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垃圾持續增加,如何處置建筑垃圾對于保護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2023年7月,國內體量最大的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完成增資引戰,募集資金2.36億元,實現國有資本增值343%,成功引入北京綠色科創穗禾北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青城中科圖靈益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惠州市國惠潤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潤信綠色(廈門)科技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戰略投資方。此次增資引戰是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積極對接資本市場、落實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一步,為提升公司科技研發實力、促進業務拓展及行業業態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變廢為寶——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成風尚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開啟禁忌之旅、走進小黃人的繽紛世界、6500萬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再度重現……提及北京最火的網紅打卡地,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絕對榜上有名。可誰曾想到,公園在建設初期,險些被建筑垃圾給“難倒”。北京環球主題公園所在地曾經是工廠和農田,經過拆遷等處置后,土壤結構松散,地下混雜著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即所謂的雜填土,如果直接在上面施工建設,肯定會出現下陷、開裂、傾倒等一系列隱患。據測算,在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項目總占地范圍內,共有約250萬立方米雜填土。如果采用傳統的外運填埋處理方式,需要相當于在35個足球場上堆10米高,才能將其全部消納,而且在運輸過程中,又會造成道路遺撒、交通擁堵、尾氣污染等環境問題。
為有效解決上述難題,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為項目“量身定制”了資源化處理中心,該中心可以將混有建筑垃圾、固體廢棄物等的雜填土“吃進去”,就地“吐出來”高品質的再生骨料和還原土,直接用于場地內的土方回填。作為“全國首例”雜填土資源化處置項目,還采取高標準的環保措施,降塵降噪,未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國際一流水準的處置過程,令美方業主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上述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將雜填土“華麗變身”只是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實現“變廢為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垃圾數量急劇增長。據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以上,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30億噸,預計2025年將達到40億噸。如此體量的建筑垃圾如何處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通常建筑垃圾處理有以下兩種傳統方式:一是隨意堆置,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有較大的安全隱患;二是填埋處理,填埋作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同樣也會占用填埋場土地,還會造成土壤、水源二次污染。
其實,建筑垃圾又被稱為“放錯位置的資源”,其90%以上為渣土、磚瓦碎塊、混凝土塊等無機物,可以通過再生資源化技術處理,制作成再生磚、混凝土等產品,再次投入循環利用,形成垃圾產生—資源化處置—再生產品回歸應用的良性循環。摒棄建筑垃圾傳統處理方式,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正在成為一種風尚。近年來,我國政府也在通過施行一系列政策和舉措,積極推動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2018年,住建部在全國35個城市(區)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組織各地區住建部門編寫建筑垃圾治理方案,研究可復制、可推廣的建筑垃圾治理經驗。2020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了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目標。202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不斷提高建筑垃圾利用質量,擴大資源化利用規模。
在利好政策的持續刺激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利用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數據顯示,2018—2022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從43億元增長到了79億元,呈明顯上升趨勢。可以預計,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與城市發展的客觀需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規模還將進一aeee7ed72eedf9a811222cf456414cfa步擴展。
科技賦能——推動有限資源無限循環
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開創了多個“國內首創”“行業第一”,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取得了飛速發展。
自2014年成立至今,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形成了以拆除垃圾和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置為主營業務,包括爐渣處置、工程泥漿處置等多項業務在內的“2+N”固廢綜合處置業務體系。通過自主研發的工藝設備,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可將建筑垃圾、裝修垃圾進行一系列的精細化處理,建筑垃圾資源化率達到95%,裝修垃圾資源化率達到85%,總年處置能力為1900萬噸,再生骨料雜質含量低于5‰,遠低于行業標準規定的1%含雜率標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真正意義上實現建筑垃圾的高資源化率處置,每年可幫助國家節約土地資源126萬平方米,減少碳排放110萬噸。隨著公司業務的高速發展,經營業績顯著提高。2019—2021年,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5.12%,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8.83%。憑借雄厚的實力,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獲評國務院“科改示范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體量最大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
近年來,隨著國資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北京建工資源公司作為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建工集團”)持續深化國企改革的先鋒力量,2018年被北京市國資委列為首批十家員工持股試點企業之一,其后穩步推進混改和核心骨干員工持股工作,企業內在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北京建工資源公司亟需在下面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首先是增強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已自主研發出拆除垃圾綜合處置工藝、建筑垃圾模塊化處置工藝等十余種核心工藝路線。同時自主研發了振動風力分選機、高精度分選機等多種核心設備,填補了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關鍵設備的行業空白。此外,公司累計申請各類專利2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0項,逐漸形成風選設備、模塊化系統等多個專利布局。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一些創新科技如智能分揀、高效破碎等也逐漸應用于建筑垃圾處理領域。如何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建筑垃圾處理中的應用和推廣,進一步提高處理效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進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其次是加大市場布局開拓力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從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企業不斷涌現,并在技術、設備和服務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作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和資源再利用產業的引領者,截至2023年5月,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已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等地累計落地項目36個。未來,北京建工資源公司要達成“最具價值的城市資源循環利用綜合服務商”,需要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與產業化布局力度,而此舉需要引入充足的資金和契合度高的戰略投資方。
再次是實現上市目標。從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的股權結構看,北京建工集團持股81.7%,員工持股平臺北京建源企業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3.3%,北京銘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5%,股權結構相對集中。通過引入新的投資機構,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為后續公司的股改和實現上市目標做好充足準備。同時,實現上市可募集更多資金用于業務發展,促進公司快速成長,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按照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的計劃,2023年完成增資引戰和股份改制工作,并于2025年實現上市目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增資引戰于2023年6月正式啟動。掛牌信息顯示,本次擬募集資金金額不低于2.3億元人民幣,擬募集資金金額對應持股比例不超過30%,擬征集投資方不低于2個,所募資金將用于重點地區新項目建設、技術研發、補充流動資金等。為最大程度征集到優質投資方,公告明確合格意向投資方需滿足在戰略發展、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方面與融資方具有較高契合度,以及能提供在戰略資源、行業資源方面的實質性幫助等條件。
勠力同心——讓有限資源無限循環
領先的技術實力、卓越的市場表現、強烈的上市預期,加之公司業務與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國家戰略高度契合,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的一舉一動吸引著市場的目光。公司增資項目一經亮相,就受到各路專業資本的青睞和追捧。
截至公告期滿,經過激烈的競爭性談判,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成功引入北京綠色科創穗禾北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青城中科圖靈益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惠州市國惠潤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潤信綠色(廈門)科技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4家投資方,共募集資金2.36億元,實現國有資本增值343%。
此次增資完成后,北京建工集團作為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57.1982%,戰略投資方總持股比例約為30%,骨干員工持股9.3%。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本輪增資引戰在增加公司資本實力、優化股權結構的同時,為把公司打造成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行業領軍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先,在業務發展方面,優選出的4家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方,必將發揮在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為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持和資本支持。資金的注入有利于公司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特色專用裝備體系,持續提升建筑垃圾的處理能力。新老股東資源的協同,有利于不斷加強市場拓展力度,穩定提升公司業績。如新股東共青城中科圖靈益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作為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投資機構,將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賦能,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其次,在股權結構方面,通過此次增資,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的戰略投資方涵蓋中央企業、北京市國有企業及科研院所等機構,股權結構更加多元,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也為公司加快推進股改做好了鋪墊。而新股東潤信綠色(廈門)科技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惠州市國惠潤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均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兩家公司的加入,必將為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加快上市步伐提供強大支撐。
再次,在踐行“雙碳”戰略方面,此次增資引戰是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聚焦主責主業、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成功實踐,又是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通過產權市場推進實現“雙碳”目標、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的又一力作。特別是北京綠色科創穗禾北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作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農銀投資共同發起設立的北京綠色科創基金,其成為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引戰的投資主體,為公司推進綠色北京建設,構筑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宜居城市提供了強大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此次增資后,公司股份制改制加快推進。2023年12月27日,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舉行,這意味著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公司治理結構、經營機制和組織形式得到全方位重塑,為實現上市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此輪增資引戰是其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公司在綠色科技創新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方面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期待,北京建工資源公司通過匯集新老股東的智慧和資源,積極打造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領軍企業,為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