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要求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以美育浸潤學生、浸潤教師、浸潤學校,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麒麟小學(以下簡稱“麒麟小學”)在美育精神的引領下,實施“真善美”的課程體系,打造“美中求美”的“尚美”品牌,形成了全覆蓋、多樣化的美育體系。
麒麟小學以“麒麟”命名,麒麟是仁善、祥瑞的象征。在高質量黨建引領下,學校以“至善、求真、尚美”的教育理念推動發展,通過“善上求善、真里求真、美中求美”的實踐體系設立“建真善美之地,育真善美之‘麟’”的辦學目標,體現學校對學生共性發展、個性成長的期望與追求。學校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寓為培育大樹——“真”是教育的根基,寓為樹根;“善”是教育的靈魂,寓為樹干;“美”是教育的境界,寓為綠葉繁花。“真善美”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幸福成長賦能、為人生出彩助力,“尚美”教育成為學校發展的亮點和特色。
◎美潤教師,育己育人
美無處不在,美育也無處不在。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最好的美育資源。麒麟小學的美育浸潤從教師抓起,從提升全體教師的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著手,塑造師德師風,涵養美育情懷,“育人先育己”。
教師身心美。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學生。因此,學校開設“遇見最好的自己”教師禮儀課程,協助塑造教師美的職業形象,提高教師隊伍的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禮儀課程包括師德、師表、師言、師行四個板塊,主要設置了“教師儀容儀表與著裝”“教師身體語言與姿態”等教學活動內容。塑造了教師美的形象和氣質,提升了教師的道德素養,促進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建設了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
教師藝術美。麒麟小學的教師“藝術美”主要體現在三美:“歌聲美”“琴聲美”“繪畫美”。“歌聲美”——學校成立“夢之聲”教師合唱團,組織全校教師積極學習、排練和演出,提升了教師的審美素養,促進了教師身心健康,凝聚了團隊向心力,豐富了校園文化,深受教師喜愛;“琴聲美”——學校基于女教師占比較大的實際情況,特別成立了“絲韻”女教師葫蘆絲、口風琴和排笛社團,讓女教師們能唱能奏,盡情展示巾幗風采;“繪畫美”——學校充分發揮美術教師優勢,定期組織全體教師練習簡筆畫,增強繪畫基本功,鼓勵以作業本批注留言的形式,解鎖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新技能,拉近師生距離、緊密師生關系。
◎美潤學生,各美其美
美育浸潤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路徑,“育真善美之‘麟’”是麒麟小學的培養目標。瑞獸麒麟集合了各種動物的形象,“育真善美之‘麟’”就是培養有個性、有創造性、各美其美、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生生有樂器,人人會演奏。麒麟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空靈鼓,二年級學生學習排笛,三年級學生學習口風琴。在音樂課堂加入樂器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還極大激發了學生手、口、腦并用的能力,開發其智力、陶冶其情操、凈化其心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多彩課程,個性成長。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尊重學生個性和興趣設置課程,采用選課走班的形式開展。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學校設置了90個各具特色的社團,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麒麟小學積極塑造昂揚向上、文明高雅、充滿活力、充滿藝術氣息的校園文化,建設弘揚美育精神于時時、處處、人人的育人環境。通過感受美、發現美、熱愛美、表現美、成為美、創造美,讓美育持續浸潤心靈、滋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