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多所高校明確延長研究生學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學習年限是基本的學業標準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相關規定,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的修業年限應適當延長。從制度規定來看,有關學校實施學制延長的舉措符合相關法律的要求,屬于高校辦學自主權的范疇。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層次的國民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標志,它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最高層次教育的發展水平。如果說高等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那么研究生教育就是“龍頭中的龍頭”。伴隨研究生招生的擴張,社會各界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擔憂日益顯現。筆者認為,延長研究生學制并非最終目的,其關鍵在于通過這一舉措為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延長學制后,研究生培養單位要把“研究”作為衡量83ccd8db7a7cb45fea4473cfc77c9dcf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聚焦提高他們的研究興趣、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和研究所應具備的相關素養,優化設置人才培養方案。
升級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一套以職業勝任力為導向,以知識、能力和價值等綜合指標為標準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使其緊密融合培養與需求、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校內資源與社會資源,體現研究生課程應有的難度和特征,明確各個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和內在邏輯,避免研究生課程成為本科生課程的翻版,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成為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的翻版。例如,在課程中給予研究生更大的參與權和貢獻空間,并確保課程內容體現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科融合趨勢。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可適度增加與企業、行業需求相關的內容,并聘請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校外人員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使研究生及時掌握工作一線所需的基礎知識和前沿技術。
強化研究生實習實訓。研究生培養不僅需要使研究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促進他們將其轉化為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在此過程中,實習實訓是必然途徑。高質量的實習實訓既能幫助研究生進一步明確求職意向,促進其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也有助于社會實現勞動力供求關系的更好對接。研究生培養單位應積極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強化研究生實習實訓,不斷探索單獨建設、聯合建設、線上建設基地等創新形式,充分滿足不同學科專業、不同類型、不同學習階段研究生的實習實訓需求。
加強研究生畢業論文指導。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需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人才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在此過程中,要以制度體系為根基,以研究生教育全過程管理為抓手,以畢業論文質量為突破口。研究生培養單位應對研究生加強論文指導,要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學術規范、學術道德等,更要引導他們實現從單純學習知識到主動進行知識創新的觀念轉變。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便體現于“研究”二字中。研究生培養單位應堅持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真正培養出具有過硬能力的高層次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