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16日,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上海建立了。70年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上海人大切實擔負起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職責使命,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為上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建設管理和民主法治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堅定堅持黨的領導,保障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正確方向。70年來,本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覺接受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確保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社會共同意志,確保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地方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員,確保黨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保證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我們感恩銘記,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五年參加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先后七次親0f5220c76f9f1e857af19843d1a2a6fdb3bac8b877569d2c94a844077dfc3b48臨上海,為上海發展把脈指向。特別是2019年11月2日,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極大激勵我們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做好新征程上海人大工作。
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助力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所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自1979年12月設立以來,共制定法規377件,現行有效法規265件,共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561個,開展執法檢查183項。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人大在“五個中心”建設等重點領域制定一批框架性法規,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制定一批探索性法規,在自貿區和臨港新片區建設等涉外領域制定一批開放性法規。特別是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和立法法修正,創新推進浦東新區法規制定和長三角區域協同立法,書寫上海地方立法新篇章,有力服務保障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凝聚人民智慧力量,用心服務上海人民城市建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合法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70年來,全面貫徹憲法法律,依法組織換屆選舉,加強民生領域立法和監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市委統籌部署下,上海人大率先出臺法規,保障和推進上海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一江一河”還岸于民工作、城市更新舊區改造工作、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等取得重大成績。全市1.4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深入基層傾聽民意,通過各種方式反映群眾呼聲,有效助力人民城市建設。
發揮制度優勢效能,推進上海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70年來,上海人大直面超大城市治理課題,持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人大加強對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和政府債務管理的依法監督,加強對城市生產安全和運行安全的剛性監督,加強對“老小舊遠”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連續監督,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全方位監督,加強對監察工作、兩院工作的專項監督,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動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新征程上,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座談會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二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積極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三是深入推進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動”,助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四是按照“四個機關”要求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不斷展現上海人大工作新作為新氣象,推動上海人大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為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