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要介紹了百色紅色文化,詳細闡述了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實踐價值,包括教育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分析了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傳承意義和傳承策略,包括豐富教育內容、更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資源等。這些策略能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深化其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培養其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通過深入研究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實踐價值與傳承意義,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推動紅色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百色;紅色文化;高中歷史;愛國情懷;革命精神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自籌經費一般課題(C類)(批準文號:桂教科學〔2023〕1號)“百色紅色文化進校園策略的探究”(立項編號:2023C473)。
作者簡介:黃紫賢(1997—),女,廣西大學附屬中學百色分校。
牙韓東(1976—),男,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電化教育與教學儀器站。
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百色紅色文化熠熠生輝,它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之一。作為高中歷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色紅色文化不僅是學生了解中國革命歷史的窗口,更是他們心靈成長的必要滋養。這種獨特的文化資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學生,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培育他們的歷史文化意識。
高中歷史課堂,是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場所。在這里,教師肩負著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的重任。他們通過生動的講述、豐富的史料展示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精神,更能在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并讓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一、百色紅色文化簡介
百色,這片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紅色熱土,承載著中國革命歷史的厚重記憶。1929年,鄧小平、張云逸等革命領導人在百色發動武裝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這一歷史事件不僅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百色紅色文化的核心內容。百色起義等革命斗爭不僅有力打擊了敵人,更激發了人民的革命熱情,推動了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的深入開展;不僅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在百色地區留下了豐富的紅色遺跡和文化遺產。百色紅色文化的形成,離不開這些革命斗爭的深厚積淀[1]。
在百色紅色文化中,革命精神是其核心要素之一。這一精神體現在百色革命先烈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上。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的革命精神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百色兒女奮勇前行,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百色紅色文化中還蘊含著豐富的英雄氣概和民族情懷。在革命斗爭中,無數英雄兒女挺身而出,為了理想和信念浴血奮戰,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正是這些英雄兒女的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他們的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力量的源泉。
二、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實踐價值
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融入,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向歷史深處的窗戶。透過這扇窗,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中國近現代史的波瀾壯闊,更深刻地理解歷史變遷中先輩們的艱辛與不易。百色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跡,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學生聽到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斗爭的故事時,他們的內心無疑會受到強烈的震撼和觸動。這種震撼和觸動,會轉化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自豪,成為推動他們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百色紅色文化中的創新精神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和傳承的寶貴財富。在革命斗爭中,無數先烈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智慧,創造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偉業[2]。這種創新精神,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當學生了解到這些英雄人物是如何在艱難困苦中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時,他們的內心會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激勵。學習百色紅色文化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和思辨能力。通過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解讀,學生能學會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運用歷史的智慧去解決現實中的困惑。這種素養和能力,不僅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更能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3]。
例如,在百色市某高中的歷史課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討論百色起義與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學生需要研究當時的國際和國內背景,了解為什么百色起義會在這個時候發生。這涉及對中國近代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國民黨統治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分析。針對這一情況,教師組織學生參觀了百色起義紀念館、革命遺址,并與當地的老紅軍或其后代進行交流,聽取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回憶。學生模擬了當時的起義場景,體驗決策者的艱難抉擇和士兵們的勇敢奮斗。然后,教師引領學生探討了百色起義對中國革命的影響,以及為什么右江革命根據地能建立和發展。同時,引領學生思考在當今時代,如何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色起義的歷史背景、過程和意義,增強了歷史素養。同時,通過實地考察、角色扮演和思辨討論,學生的思辨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他們開始能從多個角度思考歷史事件,分析事件的因果關系,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學習百色紅色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他們將會更加珍惜和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認識到個人的成長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百色紅色文化,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還代表著深厚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通過高中歷史課堂這一渠道,得以在青少年中廣泛傳播,有助于實現代代相傳的宏偉目標。
三、百色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傳承意義與策略
(一)傳承意義
百色紅色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回顧和緬懷,更是對當代青少年進行精神洗禮和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深刻體會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偉大和崇高,從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堅定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百色紅色文化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和傳承百色紅色文化,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4],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是培育新時代青年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動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傳承百色紅色文化,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歷史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方式,更是培養人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和傳承百色紅色文化,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革命傳統和優秀文化的熏陶,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百色紅色文化的傳承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在革命斗爭中,無數先烈們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奮斗,他們的精神品質和道德風范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通過學習和傳承百色紅色文化,學生可以深刻體會到這種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品行修養。
百色紅色文化的魅力還在于它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他們以更為深刻的方式理解歷史。在學習百色文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先輩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能從中汲取到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這種力量是無窮的,它會激勵新時代的學生繼續將革命精神發揚光大,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百色紅色文化的融入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元,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學習和傳承百色紅色文化,學生不僅能增強自己的歷史文化素養,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紀律意識。在高中歷史課堂中融入百色紅色文化的教育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它為我國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好青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一次高中歷史課上,筆者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選擇了百色紅色文化作為教學內容。百色起義和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體現了先輩們深厚的愛國情懷。筆者首先通過講述百色起義的歷史背景、過程和意義,讓學生了解這一歷史事件的全貌。在講述過程中,筆者特別強調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奮斗和犧牲精神,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筆者還讓學生觀看了一段關于百色起義的紀錄片,影片中真實再現了當時的革命場景和英雄事跡。這種直觀的視覺沖擊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和犧牲精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主題討論,探討為什么百色起義能激發人民群眾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生積極發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過這次教學活動,學生對百色紅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被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深深感動。許多學生表示,通過這次學習,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此外,這次教學活動還讓學生認識到,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他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和犧牲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傳承策略
為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有效傳承百色紅色文化,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濃厚興趣,并加深他們對這一獨特文化遺產的理解。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豐富教育內容。在百色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講授,更要注重革命精神、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的傳承。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更多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文藝作品等素材[5],來展現百色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樣形式。同時,還可以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和時事熱點,引導學生思考百色紅色文化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增強他們對百色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二,更新教育方法。在傳統的講授方式之外,教師應嘗試運用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增強百色紅色文化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例如,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豐富教學資源和拓展教學空間。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搜索百色紅色文化的相關資料,如起義背景、人物傳記、歷史文獻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教師還可指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參觀與百色起義相關的虛擬博物館,讓學生在虛擬空間中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麗[6]。通過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的結合運用,百色紅色文化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可以得到極大的豐MZk/+78D3cxspPTCl3qa4K/ajjdl2qEj1nW9KGfUN/0=富和拓展。如此,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接觸到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在課后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時,通過網絡教學,學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更加深入地了解百色紅色文化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第三,拓展教育資源。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感性認識,學校需要加大對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投入和開發力度。一方面,加強校內外百色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如組織學生參觀革命歷史遺址、紀念館等場所,讓他們親身感受革命歷史的厚重和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校本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如編寫百色紅色文化校本教材、開設百色紅色文化選修課等,以滿足學生對學習百色紅色文化的多樣化需求。
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高中歷史課堂中的百色紅色文化教育將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百色紅色文化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學生成長和發展,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繁榮做出積極的貢獻。
結語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地位和價值不容忽視。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融入,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提高綜合素質,還能促進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審美素養和人文精神。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紅色文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農藝.百色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哲學與文化》教學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22.
徐成偉.紅色文化與高中歷史教學融合研究[J].高考,2023(11):135-137.
農彥.廣西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路徑探討[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1,38(2):123-127.
黃瑤,黃美琳.基于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合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探究:以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為例[J].大眾文藝,2023(14):205-207.
馬瑜明.新媒體背景下百色紅色文化傳播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21.
王跟明.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路徑:以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為例[J].甘肅教育,2023(2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