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在動力機制。教師良好的自我評價有助于推動幼兒發展、助力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然而,大部分教師在自我評價中容易出現評而不全、評而不深、評而不優的問題,這不利于教師提高自我認知。浙江省杭州市舟山路幼兒園基于實踐,創造性提出“一線五點”策略,即一條評價內核的主線,五個評價的關鍵點。以此解決教師在自評中角度不清、質量不高的問題,支持教師自評達到評而有感、評而有方、評而有度的水平。
聆聽“共性”關鍵,關注自評問題源點。一是問卷共鳴。問卷調查可以收集較為真實的信息,有助于研修負責人捕捉教師對于自我評價的真正需求,從中發現和梳理教師對于自評的困惑,并作為研修主題。二是訪談共情。在對教師進行個人訪談的過程中,負責人能夠發現教師在自我評價中的短板。面對面的交流能夠更真實地記錄不同教師對自我評價的理解和感受。
提供自評支架,注重研修過程拐點。研修過程拐點是指在研修組織中,根據教師的理解狀態和接受程度,進行研修方向預判的改變。一是提供游戲自評表,能夠及時記錄、捕捉、發現教師真實的自我狀態。通過引導,使教師了解他們在游戲設計、游戲指導與互動、游戲后組織環節的不足,推動他們找到適宜的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支持幼兒游戲。二是提供年段他評表。教師的專業感受是開展自我評價的直接依據,外在評價對教師的評價與要求則是教師開展自我評價的間接依據。比如,我們組織教師進行線下小組研討,對某一游戲指導視頻進行分析、記錄、評價,從而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游戲指導進行反思,突破原有的指導模式,形成新的游戲指導形式。
游戲視頻反哺,尊重評價差異觀點。視頻反哺指教師基于他人拍攝自己在游戲指導中的行為語言,通過自我角度分析和他人角度分析,看到自己和他人不同評價角度的差異性。一是個人記錄。教師在第一次記錄中,應觀察思考自己在游戲反思過程中出現的不深入、不透徹的問題。在二次記錄中,應逐漸摸索到評價自己的角度,并和其他教師的自評分析角度作比較,拓寬自評思路與視角。二是年段聯動。團討點評是我園園本研修常用的策略之一,在結合自評表和他評表,賞析本年段教師指導游戲的視頻之外,鼓勵教師點評和分析其他年段的視頻,以達到評價方向的聚焦、具體、具象,推動教師共同成長。
轉場情境連接,縱向比較自評優點。縱向比較是從教師自身出發,和他人進行以時間為基點的縱向比較,從而發現自我評價的價值。一是現場觀摩動態。教師通過觀摩其他教師的游戲指導過程,找到該教師的亮點與不足,并反思自己的游戲指導狀態,從他人評價轉向自我評價,從而提升自我認知。二是關注游戲故事反饋。游戲故事是指幼兒和教師在游戲中共同發生的故事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立足幼兒視角,記錄幼兒真實的反應,并基于幼兒的反饋進行思考,提升自我評價意識。
聚焦自評經驗,抓住經驗亮點。一是輻射經驗。比如,分享會基于《教師自評表》《年段他評表》《學習故事記錄表》,通過聆聽不同層級教師對自我評價的思考,感受自評賦能工作的意義。二是輸出經驗。指的是啟發他人、成就自己。教師通過分享優質經驗,能夠起到啟發教師的作用,從而獲得成就感。
通過研修,希望自評進一步賦能工作,推動教師思考,讓教師有方法地引導、支持幼兒發展。