本文分析了發展石榴產業的意義,指出石榴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重點探究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石榴產業發展的有效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員通過發展石榴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
關鍵詞:石榴產業;鄉村振興;石榴種植
我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追溯到2 000多年前,石榴不僅營養價值較高,還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深受社會民眾的青睞。在石榴市場需求量逐漸加大的背景下,社會對石榴產業越發關注,諸多省市地區都在積極發展石榴產業,無論是石榴產量還是石榴品質都在不斷提高。推動石榴產業發展,既能創造較多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又能助力鄉村振興。
1 石榴產業發展意義
1.1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現階段,石榴已成為我國諸多鄉村地區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為推動石榴產業發展,各鄉村地區政府部門也紛紛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以調動企業與農戶參與石榴種植,致力于發揮多方力量加強對產業的投入。而發展石榴產業,打造完整的石榴產業鏈,能有效加強社會經濟效益;擴大石榴種植規模,提高石榴產品產量,能促進區域內經濟水平提升,為其他產業發展帶來推動作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斷提高鄉村地區就業率。
1.2 助力鄉村振興
為落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應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地區發展石榴產業,充分發揮自然地理環境優勢,以因地制宜為原則進行石榴種植基地建設,并打造示范種植區,以此帶動全鄉村發展石榴產業,能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提供助力。一方面,鄉村地區通過招商引資推動石榴觀光園區、生態園區建設,不僅能吸引投資企業進入,還能吸引消費者前來,對鄉村建設發展起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鄉村地區通過舉辦多樣化活動,如石榴博覽會、石榴文化節等,賦予石榴產業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
2 石榴產業發展現狀
現階段,石榴產業發展面臨一定機遇與挑戰。在產業發展機遇上,(1)石榴能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種植石榴樹既能起到綠化作用,也能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功能,這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的政策相契合。(2)石榴產業的市場前景較為廣闊,通過分析水果產業發展趨勢可發現,桃子、蘋果等果品市場處于逐漸衰落的態勢,而石榴口感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其果肉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同時,我國諸多省市地區對石榴鮮果的需求量都較大,這使石榴產業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3)石榴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以軟籽石榴為例,調查數據顯示,軟籽石榴的產量約為2.5 t/hm2,1 hm2的成本在3 000~4 000元左右,平均價格為5元/kg,這與其他農作物如大豆、小麥等相比,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結合實踐調查,通過科學種植管理,如果能將1 hm2成本控制在3 000元上下,即使按照
3元/kg的價格售賣,也不會虧損[1]。
在產業發展挑戰上,(1)土地流轉難度較大。首先,適合種植石榴的區域可能與耕地紅線劃定面積相矛盾,導致石榴種植面積不夠,制約石榴產業發展;其次,石榴種植地區通常位于交通條件較差的位置,無論是立地條件還是人文條件都明顯不足,致使石榴產業發展受阻;最后,在實施集體林權制度的背景下,部分山地歸農戶所有,而部分農戶拒絕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導致土地流轉不暢。(2)產業化程度較低。部分鄉村地區尚未實現規模化種植,仍以農戶自主種植模式為主,石榴種植過程存在散亂問題。
(3)營銷體系較弱。部分鄉村地區未建立完善的石榴產業營銷體系,對現代營銷手段的應用較少,缺少如互聯網網站、電子商務等,存在銷售途徑單一的問題。(4)產業附加值較低。部分鄉村地區未進駐石榴加工企業,僅以鮮果銷售為主,未積極研發石榴深加工產品,難以提高石榴產品附加值,對石榴產業綜合效益造成影響。
3 鄉村振興背景下石榴產業發展對策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有效推動石榴產業發展,應全面分析石榴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針對性制定石榴產業發展對策。
3.1 建立政府支持引導體系
首先,立足整體視角進行統籌規劃。與農業農村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等建立合作關系,結合區域立地條件,共同對石榴產業進行科學布局。同時,由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調查種植環境,包括土壤條件、大氣條件、灌溉條件等,明確適宜種植石榴的地區,推動石榴產業試點建設,實現對山林地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土地利用供給優化。此外,由政府部門積極宣傳,引導種植戶運用荒山荒地、低效林地等進行石榴種植,并采取一系列優惠措施,調動鄉村民眾積極參與產業化種植經營,為石榴產業發展注入活力[2]。其次,強化組織領導。發揮政府職能部門作用,有效指導、推動石榴產業發展。一方面,在政府部門日常工作中納入產業組織領導內容,以四項原則為基準構建產業發展協調機制,一是總體規劃原則,二是科學布局原則,三是突出重點原則,四是分步實施原則;另一方面,對各職能部門優勢進行整合,通過多樣化方式指導、管理、監督石榴產業發展,具體包括制定石榴產業發展規劃、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有效轉化科技成果、實行標準化生產模式、實施產品質量認證等。最后,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向石榴一、二、三產業項目適當傾斜財政支農資金,積極推動石榴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品牌示范基地、石榴產業科技研發、電子商務以及冷鏈物流等,促進石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針對石榴產業,制定石榴種植風險防范制度,建立專項基金,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積極推廣各類保險,如石榴災害保險、市場價格保險等,有效防范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為石榴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2 建立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首先,加強科技投入。引進優質石榴品種,一是引進經過國家專業機構鑒定的品種;二是引進多樣化品種,如可供鮮食品種、可供觀賞品種等,推動石榴產業多樣化發展。同時,大范圍推廣石榴標準化種植技術,標準化管理石榴種植的全過程,包括合理選擇石榴品種、科學培育苗木、采用合適的栽培模式、科學開展施肥澆水工作、科學噴灑農藥、合理確定采摘時間、有效控制石榴產品質量等,以充分保證石榴品質。此外,積極引入農業物聯網技術,提高石榴種植的智能化水平,在石榴種植過程中智能監測種植情況,實現生產可控制、質量可溯源,以推動質量安全目標落實。其次,強化精深加工。現階段諸多鄉村地區石榴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還以種果賣果的模式為主,因此要積極研發新產品,如研發以石榴產品為原料的護膚品、保健藥品、烹飪食品等,加大精深加工力度。同時,全面發揮資源優勢,引進深加工企業,如石榴果酒、果汁、果茶等,不斷創新技術,使逐漸提高石榴產業科技化水平,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有效加強石榴產業效益[3]。最后,注重招商引資。以石榴產業為核心,構建精準招商模式,積極引進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通過多樣化方式引資入股,推動石榴產業集群發展,實現雙贏局面。同時,將能帶動石榴產業發展的優質項目引入其中,調動鄉村民眾積極投資,為有投資意愿的回鄉創業人員提供貸款服務,以此提高民間投資活力。
3.3 建立石榴產業組織體系
首先,加強土地流轉。明確耕地紅線劃定面積,包括非農化區域面積、非糧化區域面積,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為土地流轉提供支持,有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同時,引導龍頭企業推動石榴種植基地建設,打造家庭農場,實行集中種植模式、連片種植模式;發展中介組織,以此連接石榴種植戶與市場,通過中介組織為石榴種植戶提供多樣化服務。其次,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通過多元途徑有效扶持龍頭企業與大型種植戶,如財政支持、招商引資等,重點引進與培植規模相對較大、擁有較強實力、發展前景廣闊以及能帶動石榴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大型種植戶,調動鄉村民眾參與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各類服務,包括加工服務、運銷服務、代銷服務等,使石榴種植企業、石榴生產加工企業、石榴產品銷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增強。同時,構建系統的生產模式,以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石榴種植基地以及石榴種植農戶為主要的生產主體,對石榴種植方、石榴生產加工方、石榴銷售方的合法利益進行保護,由企業與農戶共同承擔風險、共同享受利益,形成聯結機制[4]。最后,加強品牌宣傳。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市場推廣,在石榴產品銷售過程中,統一使用固定的品牌標識,以此逐漸擴大石榴品牌效應,使其觸及更為廣闊的領域。同時,注重品牌包裝策劃,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使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
3.4 建立石榴延伸產業體系
首先,推動鄉村旅游農業發展。深度融合第一、二、三產業,實現對新經濟增長點的持續培育。以鄉村各項資源為依托,如農業資源、旅游資源以及生態資源等,發展旅游新業態,包括鄉村休閑農業旅游、鄉村觀光農業旅游等。同時,全面發揮石榴樹、花的觀賞價值,吸引旅游開發企業、旅游投資企業等進駐,立足整體視角統籌規劃,建設特色石榴觀賞園,集合觀花、采摘、品果、購果于一體,兼具生態旅游功能、觀光體驗功能、農業生產功能,并展現鄉村獨特的文化魅力,通過打造農業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優質觀光景點的方式,有機融合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實現雙贏。此外,為實現鄉村旅游農業發展目標,還應加大修路力度,一是硬化處理村級道路,定期開展道路養護工作,為石榴產品出村、外來游客入村提供保障;二是合理規劃高速公路網,聯通鄉村各區域,帶動石榴產品開發,共享各地區要素;三是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區域內通信全面覆蓋,加強通信使用體驗。其次,健全物流體系。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石榴產品銷售,以線上直銷的形式,進軍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推動石榴產品線下市場、線上市場以及營銷網絡建設,構建現代化營銷模式,集合基地、科學研究、產品集散于一體,實現營銷網絡的全面覆蓋。同時,打造石榴產品集散中心、石榴產品物流中心,形成完善的物流體系,并優化配置物流基礎設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應建設兩地倉,一是產地倉,通過產地倉提供保鮮處理服務,結合鮮果品質對其分類包裝,避免鮮果出現損耗,并在進倉、出倉時嚴格落實質檢要求,充分保障石榴種植農戶利益與消費者權益;二是銷地倉,通過銷地倉提供存儲服務與智能化管理服務,實行訂單化管理模式,充分滿足城市民眾對石榴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應積極引入冷鏈物流技術,從三面入手推動冷鏈物流發展,一是與高等院校、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不斷輸送冷鏈物流人才,確保人才供給充足,通過技術培訓的方式,向石榴種植農戶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能,以降低爛果出現的可能性;二是充分運用數字智能技術,發揮現代技術優勢,為冷鏈物流發展賦能,以加強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為根本目的對運輸路線進行優化設計,結合冷鏈物流企業實際運營情況搭建相匹配的智能化管理平臺,實時監控運輸車輛狀態、運輸產品狀態以及運輸溫度等;三是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冷庫建設,既要優化改造老舊冷庫,也要根據石榴產品存儲需求新建冷庫[5]。
最后,逐漸擴大營銷網絡。通過多樣化方式推動石榴外銷網絡完善建設,包括直銷形式、代銷形式、線上銷售形式等,并加大營銷人才培養力度,鼓勵銷售網點積極運用電商平臺,擴大市場范圍,與大型超市建立合作關系,構建穩定的購銷模式,確保銷售渠道暢通。
4 結論
目前,石榴產業發展面臨一定機遇與挑戰,一方面,石榴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能帶來較多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流轉難度較大、產業化程度較低、營銷體系較弱等問題,石榴產業發展受到阻礙。基于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有效推動石榴產業發展,應在明確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建立政府支持引導體系、建立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建立石榴產業組織體系、建立石榴延伸產業體系,以此通過石榴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陳夏童,韓文君,黎冬婷.新時期下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變革:以河陰石榴產業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12):9-10.
[2] 陳杰.做強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以姚安縣軟籽石榴產業發展研究為例[J].云南農業,2022(8):32-36.
[3] 陳燕,高小峰,雷夢瑤,等.南陽市石榴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22,16(12):161-164.
[4] 何強,鄧鑫,李川,等.農產品品牌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機理與實證分析:以四川省91個縣域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1):241-252.
[5] 玄志友.不同石榴品種在河南的引種表現[J].中國果業信息,2023,4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