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開放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但全球化方向未變,也不會改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中國順應世界發展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高水平開放應對全球化逆流,必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開拓更加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
第一,擴大高水平開放,能夠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優質要素供給和更大市場需求。就國內而言,高水平開放的實質在于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使內外資企業平等競爭、融合發展。這必將有利于吸引集聚優質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促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助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特別是著力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將有力促進數據、人才等科技創新要素向我國流動集聚,有利于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外貿體制、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為我國優勢產品和服務出口創造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力推動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從而帶動相關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
第二,擴大高水平開放,必將推動深層次改革,助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加入WTO后,我國構建符合多邊貿易規則的法律體系,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有力支撐。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繼續借鑒發達國家市場經濟運行的經驗。擴大對外開放,讓國內外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有利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特別要指出的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固然要打破行政分割、地方壁壘,但最重要的是完善產權保護、信息披露、市場準入、破產退出、信用監管等制度,而這些制度放到任何一個發達經濟體都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至于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更要擴大開放,加強教育、科技、人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等??梢姡掷m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其意義不僅在于我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引領全球化,還在于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助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第三,擴大高水平開放,彰顯了中國推動普惠包容的全球化、支持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國擔當?!妒澜玳_放報告2023》顯示,2022年世界開放指數為2008年以來的第二低水平。擴大高水平自主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有利于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建設大市場、推進制度型開放、深化國際合作三大機遇,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更加開放、有利的國際環境。
(作者系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