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探討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意義及其具體策略。通過創設傳統文化主題的數學課堂、引入文化故事以啟迪數學思維、運用藝術手法展現數學之美、設計富含文化元素的數學游戲以及組織文化數學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有效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融入,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推動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并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滲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9.008
教育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培養下一代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使命。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其教學內容和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將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技能,更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其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本文致力于深入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價值及其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以期為教育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啟示,從而推動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精心結合傳統文化元素,教師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例如,在教授幾何圖形時,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圖形的性質和特點,還可以巧妙地引入古代建筑中的精美圖案和裝飾元素,讓學生在欣賞數學之美的同時,也能領略到古代建筑藝術的魅力。同時,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哲理和智慧更是寶貴的教育資源,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通過教授“九九乘法表”,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還可以引導他們探究其中的文化內涵,體會到古人對于智慧和勤奮的崇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2.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寬文化視野,更能引導他們深入理解數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樣性和普適性。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和解題方法,如《九章算術》等古典數學著作所展現的深邃智慧,為學生打開了新的思維之窗,提供了寶貴的解題靈感。通過學習和應用這些傳統文化中的數學知識,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數學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更能感受到數學在不同文化中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歷程,從而增強他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更能夠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數學表達方式,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3.有助于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本身的理解,還能促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立體的學習體驗。傳統文化中的詩詞、繪畫、音樂等藝術元素,都可以與數學教學相互輝映,共同構建跨學科的學習橋梁。以幾何知識的教學為例,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形狀、對稱、比例等概念時,可以巧妙地引入傳統建筑中的美學元素。這些建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與藝術的結晶。它們所展現的對稱美、比例協調等特點,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欣賞建筑之美的同時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還能夠激發他們對美學、藝術乃至歷史的興趣。這種跨學科的融合教學,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發現數學與詩詞、繪畫、音樂等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時,他們會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知識體系,還能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4.有助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傳承的關鍵環節。通過這一手段,教師能夠巧妙地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傳遞給下一代,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還能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具體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還能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通過學習和應用傳統文化中的數學思想和解題方法,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數學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現形式和發展歷程,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同時,這種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創設傳統文化主題的數學課堂
為了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創設傳統文化主題的數學課堂”這一策略。這意味著,在設計數學課程時,教師不僅需要將數學知識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更要創造一種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教師可以以“中秋節分月餅”為文化背景,設計一節別開生面的數學課。中秋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節日,月餅作為中秋節的象征,與分數概念有著天然的聯系。教師可以先通過講述中秋節的起源、習俗和月餅的制作過程,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隨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將月餅分給每個人,從而自然引入分數的概念。比如,當月餅只有一個,而需要分給兩個人時,每個人能得到的月餅就是“一半”,即1/2;當月餅需要分給四個人時,每個人能得到的月餅就是“四分之一”,即1/4。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設計一系列與中秋節和月餅相關的數學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計算在不同人數的情況下分月餅,每個人能得到多少月餅;或者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用紙張或其他材料制作月餅模型,并進行分配。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了分數的基本知識,還通過傳統文化的引入,極大地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和文化內涵。通過將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教師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引入文化故事,啟迪數學思維
“引入文化故事,啟迪數學思維”是一種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它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實施這一策略,教師需要精心挑選那些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文化故事,如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成語典故等,確保它們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數學知識體系。
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為例,教師可以選擇“曹沖稱象”這一膾炙人口的故事。該故事不僅富有教育意義,而且與加減法運算緊密相連。在講述這個故事時,教師不僅要生動再現故事情節,還要巧妙地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例如,可以提問:“曹沖是如何通過一系列加法和減法操作,最終估算出大象的重量的?”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們主動思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故事講述完畢后,教師應及時總結其中的數學知識點,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梢赃M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類似需要運用加減法解決的問題?我們是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這樣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引入文化故事,啟迪數學思維”這一教學策略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數學學科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3.運用藝術手法,演繹數學之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傳統藝術手法來演繹數學之美,不僅使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數學的魅力,還能深化他們對數學的理解。以“圖形的運動”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文化中的剪紙藝術來闡釋圖形運動的概念。剪紙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對紙張的剪切和折疊,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美麗圖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剪紙工具,依據教材中的圖形運動原理,剪制出平移的火車、旋轉的風車等運動圖形。這樣,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圖形運動的規律,還能體驗到傳統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
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傳統繪畫藝術來展示數學之美。傳統繪畫藝術強調線條的流暢和構圖的和諧,這與數學中幾何圖形和運動原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畫筆在紙上繪制運動的圖形,如滑動的直線、旋轉的圓形等。通過繪畫實踐,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圖形運動的軌跡和美感,從而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傳統建筑藝術來展現數學之美。傳統建筑藝術中的對稱、比例和線條等元素,都與數學中的圖形運動緊密相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傳統建筑中的圖案,如古典園林中的亭臺樓閣、寺廟中的雕梁畫棟等。通過欣賞和分析這些建筑藝術作品,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圖形運動的原理和數學之美。這種教學策略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創造力。
4.設計文化元素豐富的數學游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有效地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文化元素豐富的數學游戲。這些游戲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還能夠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以“位置與方向”為例,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基于傳統故事情境的數學游戲。比如,借助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八仙過?!?,教師可以讓八名學生分別扮演八仙,而教師則扮演東海龍王。在游戲中,八仙需要按照特定的位置和方向穿越海域,尋找龍王的寶藏。這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位置與方向”的知識。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如傳統節日、民間故事等,來設計數學游戲。例如,可以開發一個名為“傳統節日尋寶”的游戲,將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的元素融入其中。學生需要根據游戲中的線索,判斷寶藏的所在位置和方向。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還能讓他們在游戲中了解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相互協作、共同解決問題。例如,可以組織一個名為“古城定向賽”的團隊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需要在古城中完成一系列與“位置與方向”相關的任務。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讓他們在游戲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這種結合優秀傳統文化和數學游戲的教學策略,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同時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
5.開展文化與數學相結合的實踐活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外,教師開展文化數學結合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策略。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能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和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以“認識時間”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元素,策劃一場別出心裁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手制作一個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創意時鐘。在這個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生肖作為時鐘的刻度,比如將鼠作為1點,牛作為2點,以此類推,直到豬作為12點。這樣的設計不僅幫助學生熟悉十二生肖的順序,還能讓他們在制作時鐘的過程中直觀地感受到時間的流轉與循環。為了進一步增進學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在時鐘上標注出其他關鍵時間點,如半小時、一刻鐘等。
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十二生肖。他們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每個生肖的特點和象征意義,從而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制作時鐘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探索和創造,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這種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方式,不僅符合現代教育理念,也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有效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并巧妙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將傳統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數學教學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生動的學習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崔金霞《談小學數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結合》,《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年第12期。
[2] 郝嬋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與傳承》,《學苑教育》2023年第24期。
[3] 應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困境與策略》,《中國教師》2024年第1期。
[4] 潘婉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路徑探析》,《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4年第3期。
[5] 孫彬博、曹一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小學數學課程及其實施建議》,《小學數學教師》2023年第Z1期。
(劉靜,1987年生,女,漢族,甘肅慶陽慶城縣人,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